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方案,规范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效果,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将最佳证据制定成临床实践的审查指标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 例患者进行审查,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腰背部疼痛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证据应用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证据制定的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方案可提高护士的循证能力,规范临床工作流程,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了患者腰酸背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西医整合乳腺癌长期用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延长,乳腺癌长期用药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指南和共识针对乳腺癌患者中西医整合长期用药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指导和规范.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专门针对乳腺癌中西医整合长期用药问题召开了 3次研讨会,并最终制定了本共识.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长期用药依从性,使患者能够达到有效的药物使用时长,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O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类医学期刊已发表文献统计学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综合类医学期刊已发表文献中常见统计学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综合医药卫生类2种Medline期刊和6种中文核心期刊,调查其2010年和2020年发表的所有原始研究文献共计480篇.基于SAMPL指南、ICMJE建议、CONSORT、STROBE及相关规范,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文献的统计学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综合类医学期刊文献统计学报告质量的总分值为40.0±8.6,统计设计分值为43.2±6.8,统计描述分值为67.0±24.3,t检验分值为23.6±17.5,方差分析分值为26.8±17.2,x2检验分值为24.2±13.7,秩和检验分值为45.5±18.4,相关分析分值为41.9±13.2,回归分析分值为40.5±14.8,生存分析分值为45.6±14.9.单因素分析显示,2020年发表的文献统计学报告质量总分值高于2010年(35.8±7.4 vs 44.3±7.5,t=-12.510,P<0.001);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期刊收录体系、研究领域和出版年份是影响总分的主要因素,与Medline收录期刊相比,中文核心期刊总分值较低.与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比,以其他为研究对象的总分值较低.与2010年文献相比,2020年文献的总分值较高.结论 国内综合类医学期刊文献常见统计学方法报告质量在近十年有一定提高,但仍然有较大改进空间,建议加强相关报告规范推广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基本内容,提升证据总结制作和撰写的规范性.方法 解读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结果 对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 8 个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主题、结构化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同行评议、整合反馈和资源上传,进行了详细概述和解读.结论 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为如何严谨规范制作和撰写证据总结提供了参考,建议进一步提高证据翻译和审校、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形成环节报告的透明度,完善同行评议、证据发表和推广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坏死率规范化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肉瘤行新辅助化疗至今已有50年历史[1].与单独手术相比,高级别局限性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和手术综合性治疗后可将患者无瘤生存率从不足20%提高到60%以上[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口腔医院2020-2022级非修复学专业4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带教方式,比较2组住培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临床教学模式,PDCA循环带教模式能够为住培医师量身定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其临床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见成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评估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右向左分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对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心脏水平右向左分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6 月—2021 年 7 月焦作市人民医院 40 例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和同期 242 例非膨出瘤患者,均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查,比较在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动作后两组右向左分流的总体阳性率;并按监测到的微气泡数量将两组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分为小量分流和大量分流,比较两组小量分流和大量分流的发生比例,以及Valsalva动作后两组分流量的变化.结果 静息状态对比增强多普勒:膨出瘤组右向左分流阳性率高于非膨出瘤组[47.5%(19/40)比 29.8%(72/242);χ2=4.95,P=0.03];膨出瘤组小量分流14例(73.7%),大量分流5例(26.3%);非膨出瘤组小量分流61例(84.7%),大量分流11例(15.3%).静息状态下,两组均以小量分流居多,两组小量和大量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0.264).Valsalva动作对比增强多普勒:Valsalva动作后两组总体阳性率较静息状态下均显著提高(膨出瘤组 77.5%,χ2=8.64,P=0.002;非膨出瘤组 48.8%,χ2=80.49,P<0.001);其中大量分流病例数显著增加,膨出瘤组大量分流发生率为 64.5%(20/31),非膨出瘤组大量分流发生率为47.5%(56/118),膨出瘤组显著高于非膨出瘤组(χ2=12.58,P<0.001).结论 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常伴右向左分流,尤其是Valsalva动作后,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eyton四步教学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颈部淋巴结分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Peyton四步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共计70名住培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n=35)和Peyton四步教学组(n=35)。通过技能操作、超声读图两种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同时依据问卷调查对住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住培学生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评分。结果:考核结果显示,Peyton四步教学组技能操作成绩、超声读图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44.69±2.33)分vs(41.40±2.78)分,(44.45±2.63)分vs(42.77±2.58)分,P均<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eyton四步教学组提高学习兴趣评分以及缓解考试压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4.60±0.55)分vs(3.66±0.84)分,(4.43±0.65)分vs(3.14±0.6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eyton四步教学法可提高住培学生在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中的技能操作、超声读图成绩,激发住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缓解规范化培训考试压力,可作为住培学生颈部淋巴结分区带教的有效手段,提高超声规范化培训带教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处方知信行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山西省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疗法实施情况,以知信行为主导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基层医生慢病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山西省 11个地级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生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知识得分为(52.23±7.74)分,态度得分为(31.68±5.93)分,行为得分为(30.21±4.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高血压运动处方知识维度的影响因素,是否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是知识和行为维度的共同影响因素,所学专业、是否完成规范化培训、此前对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有无了解、对以往相关培训的满意度是高血压运动处方实施知信行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山西省基层医生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相关规范知识欠缺,态度相对积极,在行为实践上仍需提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对该方面培训以提升基层医生的慢性病管理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的管理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问题造成了我国每年至少千亿元卫生资源的浪费.实施精准干预措施以减少ACSH是卫生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降低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ACSH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减少ACSH的国际经验并探索适用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ACSH管理策略.研究发现,ACSH受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系统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主要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服务提供和服务管理三方面举措减少ACSH.本研究结合国际经验和实际情况对我国ACSH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将ACSH纳入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对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进行全面监测和综合管理,其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ACSCs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并基于循证理念改善管理水平;再次,应深入开展ACSCs本土化研究,促进高质量证据转化实施;最后,持续提高人口健康素养,强化患者和公众对减少ACSH的正确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