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4.8可视肾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狭窄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F4.8可视肾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32例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16~75)(35±10)岁。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等检查确诊。结石直径平均(13.0±3.6)(3~20)mm。结石梗阻时间平均(5±17)(2~35)d。单侧输尿管结石2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肾积水,集合系统分离平均(23±15)(15~45)mm。17例术前接受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2周;6例结石直径<6 mm者接受排石药物治疗>7 d。本组32例均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F8/9.8或F6.5/8.5)置镜失败。更换F4.8可视肾镜进行手术。患者取截石位,F4.8可视肾镜接生理盐水,直视下经尿道进入膀胱后,观察输尿管开口情况,21例输尿管开口狭窄,其中8例行输尿管镜手术时造成假道、部分撕脱,F4.8可视肾镜进镜时,利用手控推水压力,配合间断、持续等方式适当加大水流压力,冲开输尿管口和壁内段输尿管后,直接进镜至输尿管管腔。9例为输尿管壁内段走向异常、下段狭窄,F4.8肾镜配合水流压力变化,循管腔缓慢轻柔顺势进入并上行至输尿管管腔。F4.8肾镜通过狭窄处后找到结石,用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其中1例钬激光碎石过程中出现结石上移,F4.8肾镜难以触及,留置斑马导丝后退镜并更换F6.5/8.5输尿管镜,在导丝引导下硬性扩张并通过狭窄处输尿管,找到结石并粉碎。2例为输尿管壁内段鸟粪样或泥沙样感染性结石,梗阻重且局部水肿明显,管腔狭窄,斑马导丝无法置入,F4.8可视肾镜进入输尿管,用镜体将梗阻的结石破坏后退镜,结石排入膀胱。碎石结束后留置F4.7双J管和尿管。结果:本组32例均一期顺利完成碎石,手术时间平均(35.0±8.7)(15~43)min。住院时间平均5.3(4~7)d。术后3例出现发热,体温>38.5℃,根据血、尿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后体温正常。应用F4.8肾镜手术均未发生输尿管穿孔、假道、撕脱等并发症。术后3 d复查腹部X线片,24例结石排净,8例有结石残留,净石率为75%。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尿路造影提示均无结石残留;集合系统分离平均(12±9)(0~35)mm。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造影剂均能通过输尿管。结论:采用F4.8可视肾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狭窄安全、有效,在常规输尿管镜进镜困难时可尝试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硕通镜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CT值≥1000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8例CT值≥1000HU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行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硕通镜组),男45例,女16例;年龄(48.3±12.7)岁;体质量指数(24.7±2.7)kg/m 2;结石位于左侧40例,右侧21例;结石直径(1.50±0.45)cm,结石CT值(1 288.8±179.0)(1 017~1 738)HU。87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软镜组),男58例,女29例;年龄(48.5±13.0)岁;体质量指数(24.1±3.8)kg/m 2;结石位于左侧56例,右侧31例;结石直径(1.45±0.40)cm,结石CT值(1 311.3±188.9)(1 009~1 817)HU。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硕通镜组在直视下置入硬性输尿管通道鞘和标准镜(F7.5/11.5),退出标准镜,留置通道鞘,置入碎石镜(F4.5/6.5)和钬激光[功率为8~30 W(0.4~1.0 J/20~30 Hz)],采用"蚕蚀法"边碎石边吸出结石碎片。软镜组先用输尿管硬镜(F8/9.8)探查患侧输尿管,置入导丝后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再置入输尿管软镜(F8)行钬激光碎石术,采用套石篮取出较大结石碎片。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第1天和1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结石清除率。无残留结石或结石直径≤0.4 cm且无尿路感染或任何症状定义为结石清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一期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按结石最大直径≥1.5 cm和<1.5 cm进行亚组分析,比较硕通镜组和软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 结果:硕通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软镜组(40.10 min与49.43 min, P=0.0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软镜组[3.3%(2/61)与13.8%(12/87), P=0.031],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软镜组[60.7%(37/61)与25.3%(22/87), P<0.01],住院费用低于软镜组(27 686元与32 281元, P<0.01)。两组的手术出血量[(4.92±9.51)ml与(3.95±6.04)ml, P=0.452]、一期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成功率[ 96.7%(59/61)与96.6%(84/87), P=1.00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2.0%(50/61)与75.9%(66/87), P=0.375]、术后住院时间[(2.54±1.4)d与(2.43±0.83)d, P=0.5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石直径≥1.5 cm时,硕通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软镜组(43.67 min与55.00 min),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高于软镜组[40.0%(12/30)与9.4%(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直径<1.5 cm时,硕通镜组的手术时间虽短于软镜组[36.65 min与46.18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硕通镜组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软镜组[80.7%(25/31)与34.6%(19/55), P<0.01]。 结论:与输尿管软镜相比,硕通镜治疗CT值≥1000 HU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更高。在治疗直径≥1.5 cm结石时,硕通镜更具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在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治疗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5例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急诊手术中输尿管硬镜进镜失败或结石移位,改行输尿管软镜手术,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或裸镜进镜,成功后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观察软镜导引鞘置入成功率、软镜置入成功率、Ⅰ期结石清除率、软镜手术时间、术后尿量、血清钾、肌酐、尿素氮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导引鞘置入成功率46.67%(21/45),软镜进镜成功率80%(36/45),Ⅰ期结石清除率80%(36/45);其中结石移位患者30例,导引鞘置入成功率70%(21/30),软镜进镜成功率90%(27/30),Ⅰ期结石清除率90%(27/30)。术中改软镜后手术时间(57.87±12.36)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穿孔、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血清钾、肌酐、尿素氮平稳下降。结论: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治疗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尤其作为硬镜下结石移位后的补充术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但对于输尿管狭窄或扭曲的患者,还应该慎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种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URL)、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S)、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三种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URL组(20例)、FURS组(20)和PCNL组(20例),观察比较三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URL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明显低于FURS组和PCNL组(FURS比URL:χ 2=5.83, P<0.05,URL比PCNL:χ 2=8.03, P<0.05);URL组和FURS组手术时间(FURS比PCNL: t=2.436, P<0.05,URL比PCNL: t=2.634, P<0.05)、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少于PCNL组(FURS比PCNL: t=2.243, P<0.05,URL比PCNL: t=2.320, P<0.05),在术中、术后感染、发热及肾绞痛等并发症方面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用FURS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优于URL术;与PCNL术相比,术中、术后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并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PCNL术短。建议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优先考虑采用FURS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输尿管软镜下"颗粒化"碎石取石术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附77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颗粒化"碎石取石术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颗粒化"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77例,结石直径2.0~4.1 (2.6±0.5) cm,钬激光下将结石击碎成4~6 mm直径的结石颗粒,再用取石网篮套取出来。结果:总体一次入镜成功率92.2%(71/77),入镜后顺利碎石取石,术后第1天即刻结石清除率为70.1%(54/77),随访至术后4周总体结石清除率为75.3%(58/77);19例残余结石中,有14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手术,2例行输尿管硬镜手术,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未作进一步处理,随访至术后2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8.3%(68/77)。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3%(11/77),其中输尿管损伤2.6%(2/77),术后发热7.8%(6/77),石街形成3.9%(3/77)。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颗粒化"碎石取石术治疗≥2 cm的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与经尿道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83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PLU治疗的患者43例(RPLU组),行URSL治疗的患者40例(URSL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RPLU组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高于UR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URSL组在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方面优于RPL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处理中,RPLU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没有较大的应激创伤及出血量,降低手术治疗后输尿管狭窄的机会,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先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输尿管导引鞘在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为避免同期或分期先处理前列腺增生,将输尿管导引鞘应用于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衢化医院采用留置输尿管导引鞘+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处理的27例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9.7±12.8)岁(范围:55~87岁),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为(94.8±16.2)cm 3(范围:85~186 cm 3)。术中先留置输尿管导引鞘,再从导引鞘引入输尿管硬镜,进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泌尿系X线片或CT尿路造影了解结石残余、输尿管狭窄等情况,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一期留置输尿管导引鞘并在输尿管硬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及术后无输尿管撕脱穿孔、肾周血肿、感染性休克、严重血尿、尿潴留、医源性输尿管狭窄等重大并发症。术后1个月排石率92.6%(25/27),术后2个月排石率为100%(27/27)。2例患者由于术前结石最大径>20 mm,术后存在结石残余,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结石排出,1例二期输尿管镜下取石。1例患者因输尿管结石息肉包裹较重,术后1个月诊断为输尿管狭窄,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结论:在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术中,通过先留置输尿管导引鞘,能有效避免术中被迫处理前列腺增生,有助于顺利清除结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套管软镜鞘的初步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输尿管软镜鞘的置入有可能损伤输尿管。我们自主研发了一种双套管软镜鞘,配合输尿管硬镜直视下置入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肾结石13例,术后复查CT示13例输尿管正常,提示双套管可视软镜鞘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斜仰卧截石位一期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同侧肾输尿管结石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一期双镜联合(输尿管硬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3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行一期双镜联合手术,斜仰卧截石位,同时置入F6/7.5输尿管镜和F8/9.8经皮肾镜行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大出血、气胸、结肠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8.5±12.8)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7.5±10.3)g/L,术后住院时间(4.0±0.8)d.术后2个月输尿管结石清石率100%(32/32),肾结石清石率93.8%(30/32).结论 斜仰卧截石位使用输尿管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安全有效,术中无需变换体位,适合缺少输尿管软镜的医疗单位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方式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输尿管通道鞘不同置入方式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并行RIRS的肾结石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徒手盲视下置鞘法68例患者为A组;采用X线监视下置鞘法的64例为B组;采用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置鞘法65例为C组.比较三组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置入状态情况、输尿管损伤情况及结石清除率.结果 B组、C组患者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患者输尿管通道鞘置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鞘管置入成功率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的鞘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鞘管置入状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患者鞘管置入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患者输尿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RS中应用输尿管硬镜辅助的可视化置鞘法置入输尿管通道鞘安全且有效,较徒手盲视下置鞘法可提高置鞘管成功率及减少输尿管损伤,较X线监视下置鞘法可避免可能的辐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