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甲基化在HPV相关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作为最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其对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具有重要调节功能,异常DNA甲基化水平和分布模式与癌症等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DNA甲基化及宿主DNA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结果显示两者在宫颈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DNA甲基化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癌中致癌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噬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总结自噬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药物治疗及相关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自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治疗、进展"为中文关键词,以"autophagy,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fusion gene,therapy,progress"为英文关键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0-01-01-2023-12-3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自噬及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2)自噬与ALL融合基因突变发病中的关系;(3)自噬与ALL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排除标准:(1)会议、评论性及学位论文等;(2)内容关联性不强、结论尚存在争议及内容陈旧的文献.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分析(中文4篇,英文62篇).结果 自噬相关蛋白在ALL患者中表达异常,且在不同的融合基因突变ALL中参与了 ALL 的发病及药物治疗过程,该过程可能与 JAK/STAT、SIRT1/AMPK、NF-κB、cAMPK、c-Myc、Akt/mTOR/p70S6K/4E-BP1、PI3K/AKT/mTOR等分子和(或)信号通路相关.在ALL的不同治疗阶段,抑制或激活自噬与促进或抑制A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 ALL的发病及治疗过程并在疾病不同阶段扮演了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故探索有效靶向自噬的ALL个性化和(或)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锌指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总结锌指蛋白(ZFPs)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锌指蛋白、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中文关键词,以"zinc finger proteins,acute leukemia,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cute myeloid leukemia"为英文关键词,检索 中国知网、PubMed以及万方数据库2003-01-01-2023-12-3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ZFPs在急性白血病中生物学功能的研究;(2)ZFPs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及预后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1)数据不完整的文献;(2)质量差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63篇.结果 ZFPs可通过下调抑癌基因p53表达,促进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沉默急性白血病细胞株ZEB2、ZBTB46基因,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ZFPs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p21、p27、Cyc-A2表达,使急性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或S期.ZFPs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cl-xl表达,促进或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ZFPs对维持ESCs和LSCs自我更新具有重要作用.ZFPs表达异常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和生存的潜在指标.结论 ZFPs可通过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白血病干细胞等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对急性白血病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病人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MM病人为MM组,同期该院门诊就诊的62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的外周静脉血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GRP78的表达,分析GRP78表达与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的关系.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血清GRP78预测MM病人预后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与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血清GRP78表达与MM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MM病人的血清GRP7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Z=4.12,,P<0.001),中位表达量分别为2.49(1.23,5.13)mg/L和1.29(0.75,2.14)mg/L.与多发性骨髓瘤国际预后分期(ISS)Ⅰ、Ⅱ期病人2.05(1.09,4.40)mg/L相比,血清GRP78表达在ISSⅢ期病人2.99(1.66,5.63)mg/L显著升高(Z=2.18,P=0.030).然而,血清GRP78表达与接受硼替佐米诱导方案的MM病人的治疗反应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GRP78预测总体生存(OS)的最佳临界值为1.68 mg/L,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5%CI:(0.58,0.81),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8.7%和58.4%.Kaplan-Meier曲线表明GRP78高表达(≤1.68 mg/L,n=50)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1.68 mg/L,n=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01).单、多因素Cox分析揭示ISS分期[HR=2.04,95%CI:(1.11,3.76),P=0.022]、治疗反应[HR=2.42,95%CI:(1.28,4.58),P=0.007]和血清GRP78表达[HR=2.96,95%CI:(1.43,6.12),P=0.003]是MM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GRP78在MM病人血清中呈现异常高表达,且与ISS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或许是MM诊断与预后风险分层的重要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组织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和mTOR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P53和mTOR的表达与翼状胬肉重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11/2023-05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患者的手术标本,共43例43眼.选取13例患者取健康结膜组织作为健康结膜组,健康结膜组织来源于患眼颞侧结膜.选取10例翼状胬肉标本、6例健康结膜标本,采用qPCR检测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选取33例翼状胬肉标本、7例健康结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和mTOR蛋白在翼状胬肉组织和健康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使用IPP6.0软件统计平均光密度值,分析P53和mTO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53和mTOR与翼状胬肉的重要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qPCR结果,翼状胬肉组中P53和mTOR的mRNA表达水平相较于健康结膜组显著增强(均P<0.05).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和mTOR蛋白在翼状胬肉组中的表达水平相较于健康结膜组显著升高(P<0.05).P53的表达量与mTOR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417,P<0.05).P53在户外活动时间>3 h组的表达量高于户外活动时间≤3 h组(P<0.05),在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2 mm组的表达量高于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 ≤2 mm组(P<0.05),在>40岁和≤40岁两组翼状胬肉患者中无差异性表达(P>0.05).mTOR的表达量在户外活动时间>3 h和≤3 h组、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2 mm和≤2 mm组以及>40岁和≤40岁组中无差异(均P>0.05).P53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户外活动时长(r=0.484,P<0.01)、侵入角膜缘距离(r=0.479,P<0.01)呈正相关.mTOR的表达量与年龄、户外活动时间、侵入角膜缘距离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P53和mTOR在翼状胬肉中过度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在翼状胬肉的发病过程中P53和mTOR的异常表达可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P53的表达量与户外活动时间、翼状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距离呈正相关,提示P53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相关,为翼状胬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肠癌患者的结肠镜随访结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的结肠镜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奥林巴斯CV290电子结肠镜行结肠镜检查,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病史、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进行回访.结果 结肠镜初次检查结果正常40例(47.62%),结果异常44例(52.38%),年龄、性别、腺瘤发生位置和病变发生部位数量是初次结肠镜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结肠镜复查发现腺瘤的危险因素.结论 随访次数越多,随访结果中检测到复发性腺瘤的可能性越大,研究和确定合适的随访时间是根本工作,对复发性腺瘤进行风险分层,并进行实时结肠镜随访,对于减少腺瘤复发和预防大肠癌非常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76例)、重症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按10天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儿童序贯器官衰竭(p-SOFA)评分,并分析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水平高于重症组(t=7.033,4.828,P<0.05),IL-6低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0,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均高于预后不良组(t=6.915,5.932,P<0.05),APACHEⅡ、p-SOFA评分及IL-6、CRP、PCT、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52,7.893,6.778,17.540,14.868,12.296,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CRP、PCT、TNF-α及APACHEⅡ和p-SOFA均是引起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检测(AUC=0.957,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在脓毒血症患儿中表达异常且均为其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对脓毒血症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运动干预方案初稿;于2023年2-4月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18名专家2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和0.856,2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9、0.158和0.133、0.1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运动干预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芍药属组间杂种'Bartzella'的减数分裂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芍药属组间杂种大部分为三倍体,普遍高度不育,极少获得杂交后代.'Bartzella'是个观赏性好且有少数杂交后代的组间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可为揭示其极低可育性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Bartzella'花药为材料,用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结果](1)'Bartzella'的花粉母细胞在中期Ⅰ形成大量单价体,后期Ⅰ产生不同类型的染色体非整倍分离,占比高达89.13%.(2)减数第1次分裂中,染色体桥和断片出现在27.20%的花粉母细胞中;减数第2次分裂中,比例升到47.68%.(3)中期Ⅱ的纺锤体定位异常较普遍,融合纺锤体占27.06%,三级纺锤体占12.84%.(4)减数分裂产物中包含高达72.41%的二分体和13.43%的三分体,其产生未减数配子所占比例约为67%.[结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非整倍分离以及染色体片段缺失可能是'Bartzella'高度不育的重要原因.融合纺锤体、三级纺锤体以及减数分裂Ⅱ结束时胞质分裂异常可导致未减数配子形成.大量的未减数配子可使'Bartzella'在多倍体育种中具有一定潜力,但倍性间杂交障碍可能限制其杂交亲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05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发生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5 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ray hysterosalpingography,X-HSG)检查的 105 例不孕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月经周期、不孕症类型、支原体感染史、衣原体感染史、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史、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等,并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问卷表》,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孕症患者X-HSG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X-HSG结果异常与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年龄、气郁质及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与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规律与否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症类型、月经周期、气郁质、湿热质是HSG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OR>1),年龄、盆腔炎相关病史、输卵管相关病史是HSG发生异常的保护因素(OR<1).结论 适龄生育、减少盆腔炎相关病史、减少输卵管相关病史、调畅情志、忌食肥甘厚味对于减少输卵管病理损伤引起的不孕症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