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地区102例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及季节分布、潜在病因、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特点、支气管镜检查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中,男55例(53.92%),女47例(46.08%),中位年龄1.7 (0.8,4.2)岁;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共73例(71.57%)。引起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前3位病原为:肺炎链球菌13例(12.75%),流感嗜血杆菌11例(10.78),卡他莫拉菌7例(6.86%)。主要临床表现为湿性咳嗽和(或)伴有喘息,且咳嗽无昼夜之分。肺部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16例(15.69%),通气不均5例(4.90%)。23例(22.55%)患儿存在肺功能异常。接受支气管镜检查52例(50.98%),其中33例(32.35%)患儿镜下存在多肺段化脓性改变。规范抗感染、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祛痰及物理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识别病因和综合管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误诊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呼吸专业门诊就诊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完成3个月治疗随访后,分析病因构成。结果:(1)共纳入213例患儿,年龄1个月~14岁,其中1个月~1岁38例,1~3岁47例,3~6岁87例,6~14岁41例,中位年龄4.7岁。病因构成比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3.8%)、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20.7%)、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5%)、哮喘合并感染(10.8%)。其他病因为感染后咳嗽、百日咳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气道发育异常、囊性纤维化等。(2)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湿性咳嗽首位病因:1个月~3岁为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3~14岁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感染后咳嗽全年发病较均衡;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及百日咳综合征以冬季发病常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哮喘合并感染在春秋季节发病例数较多。结论: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慢性湿性咳嗽患儿的年龄结构特征明显。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PBB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病毒亦参与PBB的发生发展,也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报道。此外,PBB的微生物组学与健康儿童不同,存在下呼吸道菌群紊乱。现就近年来有关PBB的病原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ed bacterial bronchitis,PBB)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认为,PBB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气道持续性细菌感染、气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气道畸形以及呼吸道微生物群紊乱等因素有关,尤其是气道持续性细菌感染和气道炎症反应。该文对PBB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泡灌洗液中CCL20和CD200R对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研究肺泡灌洗液(BALF)中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细胞表面分子CD200受体(CD200R)对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36例PBB患儿作为PBB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因支气管异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ALF及血清中CCL20、CD200R水平.比较两组BALF及血清中CCL20、CD200R水平.根据PBB患儿是否存在复发难治性PBB,将PBB组患儿分为普通性组和复发难治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BALF中CCL20、CD200R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难治性PBB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F中CCL20、CD200R对复发难治性PBB的诊断价值.结果 PBB组BALF中CCL2 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ALF中CCL2 0水平,BALF中CD200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ALF中CD200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中CCL20、CD200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儿纳入普通性组,54例患儿纳入复发难治性组.复发难治性组PBB患儿咳嗽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及BALF中CCL20、CD200R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喘息、潜在病因、病原菌构成、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咳嗽持续时间长、BALF中CCL20水平升高、CD200R水平降低是复发难治性PB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20、CD200R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复发难治性PBB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明显高于CCL20、CD200R单独检测的 0.866、0.875(Z=3.724、3.418,P<0.05).结论 PBB 患儿 BALF 中 CCL20 水平升高、CD200R水平降低是复发难治性PB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复发难治性PB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儿童百日咳191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月收治的百日咳患儿 272 例,其中 191 例曾误诊,收集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1 例中发热 16 例(8.4%),痉挛样咳嗽132 例(69.1%),咳嗽后呕吐73 例(38.2%),鸡鸣样回声75 例(39.3%),发绀46 例(24.1%),气促42 例(22.0%);肺部闻及中小湿啰音21 例(11.0%),闻及哮鸣音57 例(29.8%).其中新生儿3 例(1.6%),重症病例12 例(6.3%).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42 例、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21 例,反复肺炎17 例、慢性肺炎10 例,支气管哮喘13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9 例,急性喉炎59 例.误诊时间8~25d.所有病例来院后经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百日咳嗽杆菌阳性或通过基因芯片法检测到百日咳杆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而确诊.在基因芯片法检测中发现混合感染率为46.6%(54/116).所有患儿经抗感染、对症治疗,重症患儿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明显,但易导致误诊.重症病例多发生在新生儿及≤5 月龄婴儿.医生应加强对百日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加强实验室检查和及时治疗也是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诊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由细菌引起的支气管内膜持续感染性疾病.PBB是国内外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其纳入慢性咳嗽指南并加以完善及更新.PBB的诊断包括基于临床和基于微生物学的诊断标准.现国际上推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作为治疗PBB的首选药物,当患儿对青霉素过敏或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时,可选择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尽管2周合适抗生素治疗后咳嗽缓解是诊断PBB的关键部分,但目前最佳的抗生素疗程暂未统一.PBB的预后整体较好,但频繁复发和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常见.同时,若PBB反复发作及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则有进展为支气管扩张的风险.目前国内对于PBB的认识起步相对较晚,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本文主要介绍PBB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指出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使PBB的诊治更加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ed bacterial bronchitis,PBB)是引起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一个常见原因.湿性咳嗽>4周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喘息,但缺乏提示其他慢性咳嗽病因的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常伴有气道软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的细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2周抗感染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常可使咳嗽缓解.目前国内的儿科医师对该病尚认识不足,笔者就其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预后作一述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慢性咳嗽诊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就诊的113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支气管镜下病因及临床特点的分析,并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 113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男64例(56.6%),女49例(43.4%),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85例(75.2%)];完善纤维支气管镜后,诊断支气管异物30例(26.5%)、感染后咳嗽20例(17.7%)、咳嗽变异性哮喘19例(16.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4例(12.4%)、气道畸形14例(12.4%)、迁延性细菌性细支气管炎9例(7.9%)、闭塞性支气管炎4例(3.6%)、支气管结核3例(2.7%);肺泡灌洗液病原检测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操作中由于气道阻塞引起的低氧.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方法;尤其在先天气道发育性疾病的诊断、病原体的检测及支气管异物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对反复就诊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咳嗽患儿可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