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方志著作看贵州麝产地的分布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贵州方志载有不少麝与麞(獐)的资料。方志中关于麞(獐)的资料即是麝的信息。贵州麝产地在明代既不详实也不明晰,清代相对详细确切,民国则尤为具体明确。明清至民国,贵州麝产地数量不断减少,这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贵州山地的开垦、树木的砍伐造成森林的减少是引起麝产地变化的自然因素;商贸的需求、价格的昂贵引起人们对麝的捕杀是导致麝产地变化的社会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药地方志文献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贵州省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从中医药古籍与地方志文献整理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贵州地区民族特色、中医药特色和地方志古籍文献特点,详细阐述了贵州省中医药地方志文献数据库平台的设计方法、技术构架和实现过程,并对平台建设情况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云豹种群分布现状与关键栖息地信息更新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云豹(Neofelis nebulosa)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依赖性最高的物种.中国作为云豹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在盗猎、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威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云豹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近数十年来均大幅缩减,其分布现状亟需全面评估.本研究系统检索和查阅了国内1950年以来的云豹标本、野外调查记录、地方志、新闻报道等直接证据,整理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内云豹记录存在的年代;基于2010-2020年国内55个地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结合同期研究文献中记录的中国云豹确认分布位点,校准了已发表的云豹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保护地和行政区划图层,根据2010-2020年间森林覆盖率的减量评估云豹栖息地适合度的变化,以识别我国的云豹关键栖息地和保护优先区.结果显示,1950-2009年,我国的云南、西藏、四川、陕西、甘肃、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共17个省级行政区有云豹分布,但其中12个迄今已超过20年无确凿记录,且目前仅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仍有云豹记录延续.当前我国大陆地区云豹潜在栖息地总面积64,093 km2,分别位于9个连续的栖息地斑块中,其中3个为跨境斑块.2010-2020年间,我国境内共在5个自然保护区的10个样区记录到云豹,全部位于西藏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的2个跨境栖息地斑块(即"喜马拉雅-横断山脉西侧-若开山脉"和"无量山南麓-安南山脉")的边缘.2010-2020年间,这两个斑块在中国境内区域的年均森林覆盖率减量(0.84%)小于境外(1.57%).从本研究的结果推断,中国目前确认分布的云豹种群极有可能维持在跨境分布的生境中,面临内部和跨境的双重挑战.相关保护地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反盗猎执法,并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以提升云豹栖息地质量与斑块连通性,同时与周边分布区国家开展跨境保护合作,为现有云豹种群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