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N1A基因多态性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临床表型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符合GEFS+诊断标准的患儿50例(观察组),选择体检正常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MassARRAY质谱分析技术检测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收集GEF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家系情况、起病年龄、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的基因型(CC、CT、TT)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且等位基因(C、T)频率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T等位基因为GEFS+的风险因子.SCN1Ars3812718位点TT基因型的患儿热性惊厥(FS)及热性惊厥附加症(FS+)表型、早起病及阳性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CC+ CT型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s381271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头颅影像学异常、脑电图异常等无关(P均>0.05).结论 SCN1A基因的rs3812718位点多态性与GEFS+的易感性及部分临床表型有关,T等位基因为GEFS+患儿发病的风险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性惊厥相关癫痫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对mRNA剪切的影响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与热性惊厥相关癫痫中不同临床表型相关的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对mRNA剪切的影响,探讨其剪切模式与临床表型-基因型-遗传模式的关系. 方法 采用Minigene体外剪切分析技术,对来自热性惊厥相关癫痫谱中的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和Dravet综合征(DS)患者的5个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配对分组后进行分子克隆、HENK293细胞体外表达,应用逆转录PCR(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各突变的mRNA剪切形式及其相对表达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 (1)RT-PCR显示DS相关突变c.602+1G>A和c.4853-1G>C均出现mRNA异常外显子丢失,且未见明确正常剪切mRNA;而PEFS+相关突变c.473+5G>A、c.473+5G>C和c.4853-25T>A表现为外显子删除或内含子插入,正常和异常mRNA转录共存.(2)qPCR显示PEFS+相关突变c.473+5G>A和c.473+5G>C的异常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92%±1.05%和7.97%±1.12%,正常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10%±0.21%和3.94%±1.25%,分别与DS相关突变c.602+1G>A的异常和正常mRNA的相对表达量(60.51%±1.81%和0.060%±0.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FS+相关突变c.4853-25T>A的正常和异常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1.22%±11.92%和7.38%±1.61%,分别与DS相关突变c.4853-1G>C的正常和异常mRNA的相对表达量(0.08%±0.01%和22.1 1%±2.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CN1A基因内含子突变位置、剪切模式的差异是导致热性惊厥相关癫痫遗传模式和临床表型差异的潜在分子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CN1A基因突变相关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中SCN1A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表型和基因型的特征,丰富热性惊厥相关癫痫的临床诊治体系,为临床基因个体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CN1A基因突变PEF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药物反应等临床资料以及SCN1A基因突变类型、遗传特征等.结果:26例患者中共存在27个杂合突变位点,其中截短突变3个(11.1%)、剪切位点突变3个(11.1%)、错义突变20个(74.1%)、框内缺失1个(3.7%).27个突变中16个为新生突变(59.3%),9个为遗传突变(33.3%),2个遗传方式未明.截短突变均位于远离SCN1A基因的终止密码子的基因序列上游;剪切位点突变位于可变剪切位点或深部内含子区;错义突变中11个位于Nav1.1通道的关键功能区(55.0%).患者起病年龄中位数12.0(8.0)月,6岁前发作频率中位数8.5(6.0)次/年,所有患者恰当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均获得发作缓解,38.5%的患者可出现轻或中度精神运动发育迟滞.20例次患者曾使用钠通道阻滞类AEDs,治疗效果均不佳,70%发作加重.结论:SCN1A突变相关PEFS+表型在SCN1A相关EFS谱中表现较为温和的临床特征,钠通道阻滞类AEDs可加重SCN1A相关PEFS+患者的发作并与SCN1A基因突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复杂型热性惊厥癫痫相关热点突变基因的研究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复杂型热性惊厥(CFS)癫痫相关热点突变基因.方法 选取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儿科门诊及病房住院治疗的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120例进行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提取所有入组儿童的全血DNA,进行已知致病基因的筛查,分析基因突变情况.并将病变组患儿按照基因突变类型的不同分成离子通道及受体相关基因突变与细胞因子基因突变,比较不同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表型以及癫痫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CN 1A、SCN1B、SCN9A、GABRD、IL-4基因突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离子通道及受体相关基因突变CFS患儿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FS)的人数占比低于细胞因子基因突变患儿,而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附加症(FS+)、FS+伴全面性发作、FS+伴部分性发作的人数占比高于细胞因子基因突变患儿(P<0.05).离子通道及受体相关基因突变与细胞因子基因突变CFS患儿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0.26%、10.00%,对比不明显(P>0.05).结论 CFS癫痫相关热点突变基因囊括SCN1A、SCN 1B、SCN9A、GABRD、IL-4,其中离子通道及受体相关基因突变CFS患儿临床表型以FS+为主,而细胞因子基因突变变CFS患儿临床表型以FS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SCN1A基因G302D突变的膜片钳电生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SCN1A基因G302D突变的电生理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定点诱变法构建携带有基因突变G302D的pCMV-SCN1A的表达载体,lipo2000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pCMV-SCN1A-G302D质粒和pCD8-IRES-SCN1B质粒到HEK-293细胞系,进行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实验记录Navl.1通道电流及动力学参数,由pClamp10.0以及OriginPro8.0软件分析.结果:SCN1A-G302D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电流密度降低,激活速度减慢,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失活参数两者相比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SCN1A基因G302D突变导致Navl.1通道功能部分丧失,可能是导致GEFS+的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临床资料及遗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家族遗传学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儿科1 435例癫痫(epilepsies)患儿分析GEFS+发病率、临床及流行病学,并考察家族遗传特征.结果 GEFS+患儿发病率为3.07% (44/1 435);调查共获得29个家系、成员362名(除外44例患儿),受累者占59.12%(214/362).86.36% (38/44)的GEFS+患儿首次惊厥发作为发热性,其后为无热或低热性;22.90%(49/214)的家系受累成员首次惊厥发作为发热性,其后为无热性.GEFS+患儿头颅MRI检查颞叶异常占11.54%(3/26),家系受累成员为12.63%(12/95);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显示,23.08%(3/13)存在颞部放电,家系受累成员为20.0%(11/55).全部家系成员中93.46%(200/214)为GEFS+,1.87%(4/214)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4.67% (10/214)不能明确分类;75.97%(196/258)为连续遗传,44.57%(115/258)为父(母)-子的家系遗传,21.71%(56/258)为隔代遗传,10.47%(27/258)为双系遗传.结论 部分GEFS+患儿即使经规范性治疗仍将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其家系受累成员中FS或FS+发病率较高,主要以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可能性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