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脏病的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3 108万例,且糖尿病合并CKD已成为我国CKD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早期预防、诊断以及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对肾脏受损的发生和发展较为复杂,其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炎症等是重要原因。多年来,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 GLP)/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开创了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新时代。另外,GLP-1RA也正在继续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CKD治疗领域,其所进行的FLOW研究于近期由于疗效优异而提前终止。GLP-1R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替西帕肽是GLP-1/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SURPASS-4研究的2年随访过程中,替西帕肽组患者eGFR平均降低1.4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基线无明显改变,甘精胰岛素组患者eGFR下降3.6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上升。此外,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替西帕肽均能减少eGFR降低幅度。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多格列艾汀、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活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等,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射性核素功能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区分单、双侧肾上腺病变在PA治疗方案选择中至关重要。虽然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已被指南推荐为"金标准",但存在侵入性、技术难度大等局限性。无创功能显像成为一种选择。 11C-MTO、 123I-IMTO以及 68Ga-pentixafor与传统碘胆固醇显像剂相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缩短获取图像时间、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暴露和提高图像分辨率方面更具优势。但这些新型的功能显像剂在识别直径小于1 cm腺瘤的灵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对放射性核素功能显像在PA诊断中的研究及进展作详细评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肾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肾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是一种罕见病,以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醛固酮血症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因NR3C2基因突变引起的肾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新生儿的诊疗过程,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身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1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ldosteronism,PHA)Ⅰ型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1例PHA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单基因病全外显子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文献回顾对患儿进行诊治,并对 SCCN1基因所致全身型PHAⅠ型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患儿,女,18日龄,生后因"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就诊于我院,血钾最高9.07 mmol/L,血钠最高118 mmol/L,全外显子基因显示:患儿 SCNN1 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纯合突变,患儿父亲 SCNN1 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患儿母亲 SCNN1 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检测结果提示受检者携带 SCCN1 A基因一个纯合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预计会使所编码蛋白质第128位氨基酸Pro变为Leu,HGMD数据库未见文献报道该变异;ESP6500siv2_ALL、千人基因组(1000g2015aug_ALL)和dbSNP147数据库均未见收录;生物学软件预测该病致病性较大。临床给予补充高渗盐水,葡萄糖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出院后嘱口服10%氯化钠溶液及聚磺苯乙烯钠散治疗,门诊定期检测电解质情况,患儿电解质控制良好,目前随访中。共检索30篇文献,结合本例,全球共49例相关报道。其中 SCCN1 A基因突变37例中,纯合突变29例,复合杂合突变8例; SCCN1 B基因突变7例中,纯合突变5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 SCCN1 G基因突变5例中,纯合突变3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 结论:PHA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患儿可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临床上对于表现为低钠性脱水、高血钾的患儿,需注意是否存在PHA,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高血压危象合并肾上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in pregnancy,HCP)合并肾上腺疾病的早期识别、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HCP合并肾上腺疾病患者23例临床资料,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临床转归。结果:HCP合并肾上腺疾病23例,其中子痫合并库欣综合征患者16例,妊娠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极度低钾血症4例,子痫合并嗜铬细胞瘤3例,均急性发病。入院后均予镇静、镇痛、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解痉及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活产为3例,产后接受肾上腺手术治疗12例,药物治疗10例,22例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内病灶缩小和消失,预后良好;1例颅脑大出血,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HCP、严重低钾血症时,应结合症状完善相关检查,综合诊断是否合并肾上腺疾病。对不同病因的HCP合并肾上腺疾病的处理方式和流程进行优化,合理判断终止妊娠的时机,最大限度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肾上腺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AVS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检查并行双侧AVS。其中46例在双侧AVS前由专业工程师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30例未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在位率、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76例患者中,男、女各38例,平均年龄45(25~57)岁。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右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78%比43%)和AVS成功率(83%比53%)均较高,术中造影剂用量[ M( Q1, Q3)为28(16,51)比78(59,89) ml]较低,采血所用时间[ M( Q1, Q3)为44(22,61)比70(66,88) min]较短(均 P<0.05)。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左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导管在位率由97%提高至98%,AVS成功率由97%升至98%,采血时间及造影剂用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中,仅非三维可视化组有1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AVS前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的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可提高右侧AVS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并缩短AVS的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型6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结果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型(PHA1)不同类型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以失盐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诊断PHA1并进行分类,同时收集了患儿的诊治经过及随访预后。结果: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失盐、脱水及感染表现。根据检查结果3例患儿存在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为继发性PHA1,2例患儿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SCNN1A基因的内含子区域都存在c.1439+1G>C和c.875+1G>A两个杂合突变,并进行了核心家系分析,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ACMG)指南诊断为多脏器型PHA1。另1例由于家长因素未能行基因检测协助分型,根据临床诊治经过临床诊断肾型PHA1。结论:PHA1是婴儿失盐综合征的少见病因,肾型和继发性PHA1患儿予补钠及解除继发因素后可很快恢复;而多脏器型PHA1失盐表现严重,易发生致死性的心律失常,死亡率高。临床容易误诊漏诊,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并进行分类,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CNN1G基因新发突变致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报告1例 SCNN1G基因新发纯合突变所致的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HAⅠ),为PHAⅠ患儿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1例 SCNN1G基因突变所致PHAⅠ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实验室检查、基因测序进行回顾分析,以"pseudohypoaldosteronism type Ⅰ/PHAⅠ" 、"Mutation" 、"Variation" 、"SCNN1G"及"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HAⅠ" 、"突变" 、"变异" 、"SCNN1G"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总结多脏器型PHAⅠ(Sys PHAⅠ)患儿的临床特征。 结果:本患儿,男,6 d,因"拒奶伴反应差1 d"入院,主要表现为反复脱水、心律失常、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经补液、补钠、降血钾、氢化可的松治疗效果不佳。基因检测发现 SCNN1G c.102_107delCAACAC纯合缺失突变,父亲及母亲均杂合突变,该突变系新发突变。临床诊断PHAⅠ后家属放弃治疗,出院3 d患儿死亡。共检索28篇文献47例Sys PHAⅠ患者,97.9%在新生儿期发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脱水/体质量不增,所有患者发生高钾血症、低钠血症、血浆醛固酮增高,均基因测序明确突变类型,其中 SCNN1A基因突变36例, SCNN1B基因突变7例, SCNN1G基因突变4例,与本报道1例合并后共48例。 结论:脱水、体质量不增合并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血醛固酮增高需考虑PHAⅠ,基因测序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型受体拮抗剂:21-羟化酶缺陷症治疗新曙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是以皮质醇缺乏,伴或不伴醛固酮缺乏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需终生补充外源性糖/盐皮质激素治疗。为控制高雄激素血症常需超常规剂量的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但效果仍不理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1型受体拮抗剂可直接阻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成,抑制肾上腺源性雄激素产生,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现就21-OHD治疗及CRF1型受体拮抗剂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R3C2基因新发突变致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 osteronism,PHA)又被称为醛固酮不敏感综合征,由Cheek和Perry于1958年首次报道 [1],是一种罕见的婴儿失盐综合征。目前主要分为3型,Ⅰ型包括肾型和多脏器型,以低钠低血压为临床表现,Ⅱ型为Gordon综合征,为家族性高钾、高血压,Ⅲ型为暂时性的,常继发于泌尿系感染、畸形、梗阻或药物影响。其中肾型PHA主要表现为脱水、体重不增、低钠高钾、代谢性酸中毒、高肾素、醛固酮等,补钠治疗有效,临床罕见,极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肾上腺疾病。现总结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 NR3C2基因新发突变致肾型PH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