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OPD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基于证据总结和专家函询构建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并进行实施.在干预前、干预8周、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少症相关指标、呼吸症状、运动耐力、平衡能力及运动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12周,干预组小腿围、6 m步速、5次起坐试验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8周、12周后干预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稳定期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多模式运动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肌少症状态和呼吸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癌患者多联预康复干预效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多联预康复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多联预康复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范围设定从建库起至 2023 年 10 月 1 日,纳入文献在质量学评价后,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 10 篇文献共 930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联预康复相对于常规护理可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62,95%CI 0.47~0.82],缩短住院时间[均数差(MD)=-6.15 d,95%CI-7.87~-4.43 d]及降低住院费用(MD=-1.78 万元,95%CI-2.76 万元~-0.81 万元),增加术后 6 分钟步行距离(MD=93.35 m,95%CI 36.19~150.51 m),提高术后血清白蛋白含量(MD=6.18 g/L,95%CI 4.08~8.28 g/L)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标准化均数差(SMD)=1.21,95%CI 1.01~1.42].结论 多联预康复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部分运动、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且减少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应用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为CHD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CHD患者HIIT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时间从建库至 2023 年 11 月 4 日.经过循证护理培训考核合格的 2 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量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规范(preferred reporting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声明、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文献报告质量评价以及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AMSTAR 2结果显示,1篇文献质量高,2篇低,10篇极低;PRISMA得分为16~26.5分,6篇报告相对完整,7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13篇系统评价的48条结局指标证据中,12条证据为中等质量,9条证据为低等质量,27 条证据为极低等质量.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MICT)比较,HIIT在 6 项主要结局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心率、静息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血压均得到更佳的康复效果.结论 HIIT在CHD患者康复中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且安全性尚可,考虑到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文献报告质量以及证据质量级别较低,未来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循证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及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实证研究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循证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选择2019年1—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循证建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检索的1 535条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基于循证方法最终确定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制订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锻炼方案。干预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0~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2(1~3)、3(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4.955、6.489,均 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2、4、6、12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1.6 ± 5.1)°、(85.3 ± 6.6)°、(114.6 ± 5.2)°、(127.6 ± 3.4)°,对照组分别为(54.9 ± 4.6)°、(71.0 ± 8.8)°、(105.1 ± 5.9)°、(115.8 ±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209~14.138,均 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6、8、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58.8 ± 3.7)、(71.1 ± 3.1)、(84.3 ± 3.7)分,对照组分别为(56.0 ± 3.4)、(65.4 ± 4.3)、(75.6 ± 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511、6.867、11.439,均 P<0.001)。 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构建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以及澳大利亚乔安娜布格里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有关脑卒中早期活动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进行证据汇总和分级。结果:共纳入10篇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为中等质量文献,2篇为低质量文献,7篇为极低质量文献;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高质量证据3条,中等质量证据17条,低质量证据21条,极低质量证据17条。结论: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能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但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均较低,仍需进一步改进早期活动干预措施的研究设计,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atabase、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等中文数据库,以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官方网站,检索截至2022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从中提取证据并进行评价,总结最佳证据。结果:共检索纳入9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追溯2篇系统评价)、2篇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均较高。从适当的运动预防糖尿病足、运动治疗糖尿病足、运动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建立多学科保肢团队方面总结出33条有关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结论:从5个方面总结出33条有关运动防治糖尿病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指导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干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并整合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检索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AHRQ)、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IGN)、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等关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干预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经过循证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干预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包括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8篇,总结出15条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干预的证据,包括管理/训练模式、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长/频次、运动安全性5个方面。结论:在证据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具体的临床情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运动干预方案,以改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国立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网站、医脉通、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相关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汇总及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最终从运动禁忌证、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注意事项、减重目标、家庭参与7个方面总结出22条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与家庭意愿及偏好、实际临床情境、运动资源支持等条件开展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运动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的45例重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包括:联合ICU医生、ICU护士、呼吸治疗师、康复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组建多学科安全管理团队,共同制定患者早期运动计划;配置运动及安全防护设备;评估早期运动风险,制定早期运动处方;制定营养处方和心理处方;开展患者早期运动宣教并与患者及时交流;加强团队成员培训。从2019年1月至3月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选择45例性别、年龄和人工气道方式与观察组相匹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护、用药护理、环境管理和常规检查协助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情绪、舒适度、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人工气道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舒适度、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情况均明显改善,且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表现为: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和用力肺活量(FVC)明显低于对照组〔HAD评分(分):10.80±2.54比17.51±3.66,FVC(L):1.81±0.42比2.23±0.39,均 P<0.01〕,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比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CQ评分(分):110.87±5.33比96.93±3.02,FEV1(L):1.99±0.37比1.71±0.15,FEV1/FVC比值:0.88±0.04比0.84±0.03,FEV1%:(88.98±8.57)%比(80.41±4.45)%,心理功能评分(分):49.74±9.88比40.17±8.95,躯体功能评分(分):27.65±9.46比20.32±9.53,社会关系评分(分):62.14±6.33比50.28±8.76,一般健康评分(分):38.61±8.48比30.63±8.93,均 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比57.78%, P<0.01)。 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保证早期运动顺利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随访2年)该院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A组(53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B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住院指标与护理前、护理后6、12、18个月的MDI、PDI和Gesell评分。结果:①护理前两组MDI、P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护理后6、12、18个月的MDI、P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护理前A、B组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护理后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HIE的临床治疗中使用EBN对提高患儿的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均有良好的帮助,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