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北京医院因单侧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使用软镜类别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分为一次性软镜组和可重复使用软镜组,对两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225例,其中一次性软镜组107例、可重复使用软镜组118例。一次性软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可重复使用软镜组[60(40,97)min与75(60,110)min, Z=-2.947、 P=0.003],一次性软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可重复使用软镜组[1(1,2)d比1(1,2)d, Z=-2.554、 P=0.011];两组患者在结石完全清除率[89/107(83.2%)与92/118(78.0%), χ2=0.969、 P=0.325]与术后SIRS发生率[8/107(7.5%)与14/118(11.9%), χ2=1.225、 P=0.268]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SIRS发生率与采用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且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长更短,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80岁及以上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对≥80岁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因单侧上尿路结石行FURL治疗的297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龄组(≥80岁)与中低龄组(60岁≤年龄<80岁),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对患者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围手术期及术后资料。结果:PSM后共纳入患者116例,两组各58例。高龄组年龄[ M( Q1, Q3)]为83.0(81.0,86.0)岁,男29例;中低龄组年龄为69.5(64.8,74.0)岁,男33例。高龄组术后住院时长[ M( Q1, Q3)]大于中低龄组[2(1,3)比1(1,2)d, P=0.002]。高龄组、中低龄组术后分别有3例、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无需外科干预;结石清除率(SFR)[79.3%(46/58)比84.5%(49/58)]、手术时间[ M( Q1, Q3),70.0(48.3,100.0)比65.0(46.5,101.2)min]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9%(15/58)比22.4%(13/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URL治疗≥80岁上尿路结石患者的SFR、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中低龄老年患者相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7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效果,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并发症发生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1.05±11.34) min比(107.84±10.28) min]及术后住院时间[(8.54±3.15) d比(12.36±4.08) d]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67%(33/36)和100.00%(36/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和83.33%(3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为(5.24±0.31) mmol/L和(90.65±25.57)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69±0.78)mmol/L和(131.96±37.80)μmol/L,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比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结石清除效果好,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理想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细输尿管软镜(F7.5)与其他类型输尿管软镜模拟术中控制肾盂内压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F7.5输尿管软镜与其他型号输尿管软镜(F8.5、F9.0、F9.2、F9.6)在模拟手术中控制肾盂内压的效果。方法:用F7.5超细软镜和其他4种(F8.5、F9.0、F9.2、F9.6)一次性电子软镜搭配3种输尿管导引鞘,形成15个镜鞘组合,实测各软镜真实外径并计算有效镜鞘比。在体外采用3D打印肾-输尿管模型,在模型中模拟软镜碎石术中的灌注,设置灌注压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cmH 2O(1 cmH 2O=0.098 kPa),测量不同灌注压下的肾盂内压及灌流率。绘制折线图并对肾盂内压与灌注压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比较不同镜鞘组合间及不同软镜组间的肾盂内压。 结果:所有器械组合的镜鞘比范围为0.62~0.92,其中F7.5软镜与F10/12、F11/13、F12/14导引鞘组合的镜鞘比分别为0.75、0.68和0.62。各个镜鞘组合中的肾盂内压和灌流率与灌注压呈近似线性关系。F7.5软镜在搭配F10/12、F11/13和F12/14此3种镜鞘时均能提供40 cmH 2O以下的肾盂内压。在所有的镜鞘组合中,F12/14鞘-F7.5软镜组合在50 cmH 2O灌注压下产生了最低的肾盂内压(1.47 cmH 2O),并在500 cmH 2O灌注压下提供了最高的灌流率(74.24 ml/min)。当5种软镜搭配F10/12鞘时,仅F7.5软镜能全程保持安全的肾盂内压(其最高仅为25.90 cmH 2O)。以不同镜鞘比组合为分组变量的肾盂内压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不同软镜型号为分组变量的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示,F7.5软镜组较其他4组有明显更低的肾盂内压( P<0.05)。 结论:F7.5超细软镜由于显著降低了器械组合的镜鞘比,在体外模拟手术中控制肾盂内压的效果较F8.5、F9.0、F9.2、F9.6软镜更好,且能够在保证肾盂压力安全的前提下适配更细的导引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儿童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S)治疗儿童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行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215例肾及(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41例,女74例;平均年龄4.6岁(1.2~14.4岁)。左侧结石104例,右侧结石87例,双侧结石24例。肾结石179例,其中双侧结石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其中双侧结石5例。结石直径5~28 mm。患儿均经泌尿系B超、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及腹部平片(abdominal X-ray,KUB)或CT确诊,排除其他泌尿系严重畸形。收集所有患儿手术及住院时间、结石清除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15例患儿的239侧结石中,共228侧成功完成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其中19侧一期在超滑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镜至肾盂,209侧经双J管扩张输尿管4周后置入输尿管软镜碎石。余11侧结石因输尿管软镜不能达到结石位置或不能探及结石而改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除5例因结石较小,术后未留置双J管外,其余患儿术后均留置双J管2~4周。术后4周复查B超或CT,148侧结石全部排尽,一期清石率64.9%(148/228);75侧进行了2~3次碎石术。术后3个月复查总清石率为89.9%(205/228);如将直径≤4 mm无临床意义的残石计算在内,则清石率为93.4%(213/228)。平均手术时间55 min(25~11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2~5 d)。术后早期出现肾脏血肿1例,输尿管下口撕裂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损伤3例(其中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穿孔1例),均经留置双J管4周后治愈。随访期间,1例出现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术后6个月时经肾盏输尿管吻合术治愈。随访至2022年3月,成功获得清石的患儿中,共10例出现结石复发。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儿童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清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次性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8年4—1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和CT检查确诊最大径≤2 cm的单侧单发上尿路结石,或单侧肾多发结石且最大径之和≤2 cm;③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或感染已经控制;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侧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等;②肾盏憩室结石;③肾下盏结石同时肾下盏肾盂夹角<30°;④合并肾功能不全;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心肺功能异常;⑦确诊为出血体质或处于高凝状态。试验组术中使用PU3022A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使用Flex-X 2可重复纤维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以李克特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制订图像质量评价量表,以此对术中影像资料进行评级,并计算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碎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0例完成试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各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单发结石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0)mm与(8.7±3.0)mm, P=0.023],男女比例(29/16与29/16, P=1.000)、年龄[(45.1±9.3)岁与(44.5±8.5)岁, P=0.583]、身高[(164.8±7.8)cm与(164.8±9.0)cm, P=0.978]、体重[(65.3±9.6)kg与(67.5±13.0)kg, P=0.359]、中重度积水比例[31.1%(14/45)与26.7%(12/45), P=0.816]、结石部位(上盏6例与3例, P=0.485;中盏7例与4例, P=0.334;下盏16例与17例, P=0.827;肾盂15例与11例, P=0.352;输尿管24例与25例, P=0.832)、合并高血压病(10例与12例, P=0.623)、合并糖尿病(4例与5例, P=0.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方面,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45/4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5.6%(7/4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01)。试验组碎石成功率为68.9%(31/45),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18)。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下降值[(3.91±9.71)g/L与(3.62±8.40)g/L, P=0.880]、术前血肌酐[(84.46±20.00)μmol/L与(83.52±24.58)μmol/L, P=0.451]、术后血肌酐[(92.38±25.38)μmol/L与(89.03±25.71)μmol/L, P=0.53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与6.7%(3/45), 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相似。在手术图像质量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明显优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7.5 Fr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应用7.5 Fr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最大径<1.5 c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7.5 Fr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9.5 Fr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数据,包括患者的输尿管工作鞘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清石率、输尿管损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一期置鞘成功率为93.8%(45/48),对照组为79.2%(38/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0±11.0)min比(55.1±11.4)min]、碎石时间[(26.0±9.3)min比(23.7±8.7)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周,试验组患者的清石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97.4%(37/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输尿管损伤程度方面:试验组患者出现0级损伤17例,1级损伤27例,2级损伤4例,3级损伤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0级损伤9例,1级损伤23例,2级损伤13例,3级损伤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患者出现血尿22例,疼痛9例,膀胱痉挛8例,轻度发热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血尿24例,疼痛12例,膀胱痉挛9例,轻度发热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7.5 Fr输尿管软镜和9.5 Fr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最大径<1.5 cm上尿路结石均能获得良好清石率,但7.5 Fr输尿管软镜置鞘成功率更高,且对输尿管损伤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输尿管镜中应用不同规格光纤对术区温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构建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模型评估小儿输尿管镜使用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对工作区域温度的影响。WOLF F4.5/6.5小儿输尿管镜灌注压为1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置入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采用不同功率和不同工作时长,结果表明工作区域温度与光纤直径、碎石功率和激光激发时间相关:小儿输尿管镜使用550 μm光纤、工作时间>3 s,或365 μm光纤、工作时间>6 s,局部区域温度都能>42℃,可能会对局部输尿管造成热损伤,导致狭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可拆卸式输尿管软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可拆卸式输尿管软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0例,按抽签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可拆卸式输尿管软镜治疗,B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C组患者采用可拆卸式输尿管软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和3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前2 h及术后1和3 d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组和B组[(65.25 ± 7.90)min比(99.73 ± 8.52)和(96.11 ± 9.92)min、(33.22 ± 3.70)ml比(41.54 ± 3.62)和(45.17 ± 3.30)ml、(3.90 ± 0.90)d比(4.77 ± 1.17)和(5.70 ± 1.19)d],术后1和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94.00%(47/50)比80.00%(40/50)和82.00%(41/50)、98.00%(49/50)比84.00%(42/50)和86.00%(4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术前2 h PCT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术后1和3 d PCT和CRP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杂性肾结石应用可拆卸式输尿管软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中创伤,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原则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结石长径0.8~2.0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肾结石,或结石长径<1.5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③术前尿细菌培养阴性;④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②合并输尿管瘢痕狭窄或输尿管狭窄、梗阻、扭曲等预计内镜不能通过;③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④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⑤严重髋关节畸形,取截石位困难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试验组采用国产(广州瑞派公司)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对照组采用进口(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术。记录两组临床综合评价(包括影像质量和操作性能)合格率、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后血尿、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结果:本研究3家医院共纳入186例,其中8例因术中输尿管狭窄未能完成试验而退出研究,最终试验组90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年龄[(48.40±11.36)岁与(47.40±12.53)岁, P=0.594]、男女比例(62/28与56/32, P=0.874)、体质指数[(24.8±2.1)kg/m 2与(25.1±2.0)kg/m 2, P=0.331]、中重度肾积水比例(28/90与23/88, P=0.874)、结石位置( P=0.063)、结石长径[(12.8±4.7)mm与(11.9±5.2)mm, P=0.2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综合评价合格率[98.9%(89/90)与100.0%(88/88), P=0.991]、碎石成功率[84.4%(76/90)与84.1%(74/88), P=0.8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器械故障/缺陷率均为0。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45/90)和52.0%(5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9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者均为术后尿常规红细胞升高[两组分别为88/90和88/88]和白细胞升高[分别为88/90和88/88];试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1.1%)严重不良事件,为肾绞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94)。 结论: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