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弹力图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测得的凝血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区)脑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9例).按照改良Fazekas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0级、1级、2级、3级).分析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TEG指标的组间差异.单因素有序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高白质信号的相关性,并分别对一般临床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联合TEG指标进行逐步双向有序回归分析,筛选不同模型特征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一般临床资料联合TEG指标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高信号(改良Fazekas等级≥2级)的价值.结果 4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卒中史,以及TEG指标最大幅度(MA)、夹角(Angle)和凝血综合指数(CI)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卒中史,以及TEG指标MA、Angle和CI是改良Fazekas等级增高的危险因素(P<0.05).一般临床资料联合TEG指标模型诊断脑白质高信的ROC曲线下面积和约登指数高于一般临床资料模型.结论 TEG指标MA、Angle和CI与反映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的改良Fazekas等级相关.这对快速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01 至2023-08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T2DM患者 170 例(T2DM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 89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T2DM 组根据 HbA1c 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H1)、血糖控制欠佳亚组(H2)及血糖控制差亚组(H3).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亚组(L1)及血脂异常亚组(L2).比较各组间生化指标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显著降低(P<0.05).H3 亚组FT3 低于H1 亚组(P<0.05),H2 和H3 亚组游离T4(FT4)高于H1 亚组(P<0.05).L2 亚组TBil、DBil显著低于L1 亚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Bil、DBil均与TSH呈负相关(P<0.05),DBil还与TC、TG、L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SH、TC、LDL-C、HbA1c分别是TBil和DBil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地区哮喘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哮喘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专科医疗资源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方法 通过京-卫-信A1-5-1表,采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郊区哮喘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郊区常住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近、远郊跨区住院差异.结果 区内和跨区住院病例分别为7 314、1 515例.北京地区哮喘患者跨区住院倾向去区外的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尤其偏好到执业(助理)医师数(β=0.53,P<0.001)和实有床位数(β=0.16,P=0.001)更多的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比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跨区住院比例更高(β=0.96,P<0.001).年龄越大和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跨区住院比例越低(β=-0.01,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哮喘患者跨区住院率仍较高,远郊区县的专科诊疗能力有待提升,建议考虑老年人群的就医需求,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促进哮喘患者逐步转变就医选择行为,降低患者的就诊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科、胃肠外科、中医科病房住院的149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平均每天照顾时间最长的1名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横断面研究设计,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决策疲劳量表(DFS)、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照顾者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DFS评分为(9.19±2.52)分.患者性别、年龄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照顾者年龄、工作状态、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婚姻状况和平均每天照顾时长均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DFS评分(P<0.05).PAC、PSSS及其各维度和积极应对方式与DFS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DFS呈正相关(P<0.01).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因素依次为照顾者平均每天照顾时长、PSSS、照顾者年龄和消极应对方式(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73.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处于轻度水平,且影响因素的水平不一,针对影响水平较高的因素,积极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降低家庭照顾者的决策疲劳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MACE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整合了血流动力学主要参数的综合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心力衰竭(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病风险.方法 对661例接受右心导管插入术(RHC)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4.12±14.14岁;男性占67.47%)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进行2年内MACE发生率的主要终点随访.通过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测试、经胸超声心动图和RHC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选择关键特征.进行多变量逐步Cox分析,以确定独立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曲线(ROC)、Kaplan-Meier曲线、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所构建模型的预测值.结果 661例心力衰竭患者中,2年MACE发生率为21.48%(n=142).MACE组年龄偏大,贫血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HF(HFrEF)患者比例以及入院时收缩压更高;超声心动图参数中,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更大;实验室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脑钠肽水平偏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更明显;在RHC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右心房压(RAP)、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肺血管阻力更高,而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CI)降低(P<0.05).经LASSO筛选[ln(λ)=-2.366(λ=0.094)]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列线图模型包括6个变量:年龄、贫血、IVST、LVPWT、RAP和CI.ROC曲线显示出对预测模型的良好判别能力(AUC:0.818,95%CI:0.787~0.847).基于bootstrap方法的模型的列线图校准图显示出良好的性能.预测模型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了列线图模型的净效益优于阈值概率较高的IVST、LVPWT、RAP和CI.根据总列线图得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预测概率<0.5为低危组(n=255),预测概率≥0.5为高危组(n=406).用K-M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间的中位无MACE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71.221,P<0.001).结论 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心力衰竭患者2年MACE发生率的预测列线图模型.整合RHC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能具有更高的预测性,有助于更好地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风险进行分层并指导其治疗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MSCT征象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表现.方法 选取 88 例肺癌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58)与预后不良组(n=30).患者均进行 MSCT 检查及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 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吸烟、肿瘤位置、毛刺征、卫星灶、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钙化灶、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肿瘤密度、CEA、NSE、CYFER21-1;通过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出现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CEA、NSE、CYFER21-1 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2 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吸烟、肿瘤位置、卫星灶、钙化灶、空泡征、肿瘤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CEA、NSE、CYFER21-1 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同预后肺癌患者MSCT征象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差异,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CEA、NSE、CYFER21-1 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须给予密切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患者内脏脂肪组织面积与双重滤过血浆置换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型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AP)患者内脏脂肪组织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ered plasmapheresis,DFPP)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DFPP治疗的HLAP患者,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及VFA;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无效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VFA水平与疗效无效概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基于影响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纳入225例患者,其中有效组180例,无效组45例.饮酒史(OR=3.603,95%CI:2.577~4.868,P=0.018)、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2.407,95%CI:1.381~3.672,P=0.016)、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Ⅱ,APACHE Ⅱ)评分(OR=3.087,95%CI:2.061~4.352,P=0.026)、高空腹血糖(FPG)(OR=1.313,95%CI:1.007~2.578,P=0.009)、高总胆固醇(TC)(OR=2.511,95%CI:1.485~3.776,P=0.025)、高三酰甘油(TG)(OR=4.885,95%CI:3.859~6.150,P=0.03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3.165,95%CI:2.139~4.430,P=0.010)、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4.163,95%CI:3.137~5.428,P=0.011)、高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OR=2.117,95%CI:1.091~3.382,P=0.006)、高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OR=3.115,95%CI:2.089~4.380,P=0.023)、高C反应蛋白(CRP)(OR=1.975,95%CI:1.049~3.240,P=0.035)、高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OR=3.665,95%CI:2.639~4.930,P=0.036)、高血淀粉酶(OR=4.547,95%CI:3.521~5.812,P=0.041)、高血脂肪酶(OR=2.229,95%CI:1.203~3.494,P=0.043)、VFA大(OR=2.827,95%CI:1.801~4.092,P=0.031)是疗效无效的影响因素.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提示:随着VFA增加,临床疗效无效的发生概率也相应增加.回归方程P=1/[1+exp(-3.265+1.282×饮酒史+0.878×BMI+1.127×APACHEⅡ评分+0.272×FPG+0.921×TC+1.586×TG+1.152×LDL-C+1.426×HDL-C+0.750×IL-6+1.136×IL-8+0.681×CRP+1.299×PCT+1.514×血淀粉酶+0.802×血脂肪酶+1.039×VFA)].结论 HLAP患者VFA与DFPP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VFA的增加,临床疗效无效的发生概率逐渐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 月—2020 年 4 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 132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收集并整理所有入组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 3 年内门诊复查资料,根据患者复查期间是否监测到淋巴结转移或复发为依据,分为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复发转移26例(19.70%),非复发转移106例(80.30%).复发转移组中男性、病灶多发、肿瘤最大径≥10 mm、紧贴包膜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OR=3.356,95%CI(1.006,11.189)]、病灶多发[OR=18.435,95%CI(3.919,86.715)]、肿瘤最大径≥10 mm[OR=88.053,95%CI(10.965,707.112)]、紧贴包膜[OR=52.081,95%CI(9.975,271.929)]均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治疗后复发转移率较高,男性、病灶多发、肿瘤直径增大、紧贴包膜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SZ)患者社会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家庭亲密度、病耻感、生活掌控感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复查的320例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生活掌控感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病耻感量表分别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社会疏离感、生活掌控能力、家庭亲密程度以及病耻感;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和生活掌控感、病耻感、家庭亲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年内住院次数、生活掌控感、病耻感、家庭亲密度是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t=4.614~-4.553,P<0.05);生活掌控感和家庭亲密度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1~-0.018;-0.348~-0.149,均P<0.05),病耻感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64~0.127,均P<0.05).结论:一年内住院次数、病耻感、生活掌控感、家庭亲密度是影响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且生活掌控感和家庭亲密度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病耻感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改善其社会融入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范围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收治的1 116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将糖尿病病程按四分位数分为Q1组(<2.0年)276例、Q2组(2.0~7.9年)278例、Q3组(8.0~13.9年)280例、Q4组(≥14.0年)282例,分析FIB与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FIB水平升高(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与FIB、年龄和血肌酐呈正相关(均 P<0.01),且均与性别无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是FIB独立影响因素( β=0.104, 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吸烟和饮酒因素后,Q4组患者发生高FIB血症的危险性是Q1组患者的2.436倍(95% CI:1.317~4.507, P<0.01),Q3组患者发生高FIB血症的危险性是Q1组患者的2.104倍(95% CI:1.144~3.871, P<0.05)。以FIB 75分位值(3.70 g/L)为分界值,糖尿病病程与高FIB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所得糖尿病病程的最佳切点值为9.5年。 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浆FIB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