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华医学留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尚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统一规范化教材缺乏、社区带教师资语言素质有待提升、实践课程开展困难、跨文化鸿沟等问题。结合我国全科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坚持规范质量管理,构建科学培养方案;了解生源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促进文化融合,主动挖掘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建设适合实践需求的双语教材;突破语言壁垒,完善社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留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理念的交流与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中的中医话语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话语权逐渐弱化。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中医药发展相关战略规划纲要,使中医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持,逐步构建起中医话语权。目前,在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中构建中医话语权面临着中医语言深奥难懂、中医合法地位未被普遍认可、传播方式不够系统和跨文化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境,而在传播过程中,文化自信是内在动力,知识产权是实力展现,品牌效应是战略措施,传播途径现代化是重要环节,人才国际化是智力支撑,应紧抓国家宏观政策为中医行业带来的战略机遇,提升中医文化在全球医学体系中的话语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医院中青年医师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采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SS量表)及自制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测试量表,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51位中青年医师(45岁以下)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采用SPSS 21.0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对影响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内部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测试对象的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最终评分(满分5分)为(3.73±0.54)分。中青年医师个人的专业背景不同、英语等级不同、国外学习生活经历不同,在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文化敏感度5个维度,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专业能力间均相关( r>0.5, P<0.01)。提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整体评分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交际愉悦度,加强专业英语培训。选拨相关人才时应注意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人才更适合作为传播中医药的工作者。传播者的学历、英语能力、传播经验对于传播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建议积极开展对中医院青年医师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的量化测试,选拔跨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才时注重与跨文化传播中医药能力相关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植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及英汉翻译方法:传承与创新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然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植物学词汇的准确翻译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翻译方法通常只注重语言转换,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播,导致许多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创新植物词汇的英汉翻译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还能促进文化传播.通过准确生动地翻译植物词汇,能更好地传播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跨文化能力的质性访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通过调查海军执行海外卫勤任务医护人员的跨文化能力现状及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军队院校外语教学更好发挥"为战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 9 名执行过海外卫勤任务的海军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访谈提炼出 5 大主题:对跨文化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使用;对于医学文化的尊重;跨文化沟通问题包括外语能力普遍不足、文化知识较缺乏和语言焦虑.结论 军队院校外语教学和培训应充分展开外语专业化实战化教学,兼顾标准英语和其他英语变体,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传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逻辑与优化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需立足于以落实新时代国家美育政策为本位、以服务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向度的三重逻辑理路之上.围绕"四位一体"学校美育推进机制,剖析当下美育实施优化空间,可通过美育课程群建设与"医学+X"相融合构架立足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美育与推动中医文化"两创"相融合营造具有艺术活力的校园文化、美育与中医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打造品牌化的浸润式美育共同体、美育与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相融合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多维展示平台等优化路径,建构以美育人与中医文化传承"四维"交融的美育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跨文化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2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工作不断得以推进,但由于传者和受者之间在观念、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中医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对妨碍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5W传播模式下"家"字类中医术语译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在中医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对意义丰富多变的中医术语的译介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议题,但诸如"家"字类中医术语的译介研究尚有不足.本文从《伤寒论》的刘国辉和李照国两个译本中选取"家"字类中医术语相关例句进行比较分析,基于 5W传播模式分别探讨译者具备的基本条件、译介内容中采取的翻译方法、译介受众的层次范围、采用的译介渠道、译介效果的评价这些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以期为中医术语的译介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助力中医文化"走出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西医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可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运用质性方法研究中医药院校来华的西医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情况,具体研究西医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哪些部分认可,哪些部分不认可,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有利于提高其认可度的路线,以此改善中医药对外教育效果及提高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研究团队学术研究思路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2010年挂牌成立的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也是湖南唯一的以中医药文化为研究对象和特色的省社科基地.基地挂靠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首席专家为何清湖教授,负责人为肖小芹书记.基地主攻三个方向:①湖湘中医古籍整理(含马王堆医书研究)与湖湘中医各家研究;②湖湘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包含湖南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医文化科普及跨文化传播、湖湘中医文化智库建设与发展等方面;③湖湘中医伦理思想研究.其中,第二个方向近年来积累了很多成果,尤其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研究方面较为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