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文化休克现象是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休克理论和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实际,从专业焦虑、文化认同不足、心理特点、汉语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提出克服文化休克、加快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对策,以提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促进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案例式立体教学在耳鼻咽喉科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并总结案例式立体教学在耳鼻咽喉科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4级和2015 级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共19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92名)采用传统案例教学,试验组(98名)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学期结束后评估教学效果,分别采取综合考核、问卷调查的评估方法。用SPSS 21.0进行 t 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81.68±4.45)分]优于对照组[(77.80±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案例式立体教学在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方面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03~2022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1 629篇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研究主题可以聚类为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育管理、临床教学、双语教学、线上教学、人文教育7类;突现主题词包括线上教学、翻转课堂、一带一路等。结论:2003至2022年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研究渐成规模,在论文数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关注度日益上升;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具体教学实践,缺少宏观的研究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英文版(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18名来华医学留学生进行线上调查。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 P<0.001)。得分前四位的次序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来华医学留学生SCL-90筛查阳性率为40.4%。男留学生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留学生( P<0.01),现居住在中国境外的留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在中国境内和校内的留学生( P<0.001)。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应高度重视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别给予滞留在中国境外的留学生和处在封闭式管理下的校内留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来华留学生数字化系统解剖学双语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系统解剖学双语试题库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资源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组建试题库并用于2018级留学生(实验组)教学。通过对比2017级留学生(对照组)平时测试、期末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验证试题库应用价值。利用调查问卷获得留学生使用反馈,进一步评价试题库的开发可行性和教学改革推动作用。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考核成绩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两组学生平时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实验组数字化标本考试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问卷结果显示,89.55%(155人)以上的留学生在学习资源、试题质量、考试模式和使用评价等方面对试题库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仅有52.02%(90人)的留学生认可试题的双语体现形式。 结论:数字化系统解剖学双语试题库有效拓展了教学资源,推动了留学生教学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来华医学留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尚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统一规范化教材缺乏、社区带教师资语言素质有待提升、实践课程开展困难、跨文化鸿沟等问题。结合我国全科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坚持规范质量管理,构建科学培养方案;了解生源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促进文化融合,主动挖掘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建设适合实践需求的双语教材;突破语言壁垒,完善社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留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理念的交流与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留学生的首位。他们较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热衷中国传统文化,偏爱针灸等实用专业。中医药留学生的通识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更快融入中国社会,促进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近20年的留学生通识教育中,明确教学思路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反馈,调整课程与时俱进,促进兄弟院校间的经验互补,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交流;尤其《中国医学史》等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及世界各地中医药孔子学院,积极开展留学生通识教育,将是全球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来华留学生急诊医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以浙江大学为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近年来,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成为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浙江大学《Emergency Medicine》课程教学经验,深入探讨留学生急诊医学教学现状,并结合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语言沟通、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探索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旨在优化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急诊医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来华留学医学生线上线下教学满意度单组及多组潜类别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通过比较来华留学医学生线上和线下教学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促进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校医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收集 2019 年新冠疫情前(代表线下)和 2021 年疫情期间(代表线上)的MBBS学生教学满意,采用潜类别分析探讨 14 个满意度条目的类别,进一步采用多群组潜类别分析,比较线上和线下满意度的潜类别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 线上和线下分别收集 174 例和 112 例留学生,分为 3 个潜类别模型(高、中和低满意度组),多群组潜类别分析提示线上教学留学生高满意度的比例较高(55.6%),线下则以中低满意度组为主(43.2%和 53.2%).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教学中,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和国籍影响是否归属于高满意组(P<0.05),其OR值分别为 1.917、0.591 和0.413.结论 线上教学模式,近一半的留学生是比较满意的,而与之相反,大部分线下教学留学生属于中或低满意组,且男性、低年级、非印度籍留学生均显示相对有更高的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基于《系统解剖学》的文言语法成分使用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近年来,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数量呈递增态势,然而培养质量的提高却面临多重因素的制约[1],其中之一便是语言的障碍.医学留学生在结束预科、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尽管汉语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汉语水平考试(Hanyu Shuiping Kaoshi,HSK)4级甚至5级水平,但仍普遍存在阅读医学教材和听课困难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