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奥密克戎BA.4/BA.5变异株具有相对特异的变异位点,使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的结合能力增强,并减少了对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的依赖;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后的免疫作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逃逸,其中BA.4/BA.5变异株的免疫逃逸作用更为明显。BA.4/BA.5变异株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BA.2变异株相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目前的抗原和核酸检测技术仍适用。治疗策略仍是基于病情评估的分层分类治疗策略,其对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仍敏感,而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对BA.4/BA.5变异株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随着病毒的持续传播,2019-nCoV仍将不断进化和变异,加强病毒变异的监测、继续做好疫苗研发和接种,以及加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是应对疫情和病毒变异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常春藤皂苷元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MG凋亡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对人胶质瘤(Glioma)细胞株U251MG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应用不同剂量的Hederagenin作用于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MG 48 h后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U251MG细胞分为实验组(给与80 μg/ml Hederagenin干预)及对照组[给与无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U251MG细胞凋亡及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变化。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MTT结果显示,实验组U251MG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药物剂量增加效应更加明显( F=288.946, P<0.01)。流式细胞术(FCM)结果显示,Hederagenin作用于U251MG细胞48 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1.07±4.85)%比(5.12±1.52)%, t=7.687, P<0.01],实验组细胞的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44±6.65)%比(80.26±6.86)%, t=-5.594, P<0.01),实验组细胞的跨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63.33±7.69比115.83±9.35, t=-10.623,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ederagenin作用后实验组U251MG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767±0.067比1.091±0.174,0.800±0.086比1.149±0.165, t=-3.010、-3.249, P<0.05),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RIPK3)、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leave-Caspase-8)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0.134比0.380±0.037、0.604±0.067比0.417±0.043、1.310±0.185比0.823±0.124, t=9.233、4.068、3.787, P<0.05);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323±0.055比1.055±0.145、0.449±0.060比0.803±0.082、0.505±0.059比0.881±0.095, t=-8.176、-6.034、-5.824, P<0.01),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681±0.056比0.418±0.050, t=6.068, P<0.01)。 结论:Hederagenin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Hederagenin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肺外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自2019年12月开始流行至今,已蔓延至全球。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除呼吸道症状外,还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常合并急性心功能和肝肾功能损伤。2019-nCoV以宿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为受体,借助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 (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type 2, TMPRSS2)或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B或L(cathepsin B/L , CatB/L)对病毒S蛋白的裂解作用,以非内体或内体途径侵入宿主细胞。ACE2及TMPRSS2的细胞特异性决定了病毒的组织嗜性,ACE2/TMPRSS2共表达的细胞对2019-nCoV易感性高。鼻上皮细胞、肺部Ⅱ型肺泡细胞、吸收性肠上皮细胞及部分胆管细胞有ACE2/TMPRSS2共表达,提示2019-nCoV很可能直接损伤呼吸道与肠道,并引起胆管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肝功能。心脏、肾脏和睾丸高表达ACE2,同样有被病毒直接损伤的可能,但仍需直接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疫情防控专题: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蛋白ACE2和TMPRSS2在眼部组织表达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于2020年4月22日优先发布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的:探讨眼部组织新型冠状病毒侵染和激活关键蛋白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的情况,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在眼部的侵染基础。方法:实验研究。选取30只小鼠,按性别、年龄、是否诱导糖尿病模型分为雄性组、雌性组、老年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对照组,每组6只。使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小鼠结膜、角膜、泪腺、虹膜、晶状体、视网膜ACE2基因和TMPRSS2基因表达情况,并与肺脏、心脏、肾脏、肝脏中两个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比较。使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了小鼠各组织中ACE2和TMPRSS2蛋白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另取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红十字眼库接收的符合捐献条件的志愿者角膜及结膜组织切片,与小鼠眼部ACE2蛋白和TMPRSS2蛋白表达进行验证比较。同时通过分析已发表的人眼部组织转录组数据库,比较人角膜和结膜中ACE2和TMPRSS2基因的表达情况。对不同性别、年龄、及糖尿病条件下小鼠眼表组织的ACE2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中人角膜和结膜组织两种基因表达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小鼠6种眼部组织中,结膜ACE2基因和TMPRSS2基因表达量最高,但均低于肾脏和肺脏;ACE2和TMPRSS2蛋白阳性染色集中于结膜上皮、角膜上皮和泪腺腺泡。ACE2基因的表达具有性别差异,在雌性小鼠结膜和角膜的表达显著低于雄性小鼠,分别为雄性相应组织的43% ( t=3.269, P=0.031)和63% ( t=4.080, P=0.015);糖尿病小鼠结膜和泪腺中的ACE2基因表达略高于非糖尿病小鼠,分别为1.21倍和1.10倍 ( P>0.05);不同年龄小鼠ACE2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小鼠相似,人结膜ACE2和TMPRSS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角膜( P=0.007),分别约为角膜上皮基因表达量的5.74倍和12.84倍。 结论:结膜中ACE2和TMPRSS2的表达在6种检测的眼部组织中最高,提示结膜是新型冠状病毒眼部感染的主要靶组织。 (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38-44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蛋白ACE2和TMPRSS2在人结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感染相关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在人眼部结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手术切除的人体结膜组织标本50例,包括正常结膜组织10例、结膜乳头状瘤组织15例、结膜色素痣组织15例和结膜囊肿10例,并收集10例因外伤摘除眼球的角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不同眼表组织标本中ACE2和TMPRSS2阳性表达进行定位,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比较。结果:ACE2和TMPRSS2均表达于正常结膜上皮细胞、结膜乳头状瘤上皮细胞、结膜色素痣上皮细胞和结膜囊肿囊壁细胞中,ACE2主要表达于结膜上皮的表层细胞和中间层细胞,在基底层细胞和杯状细胞不表达,TMPRSS2表达于全层细胞,二者在结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ACE2和TMPRSS2在正常结膜组织、结膜乳头状瘤、结膜色素痣和结膜囊肿中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CE2和TMPRSS2在角膜组织中均为弱阳性表达,二者在不同结膜组织中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例数增多。ACE2和TMPRSS2在正常结膜组织、结膜乳头状瘤、结膜色素痣和结膜囊肿中不同强度等级表达例数与角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E2: Z=-3.473、-4.183、-3.970、-3.873,均 P<0.01;TMPRSS2: Z=-4.119、-4.472、-4.443、-4.147,均 P<0.001)。 结论:COVID-19病毒感染相关受体蛋白ACE2和TMPRSS2表达于眼表结膜组织中,为COVID-19经眼表的感染途径提供了组织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雄激素受体通过let-7c-5p/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侵袭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促进肺癌细胞A549及H1533细胞侵袭的具体机制。方法:通过在A549及H153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AR,采用Transwell方法观察AR对A549及H1533细胞侵袭的影响;筛查NSCLC中与侵袭密切相关的基因,寻找可以被AR调控的下游基因,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来验证该靶基因与AR的调控关系,采用Transwell方法来验证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通过生信分析寻找靶基因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的调控微小RNA(miRNA),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来验证该miRNA与TMPRSS2的调控关系,采用Transwell方法来验证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最后通过裸鼠在体成瘤实验观察上述基因对肿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并采用 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过表达AR增加了肺癌细胞(H1355-oeAR和A549-oeAR)的侵袭(0.75±0.08比1.84±0.25、0.54±0.04比1.39±0.30, t=36.360、5.362, P<0.05),敲低AR降低了肺癌细胞的侵袭(A549-shAR)(0.83±0.08比0.22±0.03、0.61±0.07比1.90±0.29, t=45.178, P<0.01)。采用生信分析预测及qPCR验证发现TMPRSS2表达受AR调控(0.55±0.04比1.67±0.37、0.46±0.04比1.67±0.29, t=23.152、43.228, P<0.01)。H1355-oeAR和A549-oeAR组TMPRSS2的表达(0.29±0.04比1.28±0.18、0.32±0.03比1.16±0.15, t=7.152、4.298, 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敲低TMPRSS2部分降低H1355-oeAR和A549-oeAR组细胞侵袭(0.78±0.05比0.25±0.01、0.82±0.06比0.36±0.01, t=6.358、14.298, P<0.05),敲低TMPRSS2还可部分降低H1355-oeAR和A549-oeAR中AR水平(2.25±0.44比1.10±0.14、2.32±0.53比1.15±0.23, t=8.258、12.538, P<0.05);通过生信分析及验证实验发现let-7c-5p可以抑制TMPRSS2表达(1.27±0.11比0.48±0.08、1.35±0.33比0.56±0.08, t=47.110, P<0.01),过表达let-7c-5p可以部分逆转过表达AR所致的H1355和A549细胞的侵袭(1.77±0.34比0.94±0.10、2.35±0.33比1.10±0.11, t=33.116、21.108, P<0.01)。也可以降低过表达AR所致的TMPRSS2蛋白表达(1.09±0.13比0.55±0.08、1.36±0.21比0.76±0.10, t=3.760、10.105, P<0.05);ChIP结果表明,let-7c-5p可以与H1355和A549细胞中TMPRSS2 3’启动子区域的AREs结合(0.23±0.02比1.32±0.20、0.34±0.03比1.10±0.10, t=7.110、5.175, P<0.05),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let-7c-5p可以抑制野生型TMPRSS2 3’端非编码区(3’UTR)结构的荧光素酶表达,而不能抑制突变型TMPRSS2 3’UTR结构的荧光素酶表达(1.25±0.14比0.44±0.03、0.58±0.03比0.66±0.08, t=12.510, P<0.05; t=1.175, P>0.05);通过IVIS对裸鼠肿瘤进行评估,发现oeAR+luc组比Ctrl+luc组发生更多的肿瘤细胞侵袭(0.33±0.04比0.78±0.08, t=7.566, P<0.05),而oeAR+shTMPRSS2+luc组较oeAR+luc组侵袭降低(0.19±0.04比0.78±0.18, t=8.56, P<0.05)。 结论:AR可以通过改变let-7c-5p/TMPRSS2信号通路来促进肺癌细胞A549及H1533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爆发以来已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全球大流行状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多种变异株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SARS-CoV-2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的介导感染组织细胞从而引发不同疾病.呼吸道、心血管、胃肠道系统的临床疾病较为常见;也有大部分患者以眼部症状为主诉就诊.相较于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眼部相关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文章通过对SARS-CoV-2相关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病例进行综述,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SARS-CoV-2相关眼病的重视,避免延误病情,造成视力的不可逆损失,并为眼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TMPRSS3基因的VUS变异在1个耳聋家系中的致病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针对一对耳聋夫妇和其胎儿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为该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孕妇和其配偶的外周血和孕妇羊水,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发现疑似致病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Minigene技术针对可能导致异常选择性剪切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携带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基因(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3,TMPRSS3)的复合杂合疑似致病突变,孕妇配偶携带GJB2基因c.235delC的纯合致病突变.胎儿携带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的意义未明的c.323-8T>C杂合突变以及来源于母亲的c.325 C>T杂合突变;采用Minigene技术检测发现c.323-8T>C杂合突变未导致明显的剪切改变.结论 TMPRSS3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孕妇耳聋的原因,GJB2基因纯合突变是导致孕妇配偶耳聋的原因,胎儿携带的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不会导致耳聋,夫妇再生聋儿的几率很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男性中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病死率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呈现明显增加趋势,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与成红细胞病毒E26致癌物(E26 oncogene,ERG)融合基因在前列腺癌中具有特异性,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复杂,且与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因此深人了解TMPRSS2-ERG融合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可以为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旋毛虫两个发育时期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及功能的比较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并分析旋毛虫成虫期及新生幼虫期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方法 应用NCBI、EMBL、MEGA、ExPasy 、TMHMM、SignalP、PROSITE、Coils、SYFPEITHI等多种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对旋毛虫成虫期和新生幼虫期丝氨酸蛋白酶基因(Zh68和T668)的同源性、系统发育进化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相应蛋白(SP1和SP2)的基本理化性质、跨膜区、motif、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及三级结构、细胞抗原表位等.结果 Zh68和T668为旋毛虫特有基因,但核苷酸同源性仅为48%,SP1和SP2的氨基酸同源性为27.5%.SP1和SP2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N-末端均有一个信号肽的分泌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类似,并预测出两者最佳B及T细胞抗原表位,但SP2有一个跨膜螺旋结构,为膜蛋白.结论 旋毛虫成虫期的SP1是非跨膜蛋白,可能参与虫体在肠道寄生及发育、繁殖;新生幼虫期的SP2是跨膜蛋白,可能参与虫体的入侵及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