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在西藏地区的推广应用及历史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位于祖国边疆,自然环境恶劣,平均海拔>4 000米,目前常住人口约365万,分布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广人稀,医疗资源配置难度异常艰难。上述客观原因使西藏地区患者及时就医难度大,就诊时合并多种并发症。单从腹股沟疝疾病而言,腹股沟疝嵌顿患者比例较高。因基层就医条件差,患者就医意识欠佳,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因此,常发生腹股沟疝嵌顿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伴随临床指南的发布、器械与材料的进步、治疗理念和解剖认识的更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得到大力推广。西藏地区医疗新技术推广较为滞后。近年来在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的大力支持下,自2016年开始在西藏拉萨推广疝相关的微创治疗,特别是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目前微创技术治疗腹股沟疝已广泛推广至西藏各地区三级医院,通过宣传,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显著降低腹股沟嵌顿疝发生率。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在西藏地区的推广应用及历史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烧伤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2022年1—3月按照六大战略区域及其他地区的划分对我国39个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中心的2021年1—12月所属医院等级及其所处的区域、烧伤中心及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数量、开放床位数,护士年龄、烧伤专科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人事聘用、离职情况及新入职护士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调查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回收39份调查表,均为有效调查表。39个烧伤中心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38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26个烧伤中心位于战略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烧伤中心的床护比最低。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其他区域的烧伤中心均设置了BICU。39个烧伤中心护士年龄25~34岁占比[51.21%(738/1 441)]、烧伤专科工作年限<5年占比[31.16%(449/1 441)]、本科学历的占比[69.74%(1 005/1 441)]、护师职称的占比[44.14%(636/1 441)]最高。各区域烧伤中心护士人事聘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烧伤中心在编护士的占比高达82.48%(113/137),而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在编护士仅占9.42%(34/361);护士离职率为9.03%(143/1 584),其中重要军事斗争战略区域烧伤中心护士离职率达18.14%(80/441)。39个烧伤中心新入职护士培训以高年资护师带教和岗前教育+专科培训为主。结论:我国各战略区域烧伤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专科培训不规范,特别是BICU护理人力亟待配备和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疆主要蜱媒传染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蜱属于节肢动物,是第二大病原媒介生物。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并导致疾病,对人类及畜牧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害。在我国,几乎所有省市都有蜱媒传染病的发生,但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边疆地区。新疆地区蜱媒传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情重,且在病原分布及特征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新疆地区的主要蜱媒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状况及临床表现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赵胡瑞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赵胡瑞教授曾任空军乌鲁木齐医院骨显微外科主任,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首席专家。2000年1月8日,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例10指离断再植全部成活。这一罕见病例的救治成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对于新疆地区显微外科的专科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赵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为新疆地区的显微外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他的奋斗史就是新疆地区显微外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2024年2月,借新疆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际,杂志对赵胡瑞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云南疟疾及防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疟疾在云南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肆虐有着深刻的多元文化背景.民族文化的因素是云南疟疾难以防治的重要原因,普遍存在的鬼神观念和巫师的仪式治疗对疟疾防治极其不利,使得少数民族群体对疟疾的致病因素、治疗和预防、择医习惯、社会应对等产生了认知偏差,这是造成云南疟疾防治"最困难"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的利益、权力以及文化上的特性等因素在发挥作用,所以云南的疟疾防治除了在给予常规医疗和特效药物之外,还要注重医疗的文化适应性,破除疟疾的神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技术日益受到患者欢迎,成为广大基层医院全面进行体检、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之一。新疆地区作为地域广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边疆区域,其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使得新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具有独特性和挑战性。针对目前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超声人员构成比、质控数据填报不规范等。为了顺应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使超声医学被广泛应用这一趋势,新疆地区将进一步加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为推动新疆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云南省多民族初一年级学生饮食模式潜类别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云南省多民族初一年级学生饮食模式潜类别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边疆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0-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11个县8 500名初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估学生抑郁症状,应用饮食频率调查表收集学生饮食行为数据.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拟合学生饮食模式潜类别,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模式潜类别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初一年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3%,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30.9%)高于男生(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3,P<0.01).初一年级学生饮食模式有4种潜类别:类别1(所有饮食低消费),类别2(水果、奶及奶制品高消费),类别3(蔬菜、畜肉高消费,加工食品低消费),类别4(奶及奶制品和蛋类消费低,加工食品消费高).以饮食模式类别1为参照,在控制混杂变量后,饮食模式类别3与初一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62,95%CI=0.52~0.74);类别4与初一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1.28,95%CI=1.05~1.57)(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多民族初一年级学生饮食模式多样,不健康饮食模式可能增加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应调整云南省多民族中学生饮食模式,促进其健康饮食模式的建立,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关注多民族青少年饮食行为与心理健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且心理行为问题突出,文章分析了边疆多民族地区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和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现状及其关联,阐述了多民族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焦点,以及对边疆健康学校建设的意义,为有效推进中国边疆地区健康学校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驻边疆部队卫生员在卫生防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边疆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当地民族生活方式多样,医疗资源短缺,对驻地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应充分发挥基层卫生员的作用,坚持预防关口迁移,抓好卫生工作末端落实,为战斗力保驾护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长爪鼩鼱和细鼩鼱分子系统地理学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为明确长爪鼩鼱(Sorex unguiculatus)和细鼩鼱(Sorex gracillimus)的种群系统地理关系以及亚种分化,本文测定了我国东北地区长爪鼩鼱 11个样本和细鼩鼱 17个样本的Cyt b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下载32个长爪鼩鼱和22个细鼩鼱的Cytb基因序列进行整合分析.两个物种不同地理种群表现出不同的地理分化格局:长爪鼩鼱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其分子系统关系与地理分布无相关性;细鼩鼱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中国东北的样本聚为一个独立的进化支,俄罗斯的样本和日本北海道的样本聚为一个进化支.中介网络分析也观察到相似分化格局.中性检验支持长爪鼩鼱在近期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而细鼩鼱未经历过数量急剧扩张.上述结果支持长爪鼩鼯无亚种分化,细鼩鼱可能包含两个地理亚种,分别对应我国东北的地理种群以及俄罗斯远东(马加丹南部到滨海边疆区,包括萨哈林岛)和日本北海道的地理种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