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极重度肾积水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8岁;患侧为左侧10例,右侧5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8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B组7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皮质折叠缝合术。所有患儿的肾盂分离距离均>40 mm,术前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其中1例合并肾外伤。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肾周引流管和导尿管。观察术后患儿恢复情况,了解其尿路感染、肾功能恢复情况和肾脏形态恢复情况。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范围为110~195 min,术后2~3 d拔出肾周引流管,7~10 d拔出导尿管,6~8周拔出输尿管内支架管。A组患儿中5例术后出现反复尿路感染;5例中的2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肾脏体积较大;5例中的3例行肾造瘘术,术后1例感染治愈后行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排泄基本通畅,拔出造瘘管后恢复顺利,但肾脏形态较大,另2例经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容积较大,排泄缓慢,夹闭肾造瘘管后患侧腰部疼痛,提示局部梗阻,再次行腹腔镜肾盂成形并肾脏折叠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未再出现反复尿路感染。B组患儿中的3例在留置内支架管期间出现暂时性的尿路感染,经拔出支架管并积极抗感染后治愈。所有患儿复查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分肾功能较前好转,肾小球滤过率提高,排泄曲线有下降段,B组患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程度较好于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在肾脏形态及肾皮质厚度方面,B组优于A组。结论:腹腔镜肾折叠术联合肾盂成形术适用于儿童极重度肾积水肾脏形态和功能的修复,有助于肾内尿液的排空和尿路感染的控制,肾脏形态恢复好,极重度肾积水合并肾皮质较薄时,肾折叠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与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在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及尿道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行CeVUS检查的207例临床可疑VUR患儿临床资料,均使用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Bracco,Italy)经导尿管膀胱内给药行CeVUS检查,同时检查尿道和女童阴道。根据国际VUR分级标准,将VUR分为五级。记录VUR级别、有无肾内反流(intrarenal reflux,IRR)以及尿道阴道的异常发现。对其中18例同期行排泄性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者应用加权Kappa检验比较CeVUS和VCUG诊断VUR和IRR的一致性。结果:共检查207例患儿416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elvi-ureter units,PUUs),其中3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207例中诊断VUR 97例(97/207,46.86%);416个PUUs中诊断VUR 145个(145/416,34.86%)。发现IRR 24个,均发生在Ⅲ级及以上反流患儿。同期行CeVUS和VCUG检查的18例患儿(2例重复肾双输尿管,1例单侧肾缺如,共37个PUUs)中,诊断VUR一致性的加权Kappa值0.747, P<0.01,95% CI:0.554~0.941。上述37个PUUs中CeVUS发现IRR 12个,重复肾下极反流1例,而VCUG无一例发现。另外,CeVUS发现尿道阴道异常5例,重复肾Y形输尿管1例,反流侧肾脏形态偏小6例。 结论:CeVUS检查安全,与VCUG检查结果一致性高,较VCUG在诊断IRR和重复肾合并VUR上有一定优势。CeVUS也能发现尿道阴道异常。CeVUS可以作为儿童VUR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治疗重复肾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复杂重复肾畸形的病例患儿11例,其中男1例,女10例;平均月龄为33.5个月,范围为3~73个月;重复肾左侧7例,右侧2例,双侧2例。术前完善泌尿系B型超声、泌尿系CT血管造影/ CT尿路造影、肾动态核素显像、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等影像学检查,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前术后肾盂前后径变化、输尿管管径粗细、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数据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1例患儿中上位输尿管末端囊肿5例,上位输尿管末端梗阻6例(含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反流8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末端梗阻3例。所有患儿均顺利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长为(242.22±93.15) min,均未中转开放,术中出血0~20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天数(11.20±2.60) d。术后上位肾盂前后径为(8.17±3.96) mm,术后上位肾输尿管管径为(6.83±3.56) mm,术后下位肾盂前后径为(11.08±9.29) mm,术后下位肾输尿管管径为(5.14±2.63) mm,相较于术前,术后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肾实质厚度为(8.51±3.20) mm,术后患肾部分肾功能为(40.62±13.52)%,与术前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儿随访6~24个月,术后排尿异常症状完全消失,尿路感染无复发;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下位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患肾部分肾功能较前下降,之后行腹腔镜下左侧重复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实质萎缩,实质内肾小球数量减少,肾盂肾盏扩张,间质纤维化,符合肾发育不良。 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面损伤小、手术操作空间充裕、术中视野暴露充分、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安全创新的手术方式来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式回肠原位膀胱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采用我中心在回肠W形原位膀胱和Studer膀胱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回肠原位膀胱术(Urumqi膀胱)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54~66)岁。病程1个月至3年。5例为初发患者,3例有≥2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6例为多发肿瘤,大小0.5~2.5 cm。2例为单发肿瘤,大小均为3.0 cm。术前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肿大,无上尿路积水。膀胱镜检查示尿道通畅,无可疑肿瘤。术前病理检查结果: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所有手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回肠50 cm,自右侧端顺时针向内侧卷曲成近圆形,左侧末端留10 cm,其余40 cm回肠形成3段、每段约13 cm的肠管,将其去管化形成新膀胱,将末端10 cm肠管从乙状结肠前方跨过,与左侧输尿管吻合,右侧输尿管与新膀胱右侧顶部吻合,尿道与新膀胱吻合。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出现轻度尿失禁,术后12个月均完全尿控;7例无输尿管反流,1例术后12个月仍有左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示膀胱排空效果满意,残余尿阴性,膀胱容量250~400 ml。复查胸部CT、泌尿系CT及腹部超声示无上尿路积水,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评估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肾内反流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在诊断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及肾内反流(IRR)中的价值,评估 IRR与年龄、性别和 VUR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怀疑 VUR 行 CeVUS 检查的患儿.所有患儿均行 CeVUS 检查,分析造影图像,记录反流级别、有无IRR、年龄和性别等资料.结果 在 319 例患儿中CeVUS检出 VUR 138 例,其中 IRR 有 59 例(42.8%).IRR 患儿年龄中位数为 7(2~84)个月,而无 IRR年龄中位数为 16(1~108)个月(P<0.05).共有 VUR肾输尿管单位 202 个,其中 IRR 77 个,IRR 在各级别 VUR的检出率分别为Ⅱ级 5.0%(2/40)、Ⅲ级 34.7%(26/75)、Ⅳ级 66.2%(43/65)、Ⅴ级 40.0%(6/15).结论 CeVUS可用于儿童 VUR及 IRR的诊断,IRR多见于Ⅳ级 VUR和 1 岁以内的患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在儿童膀胱输尿管返流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在儿童膀胱输尿管返流(VUR)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肾病中心2016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VUR高危风险患儿,使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经导尿管膀胱内给药进行CeVUS检查,分析CeVUS在VUR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纳入38例患儿,共77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UUs).经CeVUS检查,38例患儿中诊断VUR 18例(47.4%).77个PUUs中诊断 VUR 27个(35.1%),其中Ⅰ度VUR 3个(11.1%),Ⅱ度3个(11.1%),Ⅲ度7个(25.9%),Ⅳ度7个(25.9%),Ⅴ度7个(26.0%).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CeVUS检查安全、准确且阳性率高,CeVUS可作为包括新生儿在内的儿童 VUR筛查和随访的首选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临床特征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后尿道瓣膜症患儿通常于出生前或新生儿期即可获得诊断及治疗.但有一部分患儿直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才被诊断进而接受治疗.对于这部分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较少,故本文对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年龄2~14岁)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常规行肝肾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收集患儿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 我院共诊治年龄在2~14岁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26例,术后失访4例.就诊时常见症状依次为反复泌尿系感染10例(38.5%)、排尿无力5例(19.2%)、血尿5例(19.2%)、尿痛4例(15.4%)、尿频4例(15.4%)、遗尿3例(11.5%)、反复附睾炎2例(7.7%).所有患儿均接受尿道瓣膜切开.22例获得随访的患儿中2例有瓣膜残留;术后临床症状好转者占40.9%,超声提示肾/输尿管积水减轻者占38.5%.结论 后尿道瓣膜症并非婴儿期独有的病症.对于儿童期排尿异常者,尤其合并反复尿路感染及血尿者应尽早行VCUG检查.内镜下瓣膜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部分患儿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但较多患儿术后排尿异常等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对这部分患儿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需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脏、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肾脏重复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胚胎期后肾发育异常、2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形成的肾脏畸形改变.输尿管重复畸形亦由相同原因所致,是输尿管先天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改变.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形成与肾脏重复畸形密切相关且多同时发生.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肾脏、输尿管重复畸形复杂形态和结构的认识趋于精准化和立体化,诊断肾脏、输尿管重复畸形的方法呈现多样化,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新兴的影像学方法也可以诊断,并各具优劣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技术改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视频.男12例,女16例,左侧15例,右侧12例,双侧1例.巨输尿管症22例,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医源性损伤3例.年龄8~48岁,平均(31±9)岁.28例均行经腹途径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将输尿管牵拉出体外裁剪.结果 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65~150 min,平均(96±26)min,出血10~40 ml,平均(25±8)ml,术后住院4~7 d,平均(5.8±1.2)d,术后无漏尿,引流管3~5 d拔出,尿管留置1周,输尿管支架管留置45 d.术后随访6~24个月,行超声及CT检查,其中25例肾积水较术前不同程度减轻,2例较术前无加重,膀胱排泄性尿路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给予动态观察;1例进行性加重,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给予行球囊扩张后好转.结论 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安全、简单、高效、抗返流效果好,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联合IVU预定位超声实时修正定位在经皮肾镜通道建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初学者采用CT联合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IVU)预定位超声术中实时修正定位在经皮肾镜通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住院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拟行PCNL术的成人患者共128例,分为预定位组和常规组.预定位组患者术前预设穿刺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实时定位.术前预定位组68例患者,术前根据CT和IVU设计穿刺路径、预定穿刺点.术中超声监视下对预定穿刺点进行修正,建立工作通道.常规组6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预定位,术中实时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损失情况,一次结石清除率等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比例、年龄、结石大小、结石表面积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一次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丢失和介入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预定位组通道建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常规手术组术后介入治疗止血1例.预定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CT联合IVU预定位超声术中实时修正定位在经皮肾镜通道建立中能够更好选择最佳穿刺路径,提高穿刺准确性,缩短通道建立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和PCNL初学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