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每组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 P<0.05),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 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接近,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其中逆行输尿管软镜术具有术后疼痛感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优点,临床可依据患者需求进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CNL、mPCNL、FURS术治疗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体内皮质醇(Cor)、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35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mPCNL组及FURS组;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 d记录患者肾盏结石清除率;术后1 h及术后1周检测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mPCNL组及FUR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PCNL组及FURS组患者的结石总清除率、中盏结石清除率、下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FURS组患者上盏结石清除率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Cor与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FURS组最低,PCNL组最高;mPCNL组与FUR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PCNL组( P<0.05)。 结论:采用mPCNL和FURS治疗肾盏结石,可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改善患者的术后Cor、S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比较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骶髂关节上缘至第四腰椎(L4)椎体横突水平之间,结石长径1.0~2.0 cm。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采用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治疗的患者81例(URL组),采用F18通道行PCNL治疗的患者99例(PCNL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梗阻解除后肾盂压、围手术期脓毒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和输尿管支架取除后3个月随访的术侧肾脏积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14±15.67)min vs.(38.59±9.34)min, P=0.018]、住院时间[(8.65±2.21) d vs.(4.14±1.04)d, P=0.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672、0.232);同URL组相比,PCNL组的梗阻解除即刻肾盂内压力较高( P=0.043)、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概率较高( P=0.004);PCNL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URL组( P=0.03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 P=0.376、0.385)、血肌酐( P=0.486、0.34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支架取除3个月后PCNL组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URL组( P=0.013)。 结论: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F18通道PCNL在治疗骶髂关节上缘至L4椎体横突水平、长径1.0~2.0 cm的输尿管结石上,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同F18通道PCNL相比,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行URL具有手术时间短、经济适用、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逆行肾内手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直径>1 cm结石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逆行肾内手术(RIRS)治疗直径大于1.0 cm老年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共104例患者。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8例患者,MPCNL组32例,RIRS组56例,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石特征、术中术后指标的差异,并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7.52±7.41)岁比(67.38±7.25)岁]、性别[男/女:19/13例比36/20例]、体质指数[(23.74±2.93)kg/m 2比(23.70±2.57)kg/m 2]、结石位置(左/右:20/12例比38/18例)、结石CT值[(1 035.7±275.7)HU比(973.3±253.8)HU]、肾积水程度(轻/中/重:9/20/3例比16/38/2例)以及结石最大径[(14.12±3.69)mm比(13.34±2.99)m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5/32)比14.3%(8/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96.9%(31/32)比80.4%(45/56)]、手术时间[(44.44±9.91)min比(54.69±11.94)min]、住院时间[(5.27± 2.27)d比(8.00± 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8个维度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当天SF-36评分,MPCNL组较RIRS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总体健康、活力等维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SF-36评分,MPCNL组较RIRS组在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维度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维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直径大于1.0 cm老年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MPCNL组较RIRS组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但住院时间较长,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明显积水肾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非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明显积水(肾无积水或者轻度积水)肾结石的肾盏穹窿穿刺的准确率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按1∶1的比例将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无明显肾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非血管超声造影引导穿刺组(试验组)和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目标肾盏无积水或轻度积水;③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妇;②功能性孤立肾;③穿刺部位解剖异常或有损伤肠道风险;④有急性尿路感染;⑤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⑥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高危疾病;⑦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1.2倍正常值上限);⑧严重肥胖(体质指数>40 kg/m 2)。试验组经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入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后行超声引导PCNL;对照组行传统超声引导PCNL。两组患者PCNL术后1周内经肾造瘘管顺行肾盂造影,判断是否经肾盏穹窿穿刺。记录血红蛋白下降值、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是否经肾盏穹窿穿刺的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性别[男/女:19/5例与16/8例]、年龄[(44.2±11.2)岁与(45.4±10.7)岁]、体质指数[(21.8±2.8)kg/m 2与(21.81±2.7)kg/m 2]、结石长径[38.0(24.0,25.5)cm与35.5(24.8,47.0)cm]、结石位置[左/右:9/15例与9/15例]、肾积水情况[无/轻度:15/9例与16/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肾盏穹窿穿刺准确率[87.50%(21/24)与41.67%(10/24)]、血红蛋白下降值[2.0(0,12.0)g/L与14.0(7.0,17.0)g/L]、穿刺时间[40.0(28.5,53.0)s与70.0(55.5,84.5)s]、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83%(23/24)与75.00%(1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输血,无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肾盏无积水或轻度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非血管超声造影辅助PCNL较常规超声辅助可显著提高肾盏穹窿穿刺的准确性,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肾镜术中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本院收治的1例行PCNL术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为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术中穿刺顺利,通道扩张后出血汹涌,视野不清,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术后当日复查CT提示左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结果:根据CT测量结果,立即将左肾造瘘管退出肾静脉,并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肾造瘘管拔出后肾静脉自行愈合,患者恢复良好,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不恰当的扩张手法可导致腔静脉损伤,及时复查CT并退出肾造瘘管可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术后2 h血白细胞比联合qSOFA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2 h血白细胞比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2 364例患者,男1 613例,女751例。年龄(54.9±14.0)岁。体质指数(23.9±2.8)kg/m 2。结石最大径(10.9±6.2)mm。结石位于左侧1 305例,右侧1 018例,双侧41例。术前体温(36.8±0.4)℃。血糖(5.7±1.5)mmol/L。血WBC(7.4±4.6)×10 9/L,中性粒细胞0.62±0.11。C反应蛋白(20.1±59.3)mg/L,降钙素原(1.6±11.8)μg/L,白细胞介素-6(11.3±32.9)pg/ml。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465例。qSOFA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标准为:①呼吸频率≥22次/分;②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③精神状态改变。满足1项记1分,qSOFA≥2分为阳性,诊断为尿脓毒血症。 结果:本研究2 364例的手术时间(39.3±23.0)min。术后2 h血WBC(6.7±2.9)×10 9/L,中性粒细胞0.70±0.12。qSOFA评分阳性69例,阴性2 295例。15例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0.6%。尿脓毒血症组和非尿脓毒血症组qSOFA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和54例,术前/术后2 h血WBC比分别为2.5±1.6和0.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χ 2=16.20, P<0.001)、结石体积大( t=2.14, P=0.050)、术前血WBC( t=2.51, P=0.025)、中性粒细胞( t=2.90, P=0.012)、C反应蛋白( t=2.58,0.028)、降钙素原( t=16.09, P<0.001)、白细胞介素-6( t=7.88, P=0.032)升高、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χ 2=21.10, P<0.001)、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 t=4.51, P=0.001)、qSOFA阳性(χ 2=502.10, P<0.001)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有关。将qSOFA阳性且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的患者定义为尿脓毒血症高危患者。单独使用qSO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8,阳性预测值为21.7%;单独使用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0.98,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38.5%;qSOFA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1.00,特异性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3.8%,与前两者相比其预测效力明显提高。 结论:qSOFA阳性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可以在术后2 h早期、快速、准确地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RL组( n=38,URL治疗)和RLU组( n=40,RL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RLU组术后 1 d Scr(79.59±6.02)μmol/L、BUN(6.93±1.17)mmol/L、NGAL(4.78±0.61)μg/L,均低于URL组[Scr(86.98±8.27)μmol/L、BUN(7.62±1.24)mmol/L、NGAL(6.03±0.79)μg/L]( t=4.53、2.53、7.85, P < 0.001、 P=0.014、 P < 0.001)。RLU组术后1 d IgA(1.94±0.25)g/L、IgM(1.55±0.24)g/L、IgG(6.59±1.25)g/L,均低于URL组[IgA(2.38±0.23)g/L、IgM(1.82±0.27)g/L、IgG(7.89±1.36)g/L]( t=8.08、4.67、4.40, P < 0.001、0.001、0.001)。RLU组术后1 d的MDA(7.49±1.26)mmol/L,低于URL组的(8.93±1.38)mmol/L( t=4.817, P < 0.001)。RLU组术后1 d的SOD(72.18±7.55)mg/L,高于URL组的(63.49±6.69)mg/L( t=5.37, P < 0.001)。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 P=0.252)。 结论:与URL相比,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明显更轻,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膀胱穿刺通路逆行碎石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结石二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介绍了采用经膀胱穿刺通路输尿管镜逆行碎石取石术成功治疗了2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受者,术后无排斥反应、明显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移植肾功能良好。经膀胱穿刺通路输尿管镜逆行碎石取石术成功地解决了肾移植受者传统经尿道手术时导丝和输尿管镜无法进入移植输尿管开口的难题,为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