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TAUT模型的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采纳意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医生对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ai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ADTS)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厘清ADTS推行的重要环节,进而提出优化技术、管理的建议.方法 在整合型技术接受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感知风险、认知信任、法律监管等因素设计问卷,在预调研修正后对226份正式回收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假设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到医生ADTS采纳意愿关系链模型.结果 绩效期望、认知信任、社会影响对医生的行为意愿产生直接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的作用效果最大;促成因素、法律监管等存在间接影响.研究还发现,使用过ADTS的医生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学习适应性等多方面赋分较高.结论 落实ADTS应用应重视培训科普、建立运维体系、完善风险责任规制,需要多方合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外精神科医师置信职业行为评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理念已在国际医学教育领域被广泛采纳,是针对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较好的评价方式。目前我国尚没有基于胜任力的精神科住院医师EPAs评价体系。本文分析了近10年来国外精神科医师EPAs研究进展,对其构建方法、相关条目及实施情况进行整理,以期为我国精神科住院医师EPAs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感知偏差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血管疾病(CVD)患者风险感知可以预测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与客观风险估算值相差过大会影响个体的风险应对行为。本文介绍CVD患者风险感知偏差的发生现状,从人口学因素、疾病危险因素、个体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风险沟通和风险特征等方面分析影响CVD患者风险感知偏差的因素,总结减少风险感知偏差的干预策略,以期促进医务人员对CVD患者风险感知偏差的认识,为今后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少年身体姿态相关健康信念及健康知识掌握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中国青少年对身体姿态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现状。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框架设计包含身体姿态健康信念和身体姿态健康知识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姿态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6省(市)72所学校的3 5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1)身体姿态健康信念的所有维度得分均随学段上升而下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中,感知易感性得分分别为(27.32±4.28)分、(26.51±4.59)分、(25.87±3.68)分,感知严重性得分分别为(27.27±5.26)分、(26.30±5.44)分、(25.52±4.91)分,感知益处得分分别为(21.10±2.93)分、(20.57±3.19)分、(20.00±2.93)分,感知障碍得分分别为(24.18±5.24)分、(23.14±5.04)分、(22.63±4.51)分,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4.64±3.19)分、(24.12±3.31)分、(23.58±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78.27,80.98,71.40,56.74,53.73,均 P<0.01)。(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好学生和城市学生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和感知益处得分高于其他学生(均 P<0.01)。(3)知识掌握方面,知识掌握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比分别为5.5%(193/3 513)、69.5%(2 440/3 513)和25.0%(880/3 513)。城市、乡镇、农村学生中,知识掌握较好学生占比分别为6.6%(961/1 461)、3.7%(39/1 043)和2.7%(27/1 009),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6.67, P<0.01);处境有利、处境中等和处境不利学生中,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学生占比分别为8.9%(87/974)、5.0%(80/1 595)和2.8%(2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79, P<0.01)。 结论:青少年身体姿态健康知识欠缺,对脊柱健康的风险因素认知不足,采纳健康行为面临明显障碍,需加强对高中生、乡镇和农村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居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行为方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居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行为方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居家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对结直肠癌术后居家患者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QLO-C30)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居家护理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保障有效信息与良好护患关系的延续,帮助患者意识到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性,使其树立健康信念,主动采纳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提高,该模式实用、有效,科学、合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护士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促进移动护理类APP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山东省1 20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智能手机使用行为调查问卷及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调查表。结果:护士对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平均分为(4.16 ± 0.69)分。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职务、使用智能手机经历、认可移动护理类APP是护理的补充、智能手机自我效能及使用智能手机每日时长是护士对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t值为-7.132~22.678, P<0.05或0.01),解释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总变异的39.1%( P<0.01)。 结论:临床护士移动护理类APP接受度处于中高水平,且受使用智能手机经历、智能手机自我效能等多方面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措施激发护士对移动护理类APP采纳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认知行为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生理上心率、血压变化,心理上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高于观察组( P<0.05);观察组心理中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中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况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可改善患者生理指标状态,降低心理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各个科室借鉴采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最佳证据的临床审查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最佳证据进行临床现况审查,系统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变革策略。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研究方法,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基于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于2021年7—12月对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及老年科的223例患者及75名护士开展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审查,基于审查结果,对32名潜在采纳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评估基于证据的变革、潜在采纳者和实践环境三方面证据临床转化的障碍及促进因素,从而制订有效策略。结果:循证团队基于遴选的22条最佳证据制订了25条审查指标开展临床审查,显示有16条指标依从率<60%,通过分析与归纳潜在采纳者访谈结果,剖析导致护士依从率低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证据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证据应用不便捷;潜在采纳者层面护士知信行欠佳、工作负担重、患者及照护者认知度不高;实践环境层面为缺乏证据临床转化的护理规范和流程、多学科协作沟通渠道不通畅等。主要促进因素:有完善的循证护理项目监管机制,循证组有丰富的证据转化经验,管理层变革意愿强,实践者善于创新。结论:吞咽障碍患者服药管理的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间尚存在较大差距,应充分利用促进因素克服障碍,实施改进,以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有效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医生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采纳意愿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构建理论模型,探究医联体内临床医生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2—8月,通过自制量表,对福建、江西两省4个医联体内肝病诊疗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mos 24.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分析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组织氛围、行业技术环境对医联体内临床医生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采纳意愿均有正向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0.779),主观规范(0.635),行业技术环境(0.578),行为态度(0.359),组织氛围(0.218)。结论:建议通过提供充分的技术教育培训,发挥核心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技术创新、共享交流的组织氛围等措施,强化相应卫生技术的采纳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PCI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时结合冠心病健康手册,常规口头宣教相关保健要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入院时、出院后6个月分别采用自制冠心病相关知识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任红艳等编制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记录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测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总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IMB模型健康教育模式利于提高并维持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使患者能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基本干预方式,促进其自觉采纳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升健康,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依从性,强化其健康,降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预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