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急性及亚急性毒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先经预试验确定给药组数和剂量,然后灌胃给药,测试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再分别以LD50的1/20和1/40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做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显示,西藏凹乳芹根和叶提取物的LD50分别为154.81和58.27 g/kg,MTD分别为108.28和32.62 g/kg.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各组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体重及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属无毒级,长期服用未发现毒性反应,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西藏凹乳芹在藏医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西藏凹乳芹具有治隆病、调三因,滋补、燥黄水的作用.西藏凹乳芹与黄精、天门冬、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组成的五大根药散常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藏药组成复方在藏医临床中使用.文章分析了西藏凹乳芹在藏医药中的传统用法,并对西藏凹乳芹在藏药复方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西藏凹乳芹的藏医药研究和现代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藏药"加哇"的本草考证及人工栽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明确藏药"加哇"的传统基源及人工栽培方式.方法 系统查阅《四部医典》《医疗瑰宝本草》《晶珠本草》《西藏常用中草药》和《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第一册》等藏医药经典文献及相关汉译本,并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实地人工栽培等研究方法,对藏药"加哇"的汉译名、产地、本草特征、功效和人工栽培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 藏药"加哇"的植物基源是伞形科植物凹乳芹属西藏凹乳芹,人工栽培方式主要是种植为主.结论 "加哇"是常用藏药材中最具特色的药食两用植物,研究其本草考证及人工栽培技术可以为"加哇"的质量标准和种植标准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西藏凹乳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西藏凹乳芹(Vicatia thibeticade Boiss)是藏药"加哇"的汉译名,为伞形科凹乳芹属植物凹乳芹的根,在云南称其为"西归",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藏药,为藏药五大根药之一.其性温、味辛、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西藏凹乳芹在全世界大约有4种,产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化学成分为伞形花内酯、佛手苷内酯、β-谷甾醇、胡萝卜甙、氨基酸、黄酮、多糖、芹菜素和阿魏酸等.毒理研究表明,西藏凹乳芹根对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体重及摄食量无影响,长期服用未发现毒性反应,属于无毒级,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西藏凹乳芹药理作用研究多集中在抗疲劳、抗氧化和抗衰老等方面.其药理机制主要有①抗疲劳:西藏凹乳芹根可明显增加体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肌肉中肌糖原含量,减少乳酸和丙二醛的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机体抗疲劳作用.②抗氧化:西藏凹乳芹根中的黄酮能较好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以提高抗氧化能力.③抗衰老:西藏凹乳芹根可以通过激活DNA损伤修复途径修复DNA的损伤,从而减轻衰老细胞中的周期停滞和肝损伤.但西藏凹乳芹在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的具体化学成分尚不清楚,其它现代药理学研究报道很少,开发应用不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声辅助提取西藏凹乳芹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西藏凹乳芹总黄酮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液料比5:1,乙醇体积分数82%,超声功率200 W,总黄酮含量7.74 mg/g.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操作简便,可用于超声辅助提取西藏凹乳芹总黄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研究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文献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含有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方进行整理归类;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3.0)统计分析高频数药物及核心药物组合、疾病治疗频数及药物"味性化味"规律;通过FP-tree算法对药方中各味藏药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设置不同支持度来分析疾病的药方配伍规律.结果:含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方共129首,与之配伍使用药物有297味,配伍使用频数≥15的藏药33味,≥30的藏药10味,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与甘化味居多,同时药性以钝、软、凉、温为主.共涉及130种疾病,其中频数较高的为妇科病、寒性肾病、黄水病.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3项常用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置信度、频数分别为30%、0.97、36的5味药物组合(蒺藜,黄精,天门冬,西藏凹乳芹→喜马拉雅紫茉莉)是藏药五大根散的药物组成.置信度较高的药对组合有蒺藜,白豆蔻→喜马拉雅紫茉莉,黄精,白豆蔻→喜马拉雅紫茉莉;荜茇→喜马拉雅紫茉莉,石榴→喜马拉雅紫茉莉,天门冬,白豆蔻→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喜马拉雅紫茉莉,黄精→喜马拉雅紫茉莉,天门冬→喜马拉雅紫茉莉的频数较高.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含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方的常用药物配伍及主治疾病的特点,可知喜马拉雅紫茉莉味甘、性温,以臣药形式辅佐君药,使调"隆"滋补的作用增强,起调节"隆"、祛寒、调和诸药的作用.喜马拉雅紫茉莉与其他药物组合形成的药方,其甘味药最多,以调"隆"滋补为主,多用于治疗妇科病.药方中药性温凉兼用,药味甘苦相辅,符合传统藏药药方中的"味性化味"配伍用药理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藏药"五大根"的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运用文献整理、演绎推理方式分析了藏药"五大根"之方渊源及方解、炮制方法、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为提高藏药"五大根"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研发藏药"五大根"的新药等提供科学依据.藏药"五大根"常由黄精、天门冬、西藏凹乳芹、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5种药物组成,具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作用,主治疾病为"隆"紊乱引起的腰肾寒证、下身寒证、身虚等.炮制方法为水中煮沸后,再加牛奶煮沸渗透.临床适应证为各种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各种皮肤病、各类寒证疾病等.禁忌证为热证类疾病及微生物感染类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