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检测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首次将甲状腺功能检测纳入基本体检项目,为中国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疾病提供了宝贵机会;同时对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也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可能遇到的临床问题,健康管理学专家联合内分泌学专家、检验专家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共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全文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意义、检测指标、体检中甲状腺功能筛查指标的选择、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实施与管理流程以及甲状腺疾病风险因素健康管理指导等5个部分,专家组提出11条建议,并对每条建议予以详细说明。本建议旨在为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甲状腺功能检测和检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人体组成成分的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血尿酸水平差异进行分析,并研究人体组成成分与血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18~44岁PCOS患者,选取其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共153例(PCOS组);同期选取月经正常的健康妇女153例纳入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用人体成分检测仪测量人体组成成分;分组比较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人体组成成分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1%(46/153)、2.0%(3/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429, P<0.001)。PCOS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1±98)、(265±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170, P<0.001)。PCOS高尿酸血症组与PCOS非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骨骼肌含量、体脂率、去脂体重、脂肪量/去脂体重、骨骼肌率、内脏脂肪等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但腰臀比未见明显差异( P=0.348)。全部入组对象、PCOS组及对照组的人体组成成分指标,包括体重、BMI、腰臀比、体脂肪含量、骨骼肌含量、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去脂体重、脂肪量/去脂体重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 P均<0.01)。PCOS肥胖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PCOS非肥胖组,分别为(425±83)、(336±9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33, P<0.001)。PCOS中心性肥胖组的血尿酸水平较PCOS非中心性肥胖组高,分别为(385±95)、(299±7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61, P<0.001)。PCOS正常体重肥胖组的血尿酸水平较PCOS正常体重非肥胖组高,分别为(333±73)、(277±5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48, P=0.006)。PCOS组正常体重患者[分别为(315±75)、(255±67)μmol/L]、超重患者[分别为(362±102)、(276±57)μmol/L]、肥胖患者[分别为(425±83)、(303±74)μmol/L]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 结论:PCOS患者较正常育龄期妇女具有较高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血尿酸水平与人体组成成分中的相关指标,包括体重、BMI、腰臀比、体脂肪含量、骨骼肌含量、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等具有密切相关性。对PCOS患者进行人体组成成分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潜在肥胖人群,开展个体化治疗,降低代谢异常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严重创伤性脑损伤后微生物群的时空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创伤和危重症可能影响微生物群。许多关于危重症微生物群的研究局限于单一身体部位或时间点,并受先前存在疾病的影响。本研究报道既往体健儿童发生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微生物群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设计:研究人员于入院72 h内收集患儿口腔、直肠和皮肤拭子标本,之后每周采集两次至患儿离开PICU。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法分析样本。择期门诊手术患儿为对照组。采用Phyloseq进行α和β多样性比较,采用微生物组组成分析法预测群落丰度差异。场所:5家4级监护PICU。对象:因严重TBI需要放置颅内压监测装置的18岁以下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共分析来自23例TBI患儿和35例对照组儿童的327份样本。TBI组和对照组患儿初始口腔( F=3.275 6, R2=0.053 5, P=0.012)和直肠( F=3.070 2, R2=0.064 9, P=0.007)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同。TBI患儿直肠标本中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和毛螺菌科的共生菌减少,葡萄球菌科菌增多( P<0.05)。探索性分析发现,抗生素暴露、气管插管和感染与TBI组和对照组患儿组间直肠和口腔微生物群差异增大有关,而肠内营养则与差异缩小有关( P<0.05)。 结论:严重TBI患儿微生物群变化特点为共生细菌早期减少、位置特异性丧失,以及潜在致病菌增多。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这些变化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急救与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还对精神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应激,人们会产生一系列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期间和发生后,提供心理急救是受灾受害者基本护理的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续心理障碍的发生。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心理急救的模式,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提高全民心理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由7部分组成,包括总则、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个年龄组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编写委员会组织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由7部分组成,包括总则、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个年龄组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编写委员会组织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患者膳食干预前后的眼表菌群特征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膳食干预前后的眼表菌群组成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5月1日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与代谢病肥胖管理中心的35例肥胖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1 600~1 800 kcal低热量膳食干预,观察肥胖患者膳食干预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成分(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级、身体总水分、骨骼肌)变化,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肥胖患者干预前后眼表菌群特征。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肥胖患者4周后体重、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等级、身体总水分显著降低( P<0.05),骨骼肌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眼表菌群α、β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机会致病菌假单胞菌属和痤疮丙酸杆菌属显著降低,粪杆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Oscillospiraceae UCG 002和布劳特氏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显著升高( P<0.05)。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降解相关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显著富集。 结论:肥胖患者膳食干预后机会致病菌减少,产短链脂肪酸菌属升高,改变的眼表菌群可能与降解VOCs,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综合评估的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是以疼痛、中轴关节活动受限、身体功能和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axSpA的达标管理(T2T)策略主要偏重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通过评价病情活动度来反映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对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的恢复和评估尚缺乏便捷、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也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导建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风湿病与分子免疫分会组成了由52位专家组成的共识小组,从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出发提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和健康生活质量共识意见。本共识提出7条意见,并从疼痛、脊柱活动、全身活动、社会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构建25个条目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身体功能5维综合评估量表,旨在为我国axSpA身体功能规范化、系统化评估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运动功能测评规范(2023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风险。不科学、不适宜的运动可能导致运动伤害甚至猝死,因此需要进行整体运动功能测评、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以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运动功能测评是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测评结果所给予的运动方案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抓手。运动测评检前风险评估有助于筛查出运动及运动测评高风险人群;运动系统查体有助于规避运动系统损伤风险,并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应功能练习;体质成分可评估营养与肥胖状况,为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提供必要信息;身体姿态评估有助于发现运动中的潜在风险,给出提示从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运动素质评估可量化相关运动素质水平,并改善各项素质间的不平衡,以作为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的依据;心肺运动试验可反映人体内脏功能的协调性、是否增龄性退化、运动相关状况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潜在运动不耐受性疾病的筛查。根据功能测评的客观结果出具运动建议并实施,并通过随访进行复测及调整,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可形成基于运动功能测评与训练的健康管理方案。为规范运动功能测评工作流程,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运动医学科、骨科、心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本运动功能测评规范,具体内容包括运动功能测评专业团队组织架构,标准化运动功能测评环境设备要求、内容与方法,运动功能测评质量控制,运动方案出具及干预效果随访检验以进一步调整干预方案,使运动功能测评流程更加科学、规范并易于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生物多样性改变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由异质性炎性免疫介导的疾病,目前已在全球构成了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最近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显著增加与人体早期定殖微生物的变化有关,早期生命中人类微生物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健康的"微生物群的定殖是保持终身健康的关键因素。宿主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代谢活动的变化,使人体更易受到过敏性疾病的侵扰。文章概述了关于微生物群的改变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和如何调节这些不同身体区域的微生物群组成作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在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