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治疗43例成年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年龄(29.1±10.7)岁,术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39.0±4.8)分,每日尿失禁(11.9±2.6)次,每次排尿量(170.7±20.1)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81.4±19.6)cmH 2O(1cmH 2O=0.098kPa),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169.1±40.0)ml。经尿道将300 U BTX-A分30个点注射于包括膀胱三角区的逼尿肌内。留置尿管1~3 d后改为间歇导尿。间隔6~9个月重复注射,共注射4次。记录每次注射12周后I-QOL、排尿日记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观察不良事件。 结果:患者4次BTX-A注射间隔时间分别为(220.6±27.4)、(222.8±24.2)、(224.4±39.0)d( P=0.13)。与首次注射前基线值比较,第1、2、3、4次注射后患者I-QOL分别增加至(54.9±9.1)、(56.1±7.9)、(61.7±9.1)、(68.8±8.9)分;尿失禁例数分别降至36、35、35、33例;每日尿失禁次数分别减少至(4.4±0.6)、(3.8±0.4)、(2.2±0.5)、(2.1±0.3)次;每次排尿量分别增加至(288.3±40.2)、(300.0±38.6)、(316.8±46.8)、(319.5±36.7)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分别降至(29.4±11.0)、(26.1±8.7)、(20.3±5.9)、(18.5±6.0)cmH 2O;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分别增加至(270.0±48.7)、(284.9±51.3)、(287.7±47.9)、(303.0± 46.2)ml。4次注射后患者I-QOL、尿失禁例数、每次排尿量、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和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次注射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注射后无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2例一侧Ⅱ级VUR于第1次注射后消失。术后1周内,9例出现尿管内重度肉眼血尿,予延长留置尿管时间或膀胱冲洗后血尿消失。12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予留置尿管并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继续间歇导尿。 结论:含膀胱三角区逼尿肌内BTX-A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能显著降低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压力,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减少尿失禁,提高生活质量;重复注射与首次注射效果相似,且安全性未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泌尿生殖系统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达芬奇Xi机器人系统辅助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泌尿生殖系统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施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的29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为(5±3.5)岁,范围在1个月至10.5岁。所有患儿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6例,重复肾5例,卵巢畸胎瘤3例,发育不良肾2例,膀胱输尿管反流2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1例,肾囊肿1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穿刺器,经脐单部位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总结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9例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中转开放手术。18例行肾盂成形术,4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行输尿管输尿管端侧吻合术,2例行发育不良肾切除,1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行卵巢肿瘤剔除术;其中15例患儿合并内环口未闭,同时行内环口高位结扎。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卵巢肿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168.5±42.3)min、(152.8±51.7)min、(146.3±32.0)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3±3.5)d、(7.3±2.6)d、(4.7±2.1)d。肾盂成形术后1例并发尿外漏,充分引流保守9 d后治愈;1例术后2周并发泌尿系感染,口服抗生素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18.7±2.5)个月,无其他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脐部切口隐匿,术后外观满意。结论:经脐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应用于小儿泌尿生殖系统的治疗安全可行,切口隐匿美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76±4.93)mm,术后下肾部APD为(5.49±6.47)mm,与术前同类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下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05±4.10)mm,与术前下肾部输尿管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DRF为(43.06±5.75)%,与术前DRF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5.1个月,范围为13~120个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8.1%(3/37)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半年复查积水下降不明显,DRF下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2年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 结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适用于儿童完全性肾重复畸形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例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岁4个月,年龄范围为3岁8个月至5岁1个月;均为因腹痛就诊检查发现肾积水,既往无泌尿系感染史,病变均为左侧。术前均完善B型超声、磁共振尿路成像和(或)增强CT、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同位素肾图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除1例在术前经上述检查未提示存在明确的重复肾征象,其他3例经上述检查后考虑诊断为重复肾;3例患儿于术前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2例为不完全性重复肾),1例术前未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术前同位素肾图检查均提示患侧分肾功能明显受损,告知家长病情后,要求保留受累半肾,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均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采用经典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未增加辅助孔。结果:术中发现上肾UPJO 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下肾UPJO 3例,均为不完全性重复肾,其中1例合并马蹄肾;1例UPJO为扭曲折叠,1例为单纯狭窄,1例为高位输尿管,1例为血管压迫。术中均留置DJ管,腹腔内操作的平均时间为105 min,平均吻合时间为44 min。所有患儿在术中均无中转开放,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d。术后6~8周拔除DJ管,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范围为26~60个月,术后肾盂分离程度均较术前降低,患肾分肾功能与术前相比,1例略有改善,3例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与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及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CeVUS检查的207例临床可疑VUR患儿临床资料,均使用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Bracco,Italy)经导尿管膀胱内给药行CeVUS检查,同时检查尿道和女童阴道。根据国际VUR分级标准,将VUR分为五级。记录VUR级别、有无肾内反流(intrarenal reflux,IRR)以及尿道阴道的异常发现。对其中18例同期行排泄性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者应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CeVUS和VCUG诊断VUR和IRR的一致性。结果:共检查207例患儿416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elvi-ureter units,PUUs),其中3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207例中诊断VUR 97例(97/207,46.86%);416个PUUs中诊断VUR 145个(145/416,34.86%)。发现IRR 24个,均发生在Ⅲ级及以上反流患儿。同期行CeVUS和VCUG检查的18例患儿(2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共37个PUUs)中,诊断VUR一致性的加权Kappa值0.747, P<0.01,95% CI:0.554~0.941。上述37个PUUs中CeVUS发现IRR 12个,重复肾下极反流1例,而VCUG无一例发现。另外,CeVUS发现尿道阴道异常5例,重复肾Y形输尿管1例,反流侧肾脏形态偏小6例。 结论:CeVUS检查安全,与VCUG检查结果一致性高,较VCUG在诊断IRR和重复肾合并VUR上有一定优势。CeVUS也能发现尿道阴道异常。CeVUS可以作为儿童VUR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手术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并瘤栓复发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肾透明细胞肉瘤并下腔静脉瘤栓患儿临床资料。以"clear cell sarcoma"、"thrombus"和"pediatric"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以"透明细胞肉瘤"、"瘤栓"和"儿童"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剔除重复病例后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患儿因"发热3 d、血尿3 d"入院,体查右上腹似可扪及一直径约10 cm肿块,质中,无压痛。腹部CT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腔静脉内低密度影,腹膜后多处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确诊肾透明细胞肉瘤,辅助化疗4个周期后行右肾肿瘤根治、腔静脉瘤栓取出术。2022年3月复查CT发现下腔静脉瘤栓复发,行瘤栓、部分下腔静脉切除术。首次手术时长10 h,术中出血量600 mL,切口一期愈合;病理检查结果:肾透明细胞肉瘤,肿瘤侵范未突破肾被膜,侵犯肾盂壁;肾窦及肾门血管未见肿瘤成分;输尿管切缘及右肾旁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术后放疗6个周期、化疗5个周期;第2次手术时长8 h,出血量300 mL,术后化疗5个周期。病理检查示下腔静脉瘤栓为肿瘤成分。目前已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儿无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腔静脉梗阻表现,肾功能正常。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及明显肿瘤遗存。共获得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报道11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儿,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7岁10个月(1岁11个月至14岁);左肾肿瘤4例,右肾7例;8例瘤栓侵入右心房,9例行肾肿瘤根治切除及腔静脉切开取栓,其中5例在体外循环下取栓。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5~36个月),3例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对于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腔静脉瘤栓患儿,可选择经腔静脉切开取栓;瘤栓复发时,如证实侧支循环畅通,可行瘤栓与部分下腔静脉一同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RPUUO)模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将成年健康雄性贵州小型猪9只(贵州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所提供)切除左肾,随机抽签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CPUUO组)和RPUUO组,每组3只。RPUUO组和CPUUO组用套管法造成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术后第14天,RPUUO组解除梗阻,CPUUO组不解除梗阻。术前和术后第3、7、14、28天,抽血查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超声扫描观察肾脏集合系统分离程度(DRCSS)。术后第28天处死全部猪,取右肾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RPUUO组SCr和BUN在术后第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第14天达最高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高[SCr:(133.11±14.73) μmol/L比(114.43±4.40) μmol/L、(169.13±13.68) μmol/L比(115.53±5.90) μmol/L, t=19.374、24.267, P<0.05),BUN:(5.81±0.85) mmol/L比(5.81±0.85) mmol/L、(7.96±0.41) mmol/L比(7.96±0.41) mmol/L, t=18.083、30.760, 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SCr:(111.33±12.02) μmol/L比(268.03±14.84) μmol/L, t=16.683, P<0.05),BUN(5.10±0.15) mmol/L比(15.21±0.54) mmol/L, t=22.408, P<0.05)。RPUUO组DRCSS在术后第7天增加,第14天达最大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增大[(2.23±0.18) mmol/L比(0.61±0.09) mmol/L、(3.90±0.19) mmol/L比(0.60±0.08) mmol/L, t=20.308、28.675, 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0.94±0.39) mmol/L比(5.93±0.23) mmol/L, t=16.474, P<0.05]。S组肾脏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CPUUO组肾脏组织结构重度异常,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肾小管大面积萎缩消失,残存肾小管明显扩张,肾间质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RPUUO组肾小球变化不明显,肾小管轻度扩张,肾间质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套管法在小型猪上建立RPUUO模型,这种动物模型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次性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医院因单侧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使用软镜类别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分为一次性软镜组和可重复使用软镜组,对两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225例,其中一次性软镜组107例、可重复使用软镜组118例。一次性软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可重复使用软镜组[60(40,97)min与75(60,110)min, Z=-2.947、 P=0.003],一次性软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可重复使用软镜组[1(1,2)d比1(1,2)d, Z=-2.554、 P=0.011];两组患者在结石完全清除率[89/107(83.2%)与92/118(78.0%), χ2=0.969、 P=0.325]与术后SIRS发生率[8/107(7.5%)与14/118(11.9%), χ2=1.225、 P=0.268]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SIRS发生率与采用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且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更短,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肾输尿管重复畸形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6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8.6个月。重复肾均位于肾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20例均有超声检查提示肾积水逐渐加重史,其中临床表现为腰腹部酸胀不适2例,排尿困难1例,尿失禁(正常排尿期外滴尿)2例,有泌尿系感染史12例,尿道外口囊性肿物脱出2例。术前完善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利尿性肾动态显像(ECT)、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其中伴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重复输尿管反流4例。20例检查均提示重复上肾无功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2~150 min,平均109.5 min;术中出血量5~22 ml,平均9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24 h,平均9.1 h,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 d,平均2.7 d。住院时间4~8 d,平均5.9 d。术后1例失访,其余19例均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3个月第1次复查ECT未提示下肾萎缩或功能丢失。2例伴有尿失禁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有尿道口肿物者术后肿物未再出现,术前有排尿困难、腰腹部酸胀者术后症状消失。术后无漏尿发生。20例中,2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儿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手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