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区药品储存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技术指导原则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住院病区存放少量常用和急救药品可方便患者临时治疗,并可为危重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但病区药品储存环节存在用药错误的风险。为加强病区储存药品的管理,减少用药错误,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组织医学、药学、护理、医院管理等专业的专家,以《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为依据,制定《病区药品储存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技术指导原则》。病区药品储存环节有关的用药错误包括药品储存不当、药品品规错误、药品数量错误、药品放置错误。风险因素包括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指定专人或专岗管理、未实施定期检查督导)、流程因素(未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或操作流程不完善或不合理)、环境因素(药品存放空间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未提供专门的标签)、人员因素(未对药品使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人员安排不合理)和药品因素(病区存储的药品种类和数量过多)。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性管理策略、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制定标准化的标识和流程、建立规范目录清单和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建立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加强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证据的应用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全面评估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并拟定对策,为临床证据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澳大利亚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纳入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最佳证据12条,制订审查指标13条。于2021年5—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进行现状审查,采用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OMRU)分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并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和行动方案。结果:在13项审查指标中,依从率为100%的条目仅2项,除此之外,依从率为>60%的条目为2项,依从率>0~60%的条目为6项,依从率为0的条目为3项。主要的障碍因素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及评估工具;医护人员缺乏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相关知识及培训;证据转化增加临床工作量,医护知行水平不高。主要的促进因素为管理者支持循证学习的开展和变革;医护学习氛围良好;科室具备证据转化的物质及硬件条件;证据有效,家长愿意接受变革。通过分析,拟定的对策具体为制订可行且适宜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引进评估工具;管理者制订并实施激励政策;采取多种方式的培训方法;加强证据转化过程中的质量督察,及时反馈进展效果;完善人力资源调配。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最佳证据与现行临床护理实践存在一定差距,需针对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制订定相应对策,促进证据转化,不断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的循证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认知与实践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和实践,为改善口干症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3月,运用目的取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麻醉复苏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精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所属的8个亚主题。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认知:高度认同与肯定、支持患者参与口干症管理、重点关注患儿口干;患者口干症实践中的障碍因素: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实践氛围缺乏、缺乏规范化评估工具、管理措施不齐全、护士自我效能不足。结论:麻醉复苏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管理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了解护士对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及其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系统的口干症患者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和技术难度,为精确计算麻醉护理工作量和合理匹配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经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初步确定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每级指标进行修订,评估指标重要程度和难度程度;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和难度系数。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96,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342和0.042~0.30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39和0.273(均 P<0.01)。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由10个一级指标和85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权重值为0.016 4~0.186 4,二级指标权重值为0.000 8~0.064 3。二级指标标准化难度系数为1.02~1.59。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且难度系数符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为后续科学计算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匹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其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在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督查中接受检查的82所医院外科病房作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平台调取8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数据(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等)和外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据(床护比、护患比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结果: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为56.1%(46/82),二级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达标率为30.4%(7/23),低于三级医院的达标率(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为(79.67±1.89)分,其中得分最低的项目为"围手术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其次为"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82所医院外科病房的床护比为1∶(0.47±0.21),护患比为1∶(12.20±6.44),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为(68±11)%,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为(38±7)%,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为(52±8)%。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水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 r=-0.367, P<0.01),与床护比、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和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06、0.631、0.552、0.636; P<0.01)。 结论: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整体水平一般,且与病房床护比呈正相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控机制,精益围手术期护理作业流程,构建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预警-预控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助力围手术期护理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医院转型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护理工作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2019,COVID-19)是近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广泛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2021年1月,石家庄市藁城区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我院临危受命,2天内由综合医院转型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定点医院。作者总结了医院在转型过程中的护理策略,护理部从人力资源配置、人员培训、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儿科护理、患者基础护理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对策体系并贯彻执行,促进了医院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口腔专科护士带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科学、全面的口腔专科护士带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口腔专科护理带教师资队伍的选拔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于2023年2—4月,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全国6个省、直辖市的2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口腔专科护士带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及组合权重。结果:27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95。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7/27),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9~0.240和0.200~0.261( P<0.01)。最终形成了包含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71项三级指标的口腔专科护士带教能力评价体系。 结论:口腔专科护士带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严谨,可为口腔专科人力资源调配及护理培训考核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男护士对护士职业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Meta整合男护士对护士职业的真实体验,为有效制订男护士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男护士对护士职业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34个明确结果、9个新类别、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分别为积极体验、困难与挑战和职业发展。结论:男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会经历多重情绪体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护理职业的真实工作体验,提高男护士职业获益感,加强对男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稳定男护士护理队伍,推动护理学科性别平衡化、专业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普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天津市86家医疗机构2021年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情况,问卷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及设备、体检项目开展、年体检量、信息化程度及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共发放问卷86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10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比较公立与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各项指标差异,分析天津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能力现况。 结果:纳入分析的86家医疗机构中,公立性质53家(61.6%),社会办医性质33家(38.4%)。在基本情况方面,公立机构所属综合医院、医疗机构级别为三级的比例以及健康管理(体检)业务开展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62.3%比30.3%、62.3%比0、11(7,5)年比7(5,10)年],独立设置比例、体检区域总面积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33.3%比98.1%、1 011(600,1 000)m 2比2 000(1 395,2 782)m 2](均 P<0.05);在从业人员方面,2021年天津市健康管理(体检)从业人员共2 964人,年龄43(35,56)岁,公立机构男性、兼职、护理、中级职称、主检医师、健康管理师比例以及从事健康管理时间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0.6%比17.5%、20.7%比8.1%、33.8%比23.4%、40.7%比27.3%、7.1%比3.9%、13.8%比4.7%、6(3,11)年比5(3,8)年](均 P<0.05);在业务开展方面,公立机构中医治未病管理、心理健康管理、高血压风险管理、健康管理签约服务、肺结节管理、健康管理干预方案、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项目开展率均显著高于社会办医机构(24.5%比0、28.3%比0、35.8%比15.2%、39.6%比15.2%、41.5%比12.1%、50.9%比18.2%、66.0%比36.4%、83.0%比42.4%),年健康体检人次、团体及个人体检人次均显著低于社会办医机构[18 625(11 844,27 998)人次比38 384(10 832,46 927)人次、14 818(8 803,23 915)人次比28 663(4 982,41 927)人次、2 179(1 221,3 588)人次比5 784(1 461,12 156)人次](均 P<0.05)。在6项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指标中,两种类型机构的腰臀围测量完成率均较低(均<40%)。 结论:相比公立机构,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健康管理(体检)人才梯队建设和服务开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对我国长期照护服务的开展现状、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思考进行了述评,系统阐释了我国长期照护服务对象、评估标准、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筹资方式、给付方式以及质量评价的现状。针对我国长期照护存在等级及服务内容差异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服务质量评价及监管力度不够三大挑战,提出聚焦国家长期照护等级标准,规范基本服务内容,创建个性化照护服务包;加强长期照护护理队伍建设,优化培训模式,提升护理服务人员整体素养;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立法保障,健全长期照护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