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稿中常见错别字和不规范名词辨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文稿中有一些错别字被广泛误用,本刊将陆续汇总并进行简要辨析.1.正确用词为"适应证""禁忌证";易误为"适应症""禁忌症".适应证与禁忌证是判断是否可以选用或忌用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并不一定是"病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体外反搏闭环反馈调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以较优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目标,实现个性化的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闭环反馈调控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集中参数模型模拟研究EECP反搏模式对不同的适应症的影响机制,根据PID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将其应用于体外反搏的研究中,把血液循环系统的闭环式0维集中参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用于个性化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仿真.结合体外反搏局部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价模型为不同适应症(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设定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个性化目标值,根据设定目标值和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误差,通过设置适当的增益系数与误差进行运算来调节不同反搏模式(压力幅值或加压时长)使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设定目标值.结果 反搏压力对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更加明显.加压时长对于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设定优化目标值舒张压/收缩压(D/S),通过反馈调节反搏压力使当前D/S达到设定D/S,最终使它们之间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压力幅值.对于脑卒中患者设定目标值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调节系统输入加压时长减小误差,控制系统的输出当前CBF达到设定CBF,使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加压时长.结论 数值模拟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优化目标值时应施加的压力幅值和加压时长可为临床体外反搏优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PI-RADS V2.1评估DCE-MRI定量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和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V2.1版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局灶性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外周带PCa患者(研究组)和21例局灶性CP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双参数(bi-parameter,bp)-MRI(T2WI+DWI)、多参数(multi-parameter,mp)-MRI(T2WI+DWI+DCE-MRI)扫描方案的PI-RADS V2.1评分、DCE-MRI扫描定量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诊断方案对外周带PCa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bp-MRI、mp-MRI扫描方案PI-RADS V2.1评分分别为(4.12±0.88)、(4.31±0.7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2±1.14)、(2.52±1.22)分,P<0.05.研究组DCE-MRI定量值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bp-MRI、mp-MRI、Ktrans、Kep诊断外周带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0.780(0.672~0.866)、0.857(0.759~0.926)、0.734(0.622~0.828)、0.818(0.716~0.896),mp-MRI诊断效能较bp-MRI稍高(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t(p)法建立ROC拟合诊断模型,结果显示Kep+Ktrans、mp-MRI+Ktrans、mp-MRI+Kep对外周带PCa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ep+Ktrans的诊断效能与bp-MRI、mp-MRI、Ktrans、K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MRI+Ktrans的诊断效能分别高于bp-MRI、mp-MRI、Kep、Ktrans(P<0.05);mp-MRI+Kep的诊断效能分别高于bp-MRI、Ktrans(P<0.05).结论 基于PI-RADS V2.1 mp-MRI、bp-MRI与DCE-MRI定量值Ktrans、Kep对外周带PCa与局灶性CP的鉴别诊断效能相当,且两定量参数联合,或分别与mp-MRI联合能有效提高诊断效能,能够为临床不同适应症患者的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176例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取石术后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80例)和T管引流组(96例),观察2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数据指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漏发生例数、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一期缝合组发生胆漏10例,T管引流组发生6例,均经过通畅术区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腹腔感染,拔除引流管前经超声检查无术区及腹腔积液;电解质紊乱在一期缝合组发生4例,T管引流组发生16例,经过调整后恢复正常.结论 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口行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充分体现了双镜联合的优越性,使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从1982年人类第一次诱导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e killer cell, LAK),到2010年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CAR-T)免疫疗法第一次由Rosenberg博士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并获得成功,再到2017年诺华CAR-T免疫疗法Kymriah受FDA批准用于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免疫疗法已进入新的时代。CAR-T疗法的研发除了集中于CD19、CD20、CD22和BCMA(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靶点,如双靶点、基因编辑赋能CAR-T等新方向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相较实体瘤受限于肿瘤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CAR-T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效果更为明显,包括已上市的Yescarta、Kymriah、Tecartus、Breyanzi和Abecma的适应症均为血液肿瘤。本文将就CAR-T在血液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机制参与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类型的75%~80%,是导致全球脑血管病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进行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案,然而严格的时间窗及适应症和昂贵的治疗方案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因此研究人员仍在寻找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进行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突破性方向,进一步揭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免疫机制十分重要。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每一个炎症反应阶段都与特定的免疫反应有关,两者密不可分。文章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免疫反应激活及相关免疫机制,总结潜在免疫靶点,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免疫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治疗软腭口咽阻塞为主的OSAHS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治疗软腭口咽平面阻塞为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收治的经确诊为OSAHS患者73例临床资料,男60例,女13例,年龄29~59(44.02±4.18)岁,均进行电子内镜的Müller试验检查提示为软腭口咽平面阻塞为主,按入院手术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观察组采用联合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进行治疗。收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压饱和度(LSaO 2)及术后出血率、术后鼻咽反流、术后咽异物感、手术1年后复发率。依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结合临床实际运用对疗效的判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例数为治愈、显效及有效患者例数的总和。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AHI更低,LSaO 2值更高, χ2分别为-1.896、-1.968, P<0.05);两组患者嗜睡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好转,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的E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1, P<0.05);观察组的咽异物感发生率(89.74%)比对照组(55.88%)高、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0,2.56%)较对照组(8.82%,14.7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4.738、4.249、4.119, P<0.05);两组的短暂鼻咽反流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29, P>0.05)。 结论:术前严格筛选适应症和手术方法对腭咽部手术疗效发挥重要作用。与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相比,联合移位-线牵拉扩张咽成形术能更有效提高腭咽平面阻塞 为主的OSAHS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它的远期病毒学应答、预防肝硬化及肝癌的疗效被许多研究所证实,预测其疗效的各种因素进一步被揭示。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症扩大到非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此外,不少学者还探索了IFN和核苷(酸)类似物初治联合、经治联合、经治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此文就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猫耳"畸形发生机制及手术矫正方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猫耳"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后的皮肤组织凸起缺陷。未能自行消失的"猫耳"可能影响术后美观及患者生活质量,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矫正。了解"猫耳"畸形的发生机制及掌握其适合的处理技巧对于整形外科医生及皮肤外科医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该文对"猫耳"畸形形成的机制作了归纳总结,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如根据不同类型和部位的"猫耳"畸形的治疗和适应症进行了分类表述并配有手术示意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UKA围手术期可能发生假体周围胫骨平台及股骨内髁骨折,其治疗极具挑战性。导致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技术性原因,如术中操作导致平台后皮质强度弱化、内侧胫骨关节面切骨量过多导致承载假体的骨量减少、假体对线不良导致骨床应力集中等;假体设计原因,如非骨水泥假体的压配固定设计、胫骨切骨导向器多钉孔固定等;胫骨平台形态原因,如亚洲人群胫骨内侧平台窄小及悬凸等。合理选择适应症、正确地把握手术原则及标准化手术技术是预防UKA围手术期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模式及假体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