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建档进行CAPD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动机式访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的容量管理状况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液体摄入、食盐摄入量分别为(716.84±127.45)mL、(3.79±1.08)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3.01±143.78)mL、(4.34±1.3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74、2.498,均 P<0.05);两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尿量逐渐减少,但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99,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831,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素氮、肌酐分别为(16.19±4.62)mmol/L、(502.01±226.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0±4.77)mmol/L、(599.65±266.6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61、2.161,均 P<0.05)。 结论:"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对CAPD患者控制水盐摄入的效果十分明显,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水肿程度及尿素氮、肌酐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0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转归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复发、死亡等临床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其临床转归情况,对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回馈健康教育模式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回馈健康教育模式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回馈教学。比较两组健康信念、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化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回馈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健康信念及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信念模式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肿瘤患者,其中2020年1—9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47例),2020年10月—2021年6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护理,干预组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依从行为、锻炼行为。探讨依从行为与锻炼行为的迁移效应。结果: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健康认知水平、依从行为评分和锻炼行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依从行为到锻炼行为存在迁移效应,非赋范拟合指数( NNFI)、比较拟合指数( CFI)、拟合优度指数( GFI)均>0.9,近似误差均方根( RMSEA)<0.06。 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可以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康复锻炼行为,且依从行为对锻炼行为存在迁移效应,可达到促使健康行为转变的双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对呼吸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对呼吸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情况、肺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和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从而起到改善肺功能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BM全程贯穿下的信息与康复支持对肩袖损伤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HBM全程贯穿下的信息与康复支持对改善肩袖损伤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10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各5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HBM全程贯穿下的信息与康复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自我效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 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 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 P<0.05)。 结论:HBM全程贯穿下的信息与康复支持能显著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理念模式为指导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不同护理应用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实施后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评分、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下肢DVT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结合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 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 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 %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用新媒体实施健康宣教在结肠癌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新媒体实施健康宣教在结肠癌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纳入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12月纳入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院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运用新媒体实施健康宣教,均持续干预6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知识需求问卷、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知识需求问卷评分(41.24±7.64)分,对照组(51.94±9.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12, P<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评分(118.10±31.53)分,对照组(92.20±28.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13, P<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98.37±17.17)分,对照组(80.45±17.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00, P<0.01)。 结论:结肠癌患者院外护理中运用新媒体实施健康宣教,能够改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重建健康信念,增强自我管理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知信行"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知信行"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116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知信行"、术后1年心血管风险分级、再狭窄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教育前比较,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相关知识、信念、执行评分均升高;且教育后,观察组上述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教育前比较,术后1年两组患者心血管中高危风险构成比均下降、低危风险构成比升高;且术后1年,观察组中高危风险构成比低于对照组、低危风险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年内血管再狭窄1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活质量良好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不佳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为转变疾病教育模式能有效规范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知信行"行为,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实现降低PCI术后心血管危险层级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