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随访2年)该院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A组(53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B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住院指标与护理前、护理后6、12、18个月的MDI、PDI和Gesell评分。结果:①护理前两组MDI、P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护理后6、12、18个月的MDI、P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护理前A、B组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护理后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HIE的临床治疗中使用EBN对提高患儿的语言、运动、适应能力、社交等均有良好的帮助,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神经干细胞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神经干细胞能够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本文对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干细胞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移植方式、疗效及临床应用展开综述,为神经干细胞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早期抚触联合声光刺激干预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联合声光刺激干预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重度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抚触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抚触联合声光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2个月后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中适应性、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能力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体重及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2个月后体重和身高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干预后12个月时脑性瘫痪发生率为30.00%(9/30),高于观察组的6.67%(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重度HIE新生儿开展早期抚触联合声光刺激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智力和生长发育,改善运动功能,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功能网络变化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脑功能网络的变化,了解该变化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常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共44例,均进行常规和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fMRI)成像扫描,有24例符合入组标准,其中轻度患者(PT1组)11例,中重度患者(PT2组)13例。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比较PT1组和PT2组全脑的ALFF值的差异,并采用脑网络连边分析的方法比较PT1组和PT2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差异。结果:在连边分析中,与PT1组相比,PT2组大脑中的右侧辅助运动区与右侧中央前回( Z1=0.39, Z2=-0.08)、右侧舌回与右侧海马( Z1=0.61, Z2=0.20)、左侧距状裂皮层与右侧杏仁核( Z1=0.30, Z2=-0.02)、右侧苍白球与右侧后扣带皮层( Z1=0.33, Z2=0.05)的FC减弱(均 P<0.001,未校正)。在低频振幅分析中,PT1组和PT2组全脑的AL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DR校正)。 结论:中重度组HIE患儿在部分脑区的功能连接存在变化,这些功能连接与运动功能、情绪处理、语言发育、认知功能及学习记忆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期间肠道超声指导早期肠内喂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亚低温治疗期间在肠道超声指导下早期肠内喂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行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实施肠道超声指导喂养分为观察组(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入院)和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观察组亚低温期间行肠道超声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结果开始肠内喂养[20 ml/(kg·d)],复温后逐渐增加至全肠道喂养;对照组亚低温期间仅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 ml/次,3 h 1次],复温后开奶,逐渐增加至全肠道喂养,未行肠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肠内喂养开始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肠内喂养开始时间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36.0(33.5,39.0)h比77.0(74.0,79.3)h,6.0(5.5,6.5)d比8.0(7.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 结论: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肠内喂养安全可行,有利于尽快达到全肠道喂养,肠道超声对喂养计划的实施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蛋白质类泛素修饰角度解读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机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从蛋白质类泛素化修饰角度解析亚低温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机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亚低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NSCs,分为对照组、缺氧组、亚低温组、缺氧+亚低温组并予相应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2/3(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2/3,SUMO2/3)、低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α,HIF-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α,PGC-1α)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的蛋白水平;比较NSCs克隆球直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NSCs中SUMO2/3、HIF-1α和PGC-1α的蛋白水平分别升高至1.33、2.26和2.40倍,亚低温组NSCs中SUMO2/3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52倍和6.3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缺氧组相比,缺氧+亚低温组NSCs中SUMO2/3、HIF-1α、PGC-1α和Oct4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44、1.40、3.30和1.5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组、亚低温组、缺氧+亚低温组细胞克隆球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缺氧+亚低温组细胞克隆球直径明显小于缺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亚低温组LDH水平明显低于缺氧组( P<0.05)。亚低温组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亚低温组细胞死亡率明显低于缺氧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和亚低温组巢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明显下降( P<0.05);与缺氧组和亚低温组相比,缺氧+亚低温组巢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同时NSE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 P<0.05)。 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强化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方式增加NSCs对缺氧的耐受,进一步为亚低温治疗HIE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围生期窒息后神经系统轻微症状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描述围生期窒息(PA)患儿连续神经系统检查、大运动评估(GM)和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方法: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2020年在赫尔辛基大学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围生期窒息足月儿,于2周龄行Hammersmith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HNNE)及头MRI检查,3月龄行Hammersmith婴儿神经系统检查(HINE)及大运动评估。结果:研究共纳入50例PA患儿,其中33例未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7例诊断为HIE 1度,10例诊断为HIE 2度。25例未患HIE的PA,有24例的HNNE检查有不典型症状,6例HIE 1度患儿有5例及全部HIE 2度患儿的HNNE检查有不典型症状。脑白质T2加权高信号患儿的HINE检查表现出不典型自发性运动者显著增多。结论:无论是否患HIE,本研究中的大多数PA患儿在连续神经系统检查中均有不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PA患儿(无HIE)的神经系统症状与HIE患儿相似。脑白质T2加权高信号在PA患儿(无HIE)的MRI中多见,与HINE的不典型自发性运动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缺氧缺血自然复苏的新生大鼠模型中外周血miRNA的差异表达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评估缺氧缺血(HI)自我复苏的新生SD大鼠模型外周血微小RNA(miRNA)指标。方法:3只孕鼠所产幼鼠按窝别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HI组,C组备用。采用高通量深度测序方法比较对照组和HI组新生4日龄SD大鼠外周血中miRNA的表达谱。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学百科全书(KEGG)分析方法预测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和功能。通过miRBD预测miRNA及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BD)相关的靶基因。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经外周血深度测序后可得到成熟miRNA序列为1 049种。A组miRNA种类为525种;HI组miRNA种类为524种;其中A组有27种miRNA与HI组存在差异,且2组间miRNA种类呈高度相关。HI新生大鼠外周血中有38个miRNA表达异常,并存在显著差异表达(2 -ΔΔCt值>2.5, P< 0.05),其中21个miRNA显著过表达,17个显著低表达。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的miRNA与谷氨酸能突触通路、髓鞘脂类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与缺氧/缺血诱导的脑损伤有关,并且过度活化。2组间幼鼠脑组织未见皮质及胼胝体下白质病变、脑室扩大、灰质神经元排列紊乱和明显凋亡。 结论:HI自然复苏模型大鼠外周血中miRNA差异表达提示,miRNA对缺氧缺血有积极的应答。存在高度显著差异的miR-200家族、miR-471家族、miR-429、miR-216和miR-871,与神经系统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有望成为HIBD或HI新的生物学诊断指标,对HI新的治疗靶点的研究探索是有益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性别差异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动物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损伤后,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途径等关键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雌性动物对亚低温、促红细胞生成素、脑源性营养因子和别嘌呤醇等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雄性。临床研究发现男性HIE患儿病情更重、预后更差。基于性别的治疗干预很有可能在围产期脑损伤中提供更好的神经保护。本文总结了目前HIE性别差异性的相关证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