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主客交"理论探讨难治性痛风的因机证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温病学家吴有性在其所著《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初始主要用于温疫病的诊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使其成为指导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诊疗的重要理论."主客交"理论中的"主"指正(正气),"客"为邪(邪气),"主客交"的本质在于正虚邪客,主客胶着而持久不解,迁延不愈,形成顽症痼疾.难治性痛风为素体脾肾亏虚,久羁之湿、痰、瘀、毒等邪凝聚胶着于血脉筋骨所致,与"主客交"的病理演变高度契合.基于此,临证可运用扶正护主、祛邪逐客,分解主客、标本并治之法治疗难治性痛风,自拟泄浊通痹方,验之临床,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彝医张之道辨治肿瘤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之道是彝医药奠基人,在肿瘤辨治上形成开创性的"治瘤先治气"的学术思想,认为人体与宇宙清浊之气失衡是肿瘤发病的外因,体内清浊之气虚衰、紊乱致水血、痰瘀、毒邪内生是肿瘤发病的内因.治疗当以"天人同象"为总纲,以"扶正祛毒"为目标,以"疏通气路、血路、水谷路"为治法,以"平衡清气、浊气"贯穿始终进行中彝医结合临床辨治.通过总结张之道临床辨治肿瘤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阳病治阴"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种高致残、高致畸率的慢性炎症性骨病,发病早期常因腰背部疼痛、僵硬感等非特异性症状被忽视."阳病治阴"乃阴阳失调状态的治法之一.卢敏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常督弱肾亏,内生阴邪,阴缠督阳,阳不胜阴,故阴阳失调,发病常兼糅寒、瘀、痰、湿阴之实邪.治则治法上,标实为盛除阴邪,本虚为主培督肾,同时辨阴证施以散寒、通瘀、蠲痰、逐湿之法化散阴毒,临证每获良效,可谓驱散阴邪以复督回阳以达"阳病治阴"之意.附验案 1则以当参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李廷荃基于“虚气留滞”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李廷荃教授认为,“虚气留滞”为胃癌前病变核心病机,“虚气”即脾虚、气机失于斡旋,为发病之本;“留滞”即津血输布障碍,以致痰浊、瘀血滞留不化,蕴积日久,酿化为毒,痰瘀毒互相裹挟,损伤胃络,为患病之标。李教授强调,“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而滞留、留滞更伤正的恶性循环,并贯穿疾病始终,其临证根据患者正气之多寡、病邪层次之浅深,以补虚行滞为基本治法,自拟“健脾消萎汤”治之,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及中药配伍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有效数据,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核心证型,探索其病机演变规律,并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经中药口服干预的UC缓解期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运用Medcase Chart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探索UC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规律及核心中草药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UC缓解期患者302例;以黏液血便、易腹泻、易疲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阵发性腹部隐痛、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为临床核心证候群;脾气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虚毒蕴证为核心证型;病机演化可分为3个环节:脾气亏虚为UC发病之基;湿热蕴结、气血痰瘀凝滞,为UC加剧之源;病程日久,湿热痰瘀分别形成湿毒、热毒、痰毒、瘀毒,导致内生癌毒,为UC恶化之本。药物配伍方面,脾气亏虚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当归、白芍;脾虚湿困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黄连、砂仁、防风;脾虚毒蕴证常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乌梅、槐花、黄连、防风。结论:UC缓解期以脾虚为本,健脾益气为治疗根本,佐以理气、和胃、活血、止血、祛湿、清热、解郁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兼有气滞、湿阻、痰浊、血瘀、热毒等标实,病位在脾胃,与肝亦相关,应治以健脾益气、调肝理气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可灵活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及防癌抗癌中药,随症加减,并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虚、瘀、水、毒”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分期论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虚、瘀、水、毒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和病理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瘀、水、毒”探讨CHF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演变及治疗,认为虚是起病之本,瘀、水、毒为疾病发展之标。其中,虚:心气亏虚、心阳不足;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也是加重疾病、造成恶性循环的重要机制;水:痰饮、水湿是根本病理产物;毒:热毒、水毒、瘀毒是病情进展、产物堆积的最终结果。治疗上,CHF可分为早、中、晚、末4期。早期补气调心治本、活血行水治标;中期益气养阴扶正、化瘀泄浊祛邪;晚期化瘀解毒为主、温阳利水为辅;末期救逆固脱敛阳、生津益气补阴。在分期论治的同时要注意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注重把握时机、灵活用药;采取中西并用、融会贯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厥阴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辨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 AL)化疗后,患者在邪毒内蕴、气血亏虚、血瘀痰凝湿阻的基础上,正气大伤,其寒热错杂的特点、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与厥阴病颇为相似。本文试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治,分析得出AL化疗后治当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养肝脏为主,同时尚需重视顾护正气。结合AL基本病机,提出当归四逆汤更适合用于AL化疗后的治疗。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证论治,希望挖掘更多中医药疗法在治疗AL领域里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太溪主治作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及输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功效及主治病症可概括为:回阳救逆、益肾填精,可治疗肾阴、肾阳虚弱,导致的腰痛、手足逆冷、默默嗜卧等肢体经络疾病;行气止痛、化痰宽胸,可治疗痛症及呕吐、呃逆属痰阻气滞的脾胃病;滋肾阴、益精血,可治疗便秘消渴、嗌干、热病汗不出等气血津液疾病;利水消肿、宣肺利咽,可治疗津液代谢异常的肺肾疾病;泄热解毒、活血调经可治疗热毒旺盛、血脉瘀滞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中医证素、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与短期死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及ICU诊断并接受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组20例,收集2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素,以及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按生存状态分别统计2组患者入组28 d的存活与死亡状况。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与死亡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痰、气虚、血瘀、热、阳虚,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阳虚、气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组中医证素肝[ OR(95% CI)为0.080(0.011,0.578), P=0.012]、经络[ OR(95% CI)为0.088(0.011,0.718), P=0.024]及SOFA评分[ OR(95% CI)为0.524(0.310,0.886), P=0.016]、APACHE Ⅱ评分[ OR(95% CI)为0.426(0.186,0.977), P=0.044]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脓毒性休克组中医证素痰[ OR(95% CI)为0.014(0.001,0.267), P=0.005]、经络[ OR(95% CI)为0.041(0.003,0.618), P=0.021]、阳虚[ OR(95% CI)为0.028(0.002,0.427), P=0.010]及SOFA评分[ OR(95% CI)为0.543(0.310,0.950), P=0.032]、APACHE Ⅱ评分[ OR(95% CI)为0.633(0.408,0.985), P=0.042]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脓毒性休克患者以虚性证素为主;气虚、阴虚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中医证素经络、高SOFA评分、高APACHE Ⅱ评分的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