-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与磁导航指导下消融放射暴露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CRYO)消融术与磁导航(RMN)指导下房颤消融术两种消融方式,探讨房颤消融术中减少放射暴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4例冷冻消融患者(CRYO组)和121例磁导航指导下房颤消融患者(RMN组)术中在线随机参考点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和X射线照射时间,分析不同类型患者辐射剂量及手术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与RMN组相比,CRY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5.0±23.6)、(97.8±18.4)min, t=26.05, P<0.001],但X射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8.1±3.1)、(23.4±6.2)min, t=-24.57, P<0.001]、CD值明显增加[(232.3±130.7)、(669.0±387.5)mGy, Z=-12.29, P<0.001]。随访两组患者总体维持窦性心律比例未见明显差异(71.9%、75.7%, P=0.618)。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肥胖患者、非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存在变异患者与CRYO组患者CD值增加有关( t=5.47、2.23、3.39, P<0.05),且CRYO组上述3类患者X射线暴露时间也增加( t=2.87、3.86、3.25, P<0.05)。但RMN组中仅有肥胖患者CD值增加( Z=-4.15, P<0.001),且X射线暴露时间不增加。CRYO组和RMN组上述3类患者对比在随访期间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P>0.05)。 结论:与RMN房颤消融术相比,CRYO消融术放射暴露明显增加,但手术时间减少,其中肥胖患者、非阵发性房颤患者和肺静脉变异的患者放射暴露量更多,对于这类患者改用RMN消融可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放射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调节密度曝光档位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调节密度曝光档位对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机的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在RMI-156模体下附加0、1、2、3、4块PMMA有机玻璃板模拟4.3、5.3、6.3、7.3、8.3 cm共5种不同的腺体厚度,每种厚度下分别调节密度曝光档位为-3、-2、-1、0、1、2、3、4档,记录每个档位及厚度下的靶/滤过组合、管电压、管电流量、入射体表剂量(ESD)、入射表面空气比释动能(ESAK)、半值层(HVL)和设备显示的平均腺体剂量(显示AG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品质因子(FOM)和经计算所得的平均腺体剂量(计算AGD),对模体内模拟纤维、模拟钙化和模拟肿块的显示效果进行主观评分,分析不同档位下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变化,比较ESD与ESAK、显示AGD与计算AGD、显示AGD/ESD与计算AGD/ESAK的关系。对档位与SNR、CNR、FOM采用线性拟合,档位与mAs、ESAK、计算AGD采用指数型函数曲线拟合,对于ESD与ESAK、显示AGD与计算AGD、显示AGD/ESD与计算AGD/ESAK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分析。 结果:每增减1个档位,图像CNR与SNR升降约8%。图像模拟纤维、模拟钙化、模拟肿块的评分随档位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升高档位评分却下降的情况。FOM在各档位下变化幅度为97%~104%,差异性小。衡量辐射剂量的ESD、ESAK、显示AGD、计算AGD随档位均呈增幅越来越快的指数型函数增长趋势,变化幅度为63%~165%。ESD、ESAK分别为15.14±10.08、16.66±11.0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61, P=0.001)。显示AGD与计算AGD分别为3.66±2.18、3.61±1.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0, P=0.240)。 结论:调节密度曝光档位能使图像质量呈线性改变,使辐射剂量呈增幅越来越快的指数型函数改变,调节方式和幅度恰当稳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X射线摄影中入射表面剂量显示值与测量值相对偏差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DR设备在不同管电压、源像距和模体厚度条件下入射表面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显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为利用ESD显示值实时评估患者受辐射剂量大小和曝光参数适宜性提供依据。方法:在2种管电压、2种源像距条件下,用3个厚度分别为5、10和20 cm的聚乙烯模体(表面积30 cm×30 cm)进行曝光实验。每次曝光后记录DR设备上的ESD显示值以及辐射剂量检测仪测量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二者差异进行比较,并用公式计算ESD显示值相对偏差。结果:在相同管电压和源像距曝光条件下,ESD显示值不受模体厚度影响,但测量值随模体厚度变化;模体厚度10和20 cm时,ESD显示值均小于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01、-2.203, P<0.05)。模体厚度越厚,显示值与测量值的相对偏差越大,但只有模体厚度20 cm、源像距100 cm时的相对偏差>±20%。 结论:DR设备中ESD显示值可以用于评估受检者皮肤入射剂量,但要考虑受检者的体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不同附加滤过的腹部数字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的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附加滤过对腹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10例行腹部X射线摄影的患者病例资料。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用获得相同mAs时的对应厚度(18 cm)的有机玻璃作为模拟腹部的衰减体。将CDRAD 2.0模体和17块10 mm厚的PMMA板(总厚度18 cm)置于检查床上,附加滤过分别选择无附加滤过、2 mmAl、0.1 mmCu+1 mmAl、0.1 mmCu+2 mmAl,电离室等级分别选择-2、-1、0、1、2时进行曝光,采集图像并使用CDRAD 2.0模体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影像质量因子(IQF inv)。根据不同附加滤过将影像质量因子分组,测量每次曝光时模体表面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使用PCXMC软件估算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无附加滤过、2 mmAl、0.1 mmCu+1 mmAl、0.1 mmCu+2 mmAl的皮肤入射剂量分别为(0.546 1±0.200 8)、(0.376 2±0.133 8)、(0.285 3±0.100 1)和(0.289 9±0.099 2) mGy,有效剂量估算值分别为(79.63±29.24)×10 -3、(71.05±25.56)×10 -3、(63.58±22.18)×10 -3和(67.64±23.11)×10 -3mSv,性腺器官剂量分别为(0.058 1±0.020 8)、(0.050 0±0.018 0)、(0.044 8± 0.015 6)和(0.047 7±0.016 3) mGy,IQF inv值分别为4.70±0.61、4.80±0.84、4.60±0.55和4.60±0.60。在不同附加滤过下,有效剂量与皮肤入射剂量呈线性相关,表面入射剂量增加则有效剂量增加,0.1 mmCu+1 mmAl附加滤过时剂量最低,组间IQF in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部X射线摄影最适宜的附加滤过为0.1 mmCu+1 mmAl,此时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辐射剂量得到合理降低,达到了摄影参数最优化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希氏束起搏与普通起搏术中患者射线暴露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希氏束起搏(HBS)和右心室心尖起搏射线暴露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记录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并分析30例希氏束起搏患者(HIS组)的手术总体及各阶段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CD)和透视时间,并与同期右心室心尖植入心室电极的双腔起搏器(RVA)的32例患者(RVA组)对比。结果:HIS组和RV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76.8±13.1)和(66.0±10.8)min( t=3.386, P<0.001)、透视时间为(698.2±113.7)和(293.3±63.9)s( t=14.709, P<0.001)、透视剂量为(391.3±70.0)和(162.3±40.5)mGy( t=13.694, P<0.001);与右心室心尖电极植入过程相比,希氏束电极植入过程的透视时间[(501.2±112.3)和(103.4±30.6)s]及透视剂量[(279.9±65.0)和(57.3±13.8)mGy]明显增加( t=15.864, Z=-6.524, P<0.001)。 结论:与右心室心尖起搏术相比,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更长,辐射剂量更大,需谨慎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两种靶-滤过的数字乳腺机对致密型厚乳腺摄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对模拟致密型厚乳腺(压迫厚度> 65 mm)的模体行全景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FFDM)检查,钼-铑(Mo-Rh)和钨-铑(W-Rh)两种靶-滤过组合对其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 MA)模拟标准乳腺,再将铝片置于PMMA板中模拟致密型乳腺,对两组不同致密型(分别放置0.1和0.2 mm铝片)厚度为68 mm的模体进行自动、半自动曝光以及手动曝光,记录靶-滤过(T-F)组合方式、管电压、管电流、平均腺体剂量(AGD)、表面入射剂量(ESE)和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采用Pearson相关及回归分析评价AGD对IQFInv的影响,两组模体的靶-滤过组合对IQFInv和AGD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AGD和IQFInv具有正相关(r=0.806 ~0.953,P<0.05).对于0.1 mm铝片的模体,固定100 mAs或固定28 kVp,两组靶-滤过组合的AGD差异和IQFIn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2~8.028,P<0.05).对于0.2 mm铝片的模体,固定100 mAs时,AGD差异和IQFIn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028、4.768,P<0.05);固定28 kVp时,AG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0,P<0.05),IQFInv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固定100 mAs时,采用W-Rh,两组模体的IQFIn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345,P<0.05).结论 对致密型厚乳腺模体采用W-Rh组合较Mo-Rh组合能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相同管电流时,W-Rh组合在高管电压下对致密程度较高的乳腺模体的影像显示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微射线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微射线下双腔(DDD)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5例需尽量避免X线辐射、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EnSite指导下行DDD起搏器植入.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n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X线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为(2.20±0.45)mGy,术中透视时间为(11.60±2.07)s,手术时间为(58.40±4.04)min.结论:En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剂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定不同类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并对临床实践中与辐射剂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随机采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导管室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360例患者.根据心血管介入手术类型的不同,共分为5组: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心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therapy,CHD)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ermanent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PCPI)组.分析相关参数包括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umulative dose,CD)、透视时间(fluoroscopy time,FT)、峰值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摄像帧数、患者BMI及设备使用年限等,确定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造成辐射剂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CHD组患者BMI在各组之中最低.CAG组急诊比例最高(32.0%),CHD组患者年龄最低.CAG组和CHD组的CD值、DAP值、FT和PSD均为较低水平.PCI组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最高(P<0.05).PCPI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明显偏低,剂量多为0.5 Gy以下.患者的透视时间与CD值和DAP值呈现正相关,不同术者之间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AP值与患者BMI高度相关.患者BMI(>30 kg/m2)、设备使用年限(>7年)、PCI操作以及操作者技术水平是患者辐射剂量偏高与否的临床特征.结论患者本体参数、介入方式以及操作者决定了患者辐射剂量的临床特征.此外,设备使用年限、摄影帧数、透视时间、透视剂量也与患者辐射剂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扫描治疗头的蒙特卡罗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质子治疗中扫描治疗头对束流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治疗头的蒙特卡罗模型研究深度剂量曲线的变化,计算射程移位器对束斑截面的影响以及分析扫描磁场对单质子束的偏转情况.结果:随着能量的增加,质子在水中的射程增加,同时散射也越严重,最终布拉格峰变宽,尾端变胖.相比于直接入射水模,通过治疗头后质子在水中的射程缩短了约0.6 cm,但布拉格峰形基本保持不变;将4 cm厚度聚乙烯射程移位器放置于距离水模表面0、10、20、30、40和50 cm分别进行独立计算,发现与水模距离越远,质子的散射越大,因此治疗过程中射程移位器应尽量靠近患者;当扫描磁铁加载磁场后,束斑将偏离束流中心.设置纵向扫描磁场Bx=0.1 T,横向扫描磁场By=0.3 T,180 MeV质子束在Y方向偏离了2.693 cm,横向扫描磁场使质子在-X方向上偏离了8.427 cm.当束流有偏转的时候,要求射程移位器横截面足够大以满足宽扫描场的需要.结论:扫描治疗头的蒙特卡罗模型将有助于理解质子治疗这一新兴的放疗方法以及熟悉扫描治疗的束流特性,在调试和质量保证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拟后装放射源卡源处置时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估算放疗技师在应急处理后装放射源卡源过程中的受照剂量.方法 使用仿真人体盆腔模型替代官颈癌患者,填充石蜡的假人替代放疗技师,模拟放射源在患者的子宫口位置发生卡源事故的场景,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测量假人的4个敏感器官(晶体、甲状腺、乳腺、睾丸)表面不同时长内的受照剂量,并计算穿戴0.35 mm铅当量的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结果 按192 Ir源强370 GBq计,无防护情况下各敏感器官在不同处理时间的受照剂量均小于0.12 mGy.在穿戴防护用品之后,各敏感器官的受照剂量减少1.7%~19.8%.结论 放疗技师在没有穿戴防护用品,192Ir源强为370 GBq,应急处理时间35 s内的入射体表剂量不超过0.12 mGy,只相当于做一次X线摄影检查的受照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