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脊柱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脊柱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11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见习的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试验组采用3D立体模型、小组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尸体标本、石膏模型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脊柱外科学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课堂测验成绩[(87.06±2.74)分比(72.45±3.61)分]、期末考试成绩[(83.30±2.94)分比(75.95±3.23)分]、操作考试成绩[(85.10±2.86)分比(77.20±3.29)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在课堂趣味性[(7.67±1.23)分比(6.00±1.69)分]、课堂互动性[(7.53±1.35)分比(6.13±1.18)分]、学习积极性[(8.53±0.91)分比(6.87±1.06)分]、疾病认识度[(8.86±0.92)分比(7.40±1.05)分]、操作掌握度[(8.40±0.94)分比(7.00±1.03)分]、教学满意度[(9.00±0.76)分比(8.00±0.85)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脊柱外科学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掌握临床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卫生检验检疫专业本科PBL教学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研究从案例撰写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实施体会两个方面展开探讨。PBL案例需依据专业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卫生检验检疫专业案例可融入相关实验技能项目;同时案例撰写形式根据主题拓展形式差异,设计为并联式案例与串联式案例,以适用于不同范围的课程整合。在PBL教学实施中,学生学习状态是课堂讨论效率的关键,它决定了PBL实施方式是完全自主学习还是嵌入式讲授;教师需建立合作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临床执业能力的机能学TBL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与动物实验相关的临床病例,在课前通过网络发放给学生,课堂上先进行个人测试,考核学生对病例的理解;再进行小组测试,学生通过组间讨论完成;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临床病例讨论。教学过程具有诱导文献检索、培养合作精神及培养临床执业能力等独特的教学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现结合学校实施经验概述机能实验学TBL教学优势与不足,以促进T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式教学在骨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1名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虹口院区骨科实习学员分为两组,实验组50人,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式教学法进行实习教学;对照组51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学员出科时分别以"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比较。出科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问卷调查包括课前主动预习、教学方式、课堂参与讨论、课堂兴趣、课堂效果五个方面。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员出科考试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83.58±5.68)分、(49.98±3.71)分、(33.60±2.28)分,优于对照组的(80.28±6.04)分、(48.20± 4.12)分、(32.0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实验组在课前主动预习、教学方式、课堂参与讨论、课堂兴趣、课堂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主动预习、参与感和兴趣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骨科实习带教过程中,基于微信平台案例式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提高骨科实习的效果,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学生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医学生团队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并建设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经验。方法:对某医学院校1 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态度与需求、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式,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和类型。基于问卷结果、教材主题、教学模块与学生专业,采用内容分析与归类法,建设符合医学生期望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数据均以占比百分率的形式呈现。结果:①836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有必要与思政教育融合,希望通过日常生活(731人)、医学背景知识(664人)、社会实践(622人)、新闻时事(604人)等相关的视频、音频建设思政资源库,并以“教师讲授+课堂讨论”(528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上述资源。②根据教材主题匹配问卷结果中的思政融入点,根据单元模块内容进一步细化思政融入点为普适性与医学专属思政教学元素两类,最终建成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结论:好的课程与资源是师生共研共建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在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老年科作为一个涵盖内科各亚专业的综合科室,病区相对分散,因此对于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困难。应用"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的课堂签到、课堂测试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管理了教学秩序,而且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提高;案例分析小测试和互动讨论答疑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出勤率、课堂研讨和小测试的成绩都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对学员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并作出形成性评价;同时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最终达到"教"和"学"双促进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建设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指以网络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及在线交流平台为核心内容,通过网络课堂教学结合线上作业、测验、讨论和考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优化的课程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复旦大学《儿科学》网络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情况及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星+Zoom直播"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级共615名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以下简称"超星")完成示教片、通知及测试等学习任务,在Zoom视频会议系统(以下简称"Zoom")进行线上直播学习、互动讨论等,线上填写问卷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580名,护生对实验课内容评价得分高于16分及以上的有445人(76.72%);540人(93.11%)觉得"课程内容完整性"好;439人(75.70%)觉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重难点知识"。在授课方式评价方面,有432人(74.48%)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很有趣";有181人(31.21%)认为"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认为线上授课有效提升了居家学习的积极性;有185人(31.90%)不认同,原因在于网络不稳定影响了上课体验感、居家因无实践操作器材及无临床情景而影响角色带入感、没书本不方便做笔记等。结论:"超星+Zoom"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辅助线下练习巩固操作知识、技能。在疫情时期,此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在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虚拟人体重建和3D打印的数字化骨科技术融入到临床研究生脊柱后凸畸形CBL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在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授课内容为典型脊柱后凸畸形病例。实验组采用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先后进行小班理论讲授、模型讲解、分组讨论、术前手术设计、手术观摩及具体问题提问抽答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进行大班理论授课。课后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运用SPSS 25.0进行 t检验。 结果: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和脊柱半椎体伴脊柱后凸畸形教学而言,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9.4±0.2)、(91.1±3.8)、(91.5±3.5);对照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8.2±0.4)、(82.1±3.5)、(83.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脊柱后凸畸形的教学中,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临床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病例设计在实验诊断学PBL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病例设计在PBL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和2015级32名六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上实行P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学生和督导教师的反馈意见,分析4次PBL课的效果。其中五分制调研问卷和问答式调研问卷所得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统计描述。之后进一步讨论病例编写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病例设计经验。应用SPSS 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五分制调研问卷结果显示,贫血PBL课在学生对教师、学生自评/互评中平均得分最高(4.84分、4.79分),与其他课程内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答式调研问卷结果显示,93.75%的学生对贫血病例教学形式比较认可;78.13%和59.38%的学生认为,感染和凝血的病例设置较有难度,影响了课堂效果;另有50%的督导教师认为,病例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水平,避免口语化表达。 结论:病例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总结病例设计方面的经验,可以为PBL教学资料库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