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补肾安神方对氧化应激损伤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活血补肾安神方对氧化应激损伤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H2O2诱导H9c2细胞氧化应激模拟心肌损伤,CCK-8法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及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曲美他嗪组和活血补肾安神方组,对处理后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Na+-K+-ATP酶活性检测及实时ATP生成速率、线粒体压力、糖酵解速率和长链脂肪酸氧化压力测定,观察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Na+-K+-ATP酶活性、糖酵解ATP生成速率及线粒体ATP生成速率、基础氧耗、非线粒体氧耗、ATP生成能力、细胞储备呼吸能力和最大呼吸能力降低,糖酵解速率减小,长链脂肪酸基础呼吸、急性响应及最大呼吸值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补肾安神方组H9c2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糖酵解ATP生成速率及线粒体ATP生成速率增大,基础氧耗、非线粒体氧耗、ATP生成能力、细胞储备呼吸能力及最大呼吸能力升高,基础糖酵解速率增大,长链脂肪酸基础呼吸、急性响应及最大呼吸值升高(P<0.05,P<0.01).结论 活血补肾安神方可显著改善氧化应激损伤H9c2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提高ATP生成速率,改善线粒体压力、糖酵解速率及长链脂肪酸氧化压力,发挥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AG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斑块位置、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的结果.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ROC分析CCTA斑块定量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CTA检查和CAG检查的斑块和冠脉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患者MACE发生15例,发生率为16.67%.MACE组患者的冠脉斑块特征指标(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重塑指数(AUC=0.731)、狭窄程度(AUC=0.676)、非钙化斑块体积(AUC=0.729)和斑块负荷(AUC=0.699)均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预测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酸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预测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尿酸白蛋白比值(UA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相关性,评估UAR对CS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610名因胸痛在新疆医科大学心脏中心行冠脉造影患者,收集电子病历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根据是否存在CSF分组.采用多模型校正的方法评估尿酸(UA)、白蛋白(ALB)以及UAR与CSF发生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及RCS曲线评估上述指标与CSF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相对于对照组,CSF组男性占比较高,而且吸烟、饮酒比例较高.CSF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A以及UAR水平偏高,ALB水平偏低(P均<0.05).多模型校正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UA(OR:1.010,95%CI:1.007~1.013,P<0.001)、UAR(OR:1.513,95%CI:1.341~1.707,P<0.001)以及低水平 ALB(OR:0.794,95%CI:0.733~0.860,P<0.001)是C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UA、ALB以及UAR对CSF发生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UAR表现最好(P均<0.05).RCS曲线分析提示UAR与CSF发生风险整体表现为正相关趋势.结论:UAR与CSF相关,可能是预测CSF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状动脉树重建扩大到较小动脉提高FFRCT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领域扩展冠脉树来提高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准确性.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以评估将冠状动脉树分析从最小直径1.2mm扩展到0.8 mm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CCTA和介入性FFR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6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重建三维冠状动脉树,生成具有不同管腔直径下限(1.2 mm和0.8 mm)的有限元网格.根据Murray定律定义了出口边界条件.应用NKS方法求解CFD控制方程,得到FFRCT.结果 在个体患者水平上,将冠状动脉树的最小直径从1.2mm扩大到0.8mm,FFRCT的灵敏度提高了 16.7%(P=0.022),这导致四个假阴性病例转变为真阳性病例.ROC曲线的AUC值由0.74增至0.83.此外,NKS方法可以解决在2160个处理器核的情况下,在10.5分钟内将冠状动脉树扩展到0.8 mm管腔直径的计算问题.结论 将重建的冠脉扩大到较小的管腔直径可以显著提高FFRCT的敏感性,NKS方法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计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和斑块平均剪切波速(shear wave velocity,SWV)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颈动脉斑块CEUS和SWE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180 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累计发病率.建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8例),和非脑卒中组(82例).IPN分级2级组和较小SWV组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IPN分级0-1级组和较大SWV组(P<0.001和P=0.02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IPN和SWV是颈动脉斑块患者未来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45,P=0.028).基于IPN和SWV建立的列线图对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index=0.89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AUC值最高(0.897),并以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01).结论 IPN联合SWV能够有效预测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为卒中的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ADAM15、GRP78联合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血清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5(ADAM15)、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联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疑似APE患者,患者均行CTPA检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APE患者分为中高危组和低危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DAM15、GRP78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DAM15、GRP78与CTPA指标的相关性;中高危APE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ADAM15、GRP78对中高危APE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患者经过CTPA检测出栓子702个,86例患者在不同肺动脉部位表现出充盈缺损等,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双肺29例,左肺30例,右肺27例.4种栓塞类型42例中心型,98例偏心型,26例附壁血栓型,30例完全堵塞型.中高危组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中高危组血清ADAM15、GRP78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ADAM15与GRP78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ADAM15、GRP78、RVD/LVD、RV-LD/LV-LD、Qanadli栓塞指数为影响中高危APE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ADAM15、GRP78、RVD/LVD、RV-LD/LV-LD和Qanadli栓塞指数五者联合诊断中高危APE的AUC为0.990,五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联合vs ADAM15=2.691、Z联合vs GRP78=2.578、Z联合vs RVD/LVD=2.710、Z联合vs RV-LD/LV-LD=2.714、Z联合vs Qanadli栓塞指数=2.698,P均<0.05).结论 血清ADAM15、GRP78在APE患者中显著升高,二者联合CTPA可提高对APE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CTA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易损斑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建立并验证基于CCTA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在鉴别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 102 例共 108 个斑块的临床资料,其中易损斑块 35个,稳定斑块 73 个.以 8∶2 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87)及测试集(n=21).在CCTA图像中手动勾画斑块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结合临床特征和Radscore构建列线图模型.最后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 8 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the cure,AUC)分别为 0.999、0.929.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益处.结论 结合CCTA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鉴别易损斑块,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决策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肾脏血流灌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评估肾脏血流灌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双重超声造影引导的PCNL的肾结石患者21例,均于术前2 d、术后2周进行CEUS检查.比较PCNL前结石压迫区肾皮质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峰值强度(PI)、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PCNL前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以及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造影参数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等.结果:PCNL前,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明显低于非结石压迫区,AT、TTP高于非结石压迫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T、TT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后结石压迫区肾皮质PI、AUC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非结石压迫区肾皮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解除肾结石后能明显改善肾内血流灌注情况,CEUS在评估局部肾功能、PCNL疗效和术后肾功能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与CA153、CA125表达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与糖类抗原 153(CA153)、125(CA125)表达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女性乳腺单发结节患者 260 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其中乳腺癌患者 109 例为恶性组,乳腺良性肿瘤 151 例为良性组,分析应用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肿块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肿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及梯度均高于良性组,而达峰时间则短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CA153 及CA125 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除达峰时间与血清CA153及CA125均呈负相关外,其余超声指标均与血清CA153及CA125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最大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搏动指数、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梯度、CA153、CA125 是乳腺恶性结节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血流参数、超声造影、CA153、CA125 及联合应用的AUC分别为 0.812、0.890,0.712、0.634 及 0.953;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超声血流参数、超声造影、CA153、CA125(P<0.05).结论 超声多模态成像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性能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K-MB、FAR、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AMI患者(AMI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因胸痛胸闷入院的41例老年非AMI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K-MB、FAR、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比AMI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CK-MB、FAR、D-二聚体;分析老年AMI患者CK-MB、FAR、D-二聚体与LVEDD、LVEF的相关性,并评估CK-MB、FAR、D-二聚体对AMI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LVEDD、CK-MB、FAR、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7、6.697、8.080、7.792、3.116,P<0.05);CK-MB、FAR、D-二聚体水平在AMI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比较均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8、14.483、8.57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K-MB、FAR、D-二聚体与LVEDD呈正相关(r=0.562、0.557、0.39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146、-0.385、-0.137,P<0.05);ROC曲线显示,CK-MB、FAR、D-二聚体及其联合检测诊断AMI的AUC分别为0.839、0.874、0.861及0.958.结论 CK-MB、FAR、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AMI患者心功能及病情有关,通过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发生预测效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