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中成药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中成药改善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 2023年 4月 3日有关中成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iew Manager 5.4 和Stata 15.1 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37 项RCTs,总样本量 4 064 例,包括15 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综合结果提示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总疗效累积概率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冠脉再通膏、瓜蒌皮注射液、祛瘀消斑胶囊;在改善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瓜蒌皮注射液、护心康片、冠心舒通胶囊;在改善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瓜蒌皮注射液、冠心舒通胶囊;在改善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 1(ET-1)]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丹蒌片、通脉愈心丸;在降低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护心康片、冠心舒通胶囊.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痰瘀同治类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及微循环状态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能兼顾治疗痰与瘀的中成药优势更明显,如冠脉再通膏、瓜蒌皮注射液,可作为中西医临床指导用药方案之一.但因纳入文献的数量少、质量不高,研究结果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加以验证,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虚、痰、瘀、毒辨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学文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病名应为"心络痹".张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从微渐积,发病与年老体衰、膏粱厚味、劳累、饮酒、情志、痰瘀毒邪损伤有关.其在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从虚、痰、瘀、毒辨证论治,疗效明显.本病形成周期较长,而虚痰瘀毒贯穿本病的始终,虚痰瘀毒常夹杂而至,临证常分为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交夹证、毒瘀互结证,治疗时扶正、化痰、活血、解毒之法亦需要徐徐图之,以解毒祛瘀通脉汤为基础方化裁治疗.张教授根据病性,提出消磨法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迎穴贴敷联合针刺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治疗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风池、人迎、血海、丰隆、足三里、太冲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颈动脉IMT改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3例,最终各有30例患者完成试验.(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颈动脉IMT改善疗效: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17/30),对照组为26.67%(8/30),组间比较,治疗组颈动脉IMT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颈动脉IM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颈动脉IM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通脉消斑膏贴敷人迎穴联合针刺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颈动脉斑块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减少颈动脉IMT,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