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正中入路齿状突截骨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4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引起患者头颈疼痛、活动受限、脊髓压迫及神经损害症状。传统治疗策略为前路经口咽或下颌下入路切断齿状突畸形愈合部分,再经前路或后路进行寰枢椎复位固定融合,存在经口咽Ⅱ类切口易感染、前后联合入路相关手术风险增加、学习曲线陡峭等不足。后侧方入路可经寰枢侧块关节抵达齿状突,但不便于处理双侧寰枢侧块关节间隙及内固定置入操作,而后正中入路相对显露简便、易于掌握。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后正中入路齿状突截骨治疗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猕猴膝骨关节炎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Hulth法建立猕猴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实验组:选用猕猴的10只膝关节,应用改良Hulth手术造模,即切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除前十字韧带、内侧半月板,并在股骨内侧髁关节面切除部分软骨。对照组:选用实验组猕猴的对侧10只膝关节,只切开皮肤、关节囊,不破坏关节腔结构。对构建的猕猴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4、6个月从膝关节功能、X线片、MRI、关节镜下结构、切开肉眼所示大体情况、膝关节股骨软骨组织切片等方面评估骨关节炎造模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术后2、4、6个月的X线片、MRI及切开肉眼观察关节腔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在造模后2个月X线片示内侧关节间隙狭窄,膝关节力线内翻;造模后4个月,X线片示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关节周缘骨赘形成,髌骨骨赘增生;造模后6个月,X线片示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关节周缘骨赘增生进一步加重。实验组造模后2个月,膝关节MRI表现为内侧关节间室狭窄,股骨内侧髁可见软骨造模缺损区,关节腔少许积液;造模后4个月,MRI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增多,髁软骨下骨髓水肿;造模后6个月,MRI出现外侧半月板Ⅱ级退变信号、部分区域软骨变薄、软骨下骨髓水肿、骨囊性变及关节积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征象。造模后6个月,关节镜检查及肉眼均见到软骨毛糙、无光泽、有裂纹,局部凸凹不平,髁间窝滑膜增生。造模术后6个月,组织切片示软骨表层裂隙,出现局部缺损,软骨退变。造模后6个月,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变,猕猴在笼内行走活动减少,有轻度跛行。实验组的10只造模膝关节在6个月后均造模成功。结论:通过改良的Hulth手术可以在造模后6个月有效建立猕猴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恒牙牙髓切断术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作为一种微创活髓保存技术,牙髓切断术一直是牙髓治疗的热点研究项目.该技术旨在通过切除部分牙髓组织后盖髓以达到去除牙髓炎症,保持牙髓活力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并长期保存患牙的目的.随着材料更新、技术提高以及相关试验的证实,目前,在恒牙活髓保存治疗中,牙髓切断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展.本文基于过往研究归纳了恒牙牙髓切断术的适应证及术式的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其预后影响因素及疗效评估方式,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治疗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5%NaClO溶液冲洗对大鼠炎症牙髓愈合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使用2.5%NaClO溶液作为冲洗剂对大鼠炎症牙髓保存治疗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上颌磨牙48颗,采用髓腔暴露法穿髓暴露24 h制备牙髓炎症模型,然后切除部分冠髓,根据对牙髓切断后不同的冲洗处理方法分组,2.5%NaClO冲洗(NaClO)组和生理盐水冲洗(NS)组,均以iRoot BP Plus盖髓,窝洞用玻璃离子封闭.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7、28天各处死4只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剩余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组织破坏及硬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 2.5%NaClO组和NS组的牙髓炎症反应、组织破坏程度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在术后第1、7、28天表现近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大鼠炎症牙髓模型上牙髓部分切断后运用2.5%NaClO作为iRo-ot BP Plus盖髓前冲洗止血剂与生理盐水表现出相似的作用,并不影响牙髓炎症的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无机三氧化聚合物用于龋源性露髓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系统评价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用于龋源性露髓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和WanFangData等数据库,搜集有关MTA用于龋源性露髓年轻恒牙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RCT,199例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3月、6月、12月、24月和大于24月的时间点,MTA与氢氧化钙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RCT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MTA与氢氧化钙在龋源性露髓年轻恒磨牙部分活髓切断术中近期和远期疗效相当.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髓切断术对保持乳牙部分活力和保存乳牙至恒牙萌出至关重要.目前,尚无一种牙髓切断方式能达到理想状态,对于儿童这个生理和心理都特殊的群体来说,激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在软组织切割、局部止血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本文就近年来不同类型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氢氧化钙Vitpex和Dycal在年轻恒前牙外伤活髓切断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比较氢氧化钙、Vitpex和Dycal在年轻恒前牙外伤活髓切断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因外伤导致恒前牙冠折露髓患者中分别筛选行部分活髓切断术,行完全活髓切断术患齿各99颗,每种术式分成氢氧化钙治疗组、Vitpex治疗组和Dycal治疗组各33齿,比较两种术式中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活髓切断术中氢氧化钙组成功25颗,成功率为75.76%、Vitpex组成功30颗,成功率为90.91%、Dycal组成功26颗,成功率为78.79%;完全活髓切断术中氢氧化钙组成功20颗,成功率为60.60%、Vitpex组成功28颗,成功率为84.84%、Dycal组成功21颗,成功率为63.63%.结论:Vitpex是一种理想的盖髓剂.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髓切断术在成人恒牙活髓保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活髓切断术是活髓保存治疗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牙髓部分有局限性的炎症,剩余牙髓为健康组织的患牙[1].活髓切断术一般应用于乳牙和年轻恒牙,对于成人恒牙,一旦露髓,多采取去髓后根管治疗.牙髓组织有神经调控,神经感觉,免疫活性等诸多本体感受功能, 保存活髓对于牙齿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微创理念和生物活性材料的发展,活髓切断在成人恒牙的应用受到更多的关注. 本研究对10例成熟成人恒牙采用活髓切断术,并且追踪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疗效,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TA活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在乳磨牙早期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比MTA活髓切断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早期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乳磨牙早期牙髓炎患儿104例(120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颗,观察组给予活髓切断术,MTA为盖髓材料.对照组给予根管治疗术,vitapex为根充糊剂.对比两组3、6、12、24个月临床有效率、影像学有效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术后3个月)临床有效率及影像学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影像学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9%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于乳磨牙早期牙髓炎,MTA活髓切断术局麻下一次性完成,保留了部分牙髓组织,不累及根尖周组织,远期疗效优于根管治疗术,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又称Little病,指发育期胎儿或出生后1个月内婴儿的大脑非进展性缺陷或损害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障碍及癫痫等[1].脑瘫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可分为6种类型[2]: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痉挛型脑瘫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病例的2/3左右.目前,痉挛型脑瘫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干预,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3].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及语言训练,在脑瘫的治疗中占主要地位.药物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痉挛,包括口服药物(苯二氮(草)类药物、巴氯芬)、A型肉毒毒素注射(botulinum A toxin,BTX-A)及巴氯芬鞘内注射(intrathecal baelofen,ITB),适用于轻至中度痉挛.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eripheral neurotomy,SPN)、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脱术、骨与肌肉肌腱矫形术[4].SPR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有效解除肢体痉挛状态的手术方式[4-5].痉挛型脑瘫患儿大脑半球的损伤导致下传脊髓中间神经的冲动减少,γ运动神经元活动增强,γ-环路通过正反馈机制引起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从而导致肌肉痉挛.SPR正是通过降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打断牵张反射的正反馈,从而解除肢体痉挛[6].SPR因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对其近年的研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