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6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和输水管网的安全性.方法 分别于2016年枯水期(1-3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全市各地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对菌落总数和铅等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全市丰水期末梢水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游离余氯和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枯水期,而三氯甲烷、铁和铝的含量高于枯水期(均P<0.05);苏州各地区末梢水中菌落总数、游离余氯、铅和三氯甲烷等16项指标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昆山市末梢水中铁[(0.07±0.05)mg/L]和铅[(0.002 0±0.001 4) mg/L],常熟市水样中铝[(0.076+_0.030)mg/L],张家港市水样中三氯甲烷浓度[(0.036±0.018) mg/L],市区水样的氯化物[(37.39_+8.23) mg/L]、氟化物[(0.39±.0.08) mg/L]和硫酸盐浓度[(49.63_+14.69) mg/L]较高.结论 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丰水期应加强对加氯量的控制,而枯水期应注重饮用水饮用前的处理;各地区应加强对饮用水输水管网的管理和消毒设施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电解水用于SPF级实验动物饮用水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屏障繁育设施中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的输水管网、水进行细菌监测,并观察饮用微电解无菌水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化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2017年对微电解制水系统6个出水点进行跟踪采样检测.21日龄SD大鼠分为2组,每组雌雄各20只,分别饮用微电解水、高压灭菌水,饮用1~8个月后分别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生化.结果 对微电解制水系统长达2年多的跟踪检测,微电解水、输水管网均未检测到细菌.21日龄SD大鼠分别饮用微电解水与饮用高压灭菌水1~8月后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屏障繁育设施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对水及管网有持续性消毒杀菌作用,水和管网长期保持无菌;21日龄SD大鼠饮用微电解水8个月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预警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调查处理一起村民疑似农药集体中毒的突发卫生事件,探讨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确定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污染物和污染源.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常规指标、相关农药指标、总磷、总氮和尿素检测.紧急冲洗和处理受污染的蓄水池及输水管道.结果 本次突发事件累计报告病例23例.农药指标未检出,管网末梢水中氟化物、耗氧量、挥发性酚类、总磷和总氮等项目超标.本次事件为村民违规接驳输水管,使农药和肥料混合物进入管网造成水质污染,引发村民集体中毒.结论 农村饮用水供水设施简易,安全隐患多.农药品种的多样化和频繁更新使得实验室检出困难.只有加强供水设施投入和管理,并适当设置生物安全预警装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饲养斑马鱼可以起到较好的生物预警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氯硝柳胺悬浮剂自动注药滴渗灭螺技术研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技术,为特殊环境钉螺控制提供灭螺新方法.方法 利用滴灌技术,采用输水增压、连续注药方法,研发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评估该方法的灭螺效果及成本投入,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钉螺死亡率、钉螺校正死亡率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自动注药滴渗灭螺装置包括增压输水、过滤净化、自动注药和滴渗管网4大系统,其中增压泵的额定功率为4 kW,过滤器耐受压力为800 kPa,滴渗管单孔流量为2L/h.滴渗管间距2、1 m组和喷洒对照组,施药7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08%、75.71%和66.22%,以滴渗管间距1 m组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09,P=0.012);施药15 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15%、79.27%和7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9,P=0.504);施药30 d后,3组环境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0.78%、83.81%和80.63%.一套滴渗灭螺装置设备总投入为9 805元,其中移动设备和固定管网费用分别占68.33%和31.67%.以滴渗管网使用10年为限,每年灭螺管网设备费用消耗为0.16元/m2.结论 自动注药滴渗灭螺技术是省工、高效、实用的灭螺方法,滴渗管网间距以1 m为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河北省某南水北调地表水厂的卫生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选取河北省1座以南水北调为水源建成后的地表水厂进行卫生学评价,介绍其评价过程及结果,评价运行期间的卫生学防护及卫生管理现状,为提高地表水厂特别是同类型水源的水厂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供水水质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7-9月评价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等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调查、采样检测与专家会商等形式进行卫生学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 水厂选址和布局、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建筑物及输水管网基本符合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水厂以南水北调地表水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5×104 t,实际日供水量3×104 t,覆盖15个行政村10.2万人,抽检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为100%,制水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并配备ClO2前加氯处理原水的有机物和藻类.在线监测消毒剂有效余量为0.3 mg/L.结论 该地表水厂设计、建设、卫生学管理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供水管网新旧结合需要加强监管,深度水处理工艺有待规范使用.存在的卫生学风险较低,建议加强卫生监管以降低风险,保障群众饮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电解无菌水系统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跟踪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跟踪观察实验动物屏障设施长期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是否可以持续维持终端供水的无菌.方法 在2018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每季度跟踪监测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繁殖SPF级大小鼠的屏障设施中微电解无菌水系统1次.设置8个采样点,包括微电解出水口进入输水管道前取样点1个、终端出水口6个、输水管网回水取样点1个.按无菌操作流程取样,依据国家标准GB 14925—2010、GB/T 14926.41—2001进行微电解无菌水微生物检测.结果 2018年4月—2022年3月共进行17次采样;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正常运行期间,8个采样点的微电解水均检测无菌,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微电解无菌水系统能持续维持终端供水的无菌,可以长期应用于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8-2021年太仓市饮用水三氯甲烷浓度分布及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太仓市饮用水三氯甲烷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 2018-2021年采集太仓市2座水厂出厂水及各镇区末梢水样1 253份,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三氯甲烷,利用GIS软件对三氯甲烷浓度进行空间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采用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模型评估三氯甲烷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及呼吸道吸入暴露途径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 太仓市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浓度为未检出~57.7 μg/L,浓度中位数为7.0μg/L,检出率为70.2%.A水厂出厂水三氯甲烷浓度比B水厂低(Z=-3.550,P<0.001).A水厂及其供水镇区三氯甲烷浓度比B水厂及其供水镇区低(Z=-9.228,P<0.001).A水厂及其供水镇区间三氯甲烷浓度有差异(H=16.102,P=0.003).三种暴露途径对CCR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1.3%(摄入),13.0%(皮肤)和35.7%(吸入).不同区域的CCR为3.75×10-7~2.55×10-6.当控制饮用水三氯甲烷浓度低于6.7 μg/L时,CCR将小于1×10-6.结论 饮用水三氯甲烷浓度受深度处理工艺影响,随输水距离增加而升高,进入城市管网后快速上升.经口摄入是主要暴露途径,沐浴时皮肤和吸入暴露途径不可忽略.太仓市饮用水三氯甲烷具有一定致癌风险,但仍处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宜引起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河南省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卫生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河南省某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风险因素评价,提出合理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卫生学建议,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 依据《202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方案》,对工程的水源水质、取水构筑物、输水管网、制水工艺、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卫生学评价,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结果 该工程水源选择、厂区布局和管理情况、水处理工艺、输水管网、调节构筑物和水质检测结果等基本符合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抽检3年内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工程在饮用水消毒工艺和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卫生学风险,建议完善消毒工艺流程、增强实验室的水质检测能力、加强卫生监管以降低风险,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农村饮用水工程卫生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 对某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 依据《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学评价细则(试行)》收集水厂“取、输、净、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制定评价方案,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检测工作,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水源池、输水管道、水处理工程、管网进行分析评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本工程水源水、水厂选址和布局、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建筑物、输水管网基本符合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委托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水源水浑浊度(1.4 NTU)、铁(0.055 mg/L)、锰(0.039 mg/L)、总硬度(189.5 mg/L)、游离性余氯(<0.01 mg/L)、细菌总数(5CFU/nl)等34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结论 本农村饮用水工程总体符合卫生学要求,基本能保障该地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