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体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按照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归纳.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40个研究结果,形成11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①医护人员感知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益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安宁疗护的连续性.②医护人员认识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挑战:远程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差、设备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无法满足;服务时间难以限定.③医护人员认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还需改进:重视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将远程安宁疗护作为辅助方式;注意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具有诸多益处和挑战,医院管理者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支持,加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建立线上和线下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了解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订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未被满足需求量表(SF-SUNS)进行调查;目的抽样法选择12例胃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297例研究对象未满足需求总分为(60.91 ± 16.00)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为:连续性照护未满足需求(2.37 ± 0.75)分、工作经济未满足需求(2.22 ± 0.65)分、信息未满足需求(2.20 ± 0.92)分、情感未满足需求(1.72 ± 0.60)分;学历、是否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者、工作状态是未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 t=5.32、-3.59、-3.28,均 P<0.05)。质性研究共提炼4个主题:症状网络识别和精准症状管理需求未满足、共享决策参与和疾病感知变化轨迹需求未满足、尊严维护和心理应激机制重建未满足需求、"互联网+"移动医疗延续护理需求未满足。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问题仍普遍存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护工作者基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构建有效的支持性照护系统,推进胃癌患者全程多维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系统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儿科医联体76家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1.14%。结果:144名调查对象中,38.89%(56/144)表示了解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95.83%(138/144)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到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中,26.39%(38/144)表示领导重视、支持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居家用药指导占81.58%,连续性照护指导占77.63%,康复指导占73.68%。主要途径为电话访视和建立慢病患儿健康档案。结论: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在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中已初步开展,应进一步充实内容,丰富途径,探索规范化体系,构建有效的符合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特色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管理中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差,需要长期管理。以OSA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照护是一种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本文总结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在OSA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包括了解患者对OSA诊断治疗的价值观、偏好、信念和健康素养,与患者进行共同决策,加强对患者教育和支持,并促进患者和家属参与OSA的诊治和自我监控,优化OSA诊疗的连续性和医疗可及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癌症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幸存者生活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整合儿童癌症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幸存者的生活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儿童癌症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幸存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8个类别,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癌症经历使生活常态发生改变、调适并在应对中成长、相关需求与支持。结论:癌症经历给儿童癌症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幸存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医疗照护人员及社会应关注这一群体,给予连续性医疗照护和心理干预,强化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其融入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一项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国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中国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该研究为系统综述。以“全科医生”“全科医师”“家庭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等作为中文检索词,以“general practitioner”“family doctor”“competency”“core capability”“assessment”“evaluation”等作为英文检索词,并附加自由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严格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Ekman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Excel表格提取资料信息,包括文献的基本信息、指标体系的基本信息和指标内容。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284篇,最终纳入33项研究。33项研究共应用了15种研究方法,应用3种及以上方法的有28项(84.8%)。验证信效度良好的研究14项(42.4%),计算了指标权重的研究17项(51.5%)。应用的理论基础涉及12种,有20项(60.6%)研究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胜任力模型,14项(42.4%)结合了全科医师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要求,11项(33.3%)进行了政策文件解读。通过内容分析法得到初始指标1 537个,剔除重复指标后得到1 268个指标,合并归纳后得到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1个。一级指标中“患者照护能力”出现的频率最高[36.4%(462/1 268)],该维度下出现频率最高的二级指标是“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其次是“以社区为导向的照顾能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随访”;体现全科医疗特点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能力”和“以人为中心的照顾理念”。“职业精神与道德素养”[(16.3%(207/1 268)]、“临床带教和学习能力”[14.3%(181/1 268)]、“基于系统的实践能力”[(11.1%(141/1 268)]出现频率分别列在一级指标中的第2、3、4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1.0%(139/1 268)]出现频率列在一级指标的第5位,其二级指标“社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体现了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照顾理念和连续性的全科医学基本原则。“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10.9%(138/1 268)]出现频率列在一级指标的第6位。结论:中国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较多,但有待深入,研究采用的方法较多、理论基础丰富、具有中国特色。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的中国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体现了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导航模式对我国医联体背景下肺癌全程管理的应用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2/3
患者导航模式是促进医疗系统服务整合的有效干预措施,通过提供个性化、协调性和连续性的照护服务,解决肺癌患者全程管理跨层级跨机构服务碎片化困境,为具有复杂保健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本文主要综述了患者导航的起源与发展、模式和国内外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将患者导航引入我国医联体背景下肺癌全程管理的思考,包括引入患者导航的原因、做法,以及面临的潜在挑战及应对策略.患者导航顺应目前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一体化慢病防治的服务需求,能够弥补国内医联体背景下肺癌患者全程管理连续性和协调性不足的问题.然而,在跨层级跨机构的医联体中引入患者导航模式可能遇到机构之间信息系统不兼容、协作和沟通不畅、资源有限等方面的挑战,尚需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医疗信息化建设、协调沟通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问题.本文旨在为构建我国本土化患者导航模式,以及推动医联体背景下肺癌全程管理的实现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过渡期护理与出院计划、连续性护理的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能满足民众需求,医疗机构尝试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来提高病床周转率,而随着住院时间的缩短,患者常常在康复的中期出院而非完全康复后才出院.为保证患者出院安全,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再入院率,过渡期护理、出院计划、连续性护理等相关概念和模式应运而生并被应用到临床,但国内部分研究对三者的内涵意义混淆不清.该文通过对过渡期护理的概念、研究内容、模式,出院计划的概念、实施过程,以及连续性护理的概念、实施要素进行阐述和分析,明确指出连续性护理是一种广泛的护理理念,为了实现患者照护的连续性,不同研究者提出了出院计划、过渡期护理、个案管理等护理模式或护理方案,共同形成了促进患者连续性照护的协调性、连续性、跨机构的健康网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连续照护模式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探讨社区连续照护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区连续照护,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社区连续照护模式下患者体现出来的愤怒、抑郁、疲劳、紧张及慌乱五个方面的不良情绪的分值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而精力及与自我相关的情绪评分要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利用度、睡眠质量这4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为睡眠质量的评分最高,躯体健康评分最低.说明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不能仅局限于临床可见的病症,还需关注老年人群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的社区连续性照护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可以提高社区利用度,缓解社会的医疗支出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患者导航对低收入癌症患者诊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人口增多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癌症负担持续上升.低收入癌症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诊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患者导航是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及时性的新型癌症连续性照护模式,在提高低收入及医疗条件较差的癌症患者诊疗依从性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尚少,因此本文对患者导航的概念、实施模式和流程、对低收入癌症患者诊疗依从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国内低收入癌症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及我国癌症照护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