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脏肿瘤良恶性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肾脏肿瘤不同类型患者的基线特征,同时对比核磁共振检查(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肾脏肿瘤的有无及良恶性诊断能力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21年2月-2022年1月经过MRI检查的肾脏肿瘤患者118例,部分患者入院时同时进行CT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满足正态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 118例接受MRI检查的研究对象中,良性肾脏肿瘤患者64例(54.24%),恶性肾脏肿瘤患者117例(99.15%),63例(53.85%)患者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49例,77.78%)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32例,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9,P=0.021).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的中位年龄(59岁;四分位间距:52-65岁)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50岁;四分位间距:43-5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名患者同时做了MRI、CT和多普勒超声三种检查,MRI方法检查中患者均为肾脏肿瘤患者,CT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有26人,超声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的有24人,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04;95%CI,-0.11~0.48);超声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11;95%CI,-0.01~0.23);MRI检查中有15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CT检查中有1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两者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9;95%CI,-0.08~0.26),超声检查中2例患者为良性肾脏肿瘤,12例患者良恶性无法判读.结论 男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更容易患恶性肾脏肿瘤.MRI检查在肾癌患者的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方面优于CT检查和超声检查,可以弥补CT检查和超声检查的不足.临床中MRI可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对附件肿瘤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附件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的214个附件肿瘤,分析肿瘤的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并采用O-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二维及三维经阴道超声鉴别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214个附件肿瘤中,病理诊断为良性180个,恶性34个,经阴道三维超声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 0.920(Z=2.72,P=0.006)、91.2%(P=0.003)、92.8%(x2=72.01,P<0.001)、92.5%(x2=111.57,P<0.001),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经阴道二维超声相比,O-RADS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鉴别附件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淋巴水肿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淋巴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淋巴水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多种,包括X线淋巴管成像、超声造影、MRI、放射性淋巴核素显像及吲哚菁绿淋巴造影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淋巴水肿的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发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女性生殖系统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瘤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女,52岁.因发热1+月,发现盆腔包块20+天就诊.发热最高达39. 0℃,超声检查显示盆腔内巨大包块.实验室检查:糖链抗原125:498. 7 u/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放射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南京江北医院行放射治疗的不可切除HCC伴PVTT患者共73例。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一周、结束后一个月均行常规超声、ARFI及增强CT检查。以PVTT分型降型率将患者分为降型组和非降型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ARFI特征与降型率的相关性。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得到与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结果:放射治疗后PVTT降型率为35.62%(26/73),升型率为4.11%(3/73),稳定率为60.27%(44/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PF)水平、肝硬化程度、HCC分化程度、放射治疗前后剪切波速度(SWV)以及SWV变化率在降型组与非降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程度(重度OR值:9.671,95%CI:1.420~65.887,P=0.020)、HCC分化程度(中分化OR值:0.158,95%CI:0.026~0.950,P=0.044;低/未分化OR值:3.216,95%CI:0.541~19.115,P=0.045)、放射治疗后AFP水平>14?ng/ml(OR值:11.890,95%CI:2.274~62.169,P=0.003)以及SWV变化率≤20%(OR值:15.675,95%CI:2.008~122.353,P=0.009)均与患者是否降型独立相关。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放射治疗后AFP水平>14?ng/ml(OR值:2.133,95%CI:1.188~3.830,P=0.011)、HCC分化程度(低/未分化OR值:4.041,95%CI:1.823~8.959,P=0.001)以及SWV变化率≤20%(OR值:2.649,95%CI:1.450~4.842,P=0.002)均与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结论:放射治疗后APF水平、HCC分化程度以及SWV变化率与不可切除HCC伴PVTT患者放射治疗后是否降型及生存率显著相关,是评价其疗效的重要指标。VTQ是评价HCC合并PVTT放射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尤因肉瘤疑诊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性,34岁,因体检超声提示右肾积水于2022年4月先后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及妇科。否认腰痛、血尿及其他不适。痛经程度较轻,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3分。既往"盆腔粘连松解术、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烧灼术"史4年余。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子宫稍大、质硬、活动欠佳;双附件未及明确包块;三合诊右侧宫旁可及质硬结节,触痛。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阳性(25个细胞/μl),CA125轻度增高(65.5 U/ml)。尿液细胞学病理未见瘤细胞。影像学检查:CT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全程扩张。MRI提示右输尿管下段走行区见富血供实性占位(18 mm×14 mm实性软组织影)致上方输尿管积水,病灶不除外恶性可能,右附件正常结构显示不清,不除外病灶与之相关。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右侧盆腔偏外侧见一低回声,大小约26 mm×17 mm×14 mm,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与输尿管管壁关系密切,其近端输尿管明显扩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低回声内见丰富杂乱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侧盆腔内实性占位,与输尿管管壁关系密切。肾血流灌注显像提示:右肾血流灌注及滤过较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25.25 ml/min·1.73m2,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左肾血流灌注及功能大致正常,GFR:41.00 ml/min·1.73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门冬酰胺酶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影像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继发门冬酰胺酶(Asp)相关性胰腺炎(AAP)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22年1月在本院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并接受Asp联合化疗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的14例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主要包括ALL患儿的联合化疗方案、危险度分层、主要临床表现、发生胰腺炎时所处治疗阶段、药物累积用量、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胰酶指标、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化验结果)、影像学表现(胰腺是否坏死及坏死程度、出血、积液范围等影像特征)、转归及预后等.结果:14例中,男12例、女2例,中位年龄6.5岁(1~14岁);Asp用药1~8次(中位数为5次)后发病;中度AAP 9例,重度5例.14例行腹部超声检查,均可见声像异常,主要表现为胰腺增大,包膜回声欠光滑,实质回声增强且欠均匀,坏死部分表现为液性暗区,伴有胰周和腹、盆腔积液12例.13例行腹部CT检查,1例行MRI检查,主要影像特点为胰腺肿大、胰腺边缘毛糙和胰周液体积聚,其中11例胰腺实质内出现坏死灶;伴有腹腔积液11例,盆腔积液7例.禁食及药物治疗4周后随访结果为1例间质水肿性AAP发展为胰腺假性囊肿,8例出血坏死性AAP发展为包裹性坏死.2例AAP患儿分别于治疗后21及107天后再次使用Asp进行化疗,分别随访18、20个月,均未再发胰腺炎.结论:AAP是Asp药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AAP可完全吸收或形成胰腺假性囊肿或包裹性坏死,有必要及早通过临床影像特征确诊AAP,以便提早干预,从而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生物学特性指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180例经病理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且病理报告了淋巴结转移(LNM)或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或神经侵犯(PNI)状态,依据LNM/LVSI/PNI状态,3个指标均以8∶2划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基于Pyradiomics影像组学和ResNet50深度学习提取器分别提取1 316个影像组学特征和2 048个深度学习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开发评估模型,并计算模型评分.基于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模型评分开发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Delong检验分析不同模型的性能差异.结果 在LNM、LVSI、PNI状态评估中,所有队列列线图曲线下面积均表现中度以上评估性能(≥0.73),准确度均>0.70,LNM评估中,训练队列的曲线下面积为0.97,准确度为0.93,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96.Delong检验显示列线图评估性能在训练队列中优于影像组学模型(LNM,Z=2.04,P=0.04;LVSI,Z=2.80,P=0.01;PNI,Z=3.52,P<0.01),优于或与深度学习模型相似(LNM,Z=4.52,P<0.01;LVSI,Z=1.86,P=0.06;PNI,Z=0.31,P=0.76).结论 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可有效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生物学特性指标.列线图整合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特征信息提高了评估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