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预防应用0.1 mg/kg和0.15mg/kg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接受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30 min进行预防性镇痛,对照组给予羟考酮0.1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羟考酮0.15 mg/kg进行静脉注射.记录2组患者术后1 h、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静态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术后24 h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胸腔镜手术患者各时间段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手术操作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相关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和6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和术后24 h 2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觉醒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预防性应用0.1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前镇痛在口腔诊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诱发神经传导或神经重塑的改变发生前,预先采取镇痛干预措施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及传导,减少外周敏化或中枢敏化以控制疼痛,从而限制疼痛的级联反应,最小化或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超前镇痛的机制、方式及其在口腔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随着对舒适化诊疗要求的提高以及多模式镇痛在口腔手术疼痛管理中的普及,超前镇痛在口腔诊疗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移植患者超前过渡期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据调查,肺移植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高达33.3%~45.4% [1,2,3],与术后生存率下降相关 [4]。完善的出院准备服务能够促进患者从医院顺利转介到另一个治疗环境(社区医院、家中等),降低再入院和病死风险 [5]。国外有一项关于肺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集束包的研究报道,但该集束包仅涉及沟通、出院安排、用药管理及随访等主题,并未从全周期角度进行干预 [6]。过渡期管理是出院准备服务的衍生,时间和地域跨度更为广泛,主要囊括医院到家庭的转移、院内转移、医院向社区的转移及全生命周期的过渡。其以患者为中心,将治疗过程中的断点有效连接,协调贯穿整个过渡期,以确保患者在不同机构或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之间安全转移 [7]。科学合理的过渡期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准备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 [8]。肺移植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其术前需要等待移植器官,术前的生理、心理状态度对术后结局影响重大。考虑此特殊性,本研究提出"超前过渡期管理",以扩大转移的范畴,即在患者进入移植等待列表时便启动过渡期管理;据此构建肺移植患者超前过渡期管理方案,涵盖器官等待阶段、住院阶段和居家阶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酒石酸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比,在发挥良好镇痛镇静作用的同时,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文章通过简介酒石酸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综述该药物在超前镇痛、分娩镇痛以及全身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多个方面相关研究情况,为未来布托啡诺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疼痛管理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超前镇痛、预防性镇痛等镇痛理念的出现,围手术期全过程疼痛管理和多模式镇痛已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最重要的方案。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等传统药物进行镇痛仍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以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关节周围多模式药物混合液注射等为代表的各类局部阻滞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病理学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推动人工智能在病理学的应用,需要突破一些技术瓶颈,更重要的是需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和提高对人工智能的认同度。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减轻我们工作的强度,提升我们工作的精准度。要不断拓宽人工智能在病理学的应用范围,超前考虑标准化和规范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前应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探讨超前应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超前应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以及进入活跃期的时间,显著降低其疼痛感,并降低了缩宫素的使用率,切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初产妇的分娩体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布洛芬超前镇痛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布洛芬超前镇痛对国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4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2例)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例)就诊的82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布洛芬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于术前15 min口服300 mg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安慰剂。两组患者于术后3 d内均按计划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数字评定量表统计患者在拔牙术后30 min、4 h、6 h、8 h、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并记录术后4~6 d额外镇痛药使用量。结果:82例患者均符合试验方案。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事件。布洛芬组患者术后4、6、8 h的疼痛评分[2.0(1.0,4.0)、2.0(1.0,4.0)、2.0(1.0,4.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3.0,5.0)、5.0(2.5,6.0)、5.00(2.0,6.0)分]( Z=-3.73, P<0.001; Z=-3.38, P<0.001; Z=-2.11, P=0.035)。两组患者术后30 min、24 h、48 h和72 h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布洛芬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6.8%(11/41)和56.1%(23/41)的患者于术后4~6 d额外服用镇痛药,布洛芬组患者术后额外用药量[0.0(0.0,1.0)粒]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3.0)粒]( Z=-2.81, P=0.005)。 结论:术前15 min口服300 mg布洛芬缓释胶囊,并在术后连续用药3 d的疼痛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镇痛药物使用总量。综合考量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推荐布洛芬作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一线药物,提升患者诊疗的舒适性是切实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1年1—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多模式低阿片镇痛方案组(观察组)和传统镇痛方案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1)超前镇痛:手术前3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次/d,进行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2)术中镇痛:待假体安装完毕后,选择膝关节周围注入镇痛药(罗哌卡因200 mg、吗啡5 mg、肾上腺素0.25 mg和地塞米松5 mg/100 ml生理盐水,又称"鸡尾酒"溶液);(3)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隐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2 ml/h),并根据康复训练的程度自控调整神经阻滞的药量。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无特殊处理,术后采用传统静脉自控镇痛模式(PCIA),配方如下:舒芬太尼(2 μg/kg)+氟比洛芬酯(200~300 mg)+托烷司琼(5~10 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12、24、48 h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术后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下地时间、术后3、7、14 d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4 d、1、3、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术前1 d、术后48 h血浆P物质(SP)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24、48 h NRS评分较低( t=27.705,27.532,21.739,25.780,均 P<0.05),术后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下地时间较早,术后3、7、14 d膝关节活动度(ROM)较好( t=35.496,43.716,3.766,5.216,6.009,均 P<0.05),术后14 d、1、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较高( t=19.247,32.337,22.651,均 P<0.05),但术后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SP、IL-6浓度分别为(431.0±11.3)ng/L、(11.9±2.7)ng/L,较对照组术后(442.5±15.6)ng/L、(14.4±2.9)ng/L均较低( t=5.362,4.144,均 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住院天数较短( χ2=4.630、 t=3.311, P=0.031、0.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模式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方案可以显著降低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围术期疼痛,提高术后早期下地活动能力,加快术后功能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前镇痛方案联合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方案联合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超前镇痛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方案。干预2 w,对比两组患者的ODI、JOA、VAS评分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超前镇痛方案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内固定术后患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负面情绪,康复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