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相关mRNA和蛋白及外周血Th17/Treg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相关mRNA和蛋白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通过免疫诱导法建立SS小鼠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只.白芍总苷组予白芍总苷溶液0.234 mg/g灌胃,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予增液润燥汤4、8、12 mg/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0 d.计算小鼠日饮水量、唾液流率、颌下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颌下腺组织形态,qPCR检测颌下腺组织同源异形盒基因A1(HOXA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7(IL-17)、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和miR-181c-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颌下腺组织HOXA1、STAT3、p-STAT3、IL-17、FOXP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reg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日饮水量增加,唾液流率、颌下腺指数降低,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明显,HOXA1、STAT3、IL-17 mRNA表达升高,FOXP3 mRNA和miR-181c-3p表达降低,HOXA1、STAT3、p-STAT3、IL-17蛋白表达升高,FOXP3蛋白表达降低,Th17比例、Th17/Treg升高,Treg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增液润燥汤各剂量组小鼠日饮水量减少,唾液流率升高,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HOXA1、IL-17 mRNA表达降低,FOXP3 mRNA和miR-181c-3p表达升高,HOXA1蛋白表达降低,FOXP3蛋白表达升高,Th17比例、Th17/Treg降低,Treg比例升高,增液润燥汤高剂量组颌下腺指数升高,STAT3 mRNA、蛋白表达及p-STAT3、IL-17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液润燥汤可能通过上调miR-181c-3p、FOXP3表达,下调HOXA1、p-STAT3、STAT3、IL-17表达,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SS所致颌下腺功能和组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蕴结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AGA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48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痛风克颗粒(每次1袋,3次/d,口服)、中医外治法(1次/d)、移动性延续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积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负性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情况,监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试验组45例、对照组47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6%(34/45),对照组为63.8%(30/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受限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A、ESR、CRP、PLR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UA、ESR、CRP、PL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SCA、GSES、SAS显著改善(P<0.05,P<0.01);对照组ESCA显著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ESCA、GSES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AGA疗效显著,可降低UA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进行自体DC联合CIK治疗的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156例胰腺癌患者中有92例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CR 0例,PR 0例,SD 42例,PD 50例,ORR为0%,DCR为45.65%.外周血CA199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有19例患者治疗后下降超过20%.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56+、CD25+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IL-2、IFN-γ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和IL-6无显著差异(P>0.05).156例患者mOS为8.53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39%,2年累积生存率为15%,3年累积生存率为15%,没有随访到5年的生存数据.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C-CIK能使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取得一定的客观疗效并可能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周血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FA-IRAEs的预测效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不良事件(TFA-IRA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德市人民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TFA-IRAE发生分为TFA-IRAE组(61例)与无TFA-IRAE组(49例).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LMR、MPV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结果 TFA-IRAE组患者LMR低于无TFA-IRAE组患者、MPVLR明显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R、MPVLR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AUC(95%CI)分别为0.829(0.784~0.879)、0.756(0.711~0.806),两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914(0.870~0.963).两组TNM分期、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免疫治疗线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FA-IRAE组患者女性、年龄≥60岁比例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94,95%CI:1.227~4.671)、LMR≤3.73(OR=3.294,95%CI:1.639~6.618)、MPVLR≥5.23(OR=4.693,95%CI:1.985~11.094)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低LMR、高MPVLR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有关,两者能作为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实验室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部分外周血细胞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NA-CRAO)患者外周血中部分与炎症相关的血细胞变化.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NA-CRAO患者218例(NA-CRAO组)及同期常规体检者218名(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受检者年龄(t=0.60)、性别构成比(x2=0.83)、体重指数(t=0.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0.2 ml,检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红细胞(RBC)、RBC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平均PLT体积(MPV)、大PLT比率(PLCR),计算NEUT/LYMPH比率(NLR)、PLT/LYMPH比率(PLR).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对P<0.05的血细胞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炎症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根据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A-CRAO组患者WBC、NEUT、NLR、RDW、PLR升高,LYMPH、RB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8、12.43、9.47、3.64、5.54、5.18、0.46,P<0.001);两组PLT、MPV、P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56、0.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比值比=2.51,95%CI0.780~0.859,P=0.03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NA-CRAO的AUC为0.819,最佳临界值为3.0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9.2%、92.7%.结论 NA-CRAO患者外周血细胞中NEUT明显升高,LYMPH减少;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淋巴细胞亚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严重感染的关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SLE患者继发感染和继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究淋巴细胞亚群与SLE继发严重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SLE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LE患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临床数据的差异;比较SLE患者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使用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比较SLE患者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再采用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对SLE患者继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即ROC曲线),分析其对SLE患者继发严重感染的临界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 382 名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患者有 94 名,感染发生率为 24.6%.其中,严重感染为 4.5%.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占 43.7%;其次是上呼吸道,占 13.6%.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占 64.9%;其次是病毒,占 12.8%.与非感染组相比,SLE患者感染组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B细胞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SLE患者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C反应蛋白(P=0.012)、白蛋白(P=0.005)以及激素用量(P=0.026).与SLE患者非严重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严重感染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K细胞(P=0.039,P<0.05)和红细胞沉降率(P=0.037,P<0.05)是SLE患者继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NK细胞诊断SLE继发严重感染临界值为 18 个/μL,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3.2%和 77.8%.结论 从SLE病例数据分析,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白蛋白的减少、激素用量增加和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外周血NK细胞减少是SLE患者继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对SLE患者继发严重感染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76例)、重症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按10天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儿童序贯器官衰竭(p-SOFA)评分,并分析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水平高于重症组(t=7.033,4.828,P<0.05),IL-6低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0,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均高于预后不良组(t=6.915,5.932,P<0.05),APACHEⅡ、p-SOFA评分及IL-6、CRP、PCT、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52,7.893,6.778,17.540,14.868,12.296,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CRP、PCT、TNF-α及APACHEⅡ和p-SOFA均是引起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检测(AUC=0.957,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在脓毒血症患儿中表达异常且均为其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对脓毒血症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周血中NLR、MLR及PLR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9例初发M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初次治疗前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和骨髓常规结果,计算NLR、MLR和PL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临界值为2.682、MLR的临界值为0.317、PLR的临界值为147.786,将患者分为高/低NLR组(n=61,n=98)、高/低MLR组(n=76,n=83)、高/低PLR组(n=59,n=100).与高NLR组比较,低NLR组血钙<2.5 mmol/L及肌酐<177μmmol/L时所占比例较高(P<0.05);低MLR组和高MLR组不同血钙、肌酐及DS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和高PLR组血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高NLR组、高MLR组及高PLR组完全缓解率均明显低于相应低组别(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00 g/L、高PLR是影响MM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是影响MM患者总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MLR、PLR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评估MM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WI联合SIRI预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短期疗效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联合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预测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胆道三科首次行TACE治疗的97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内对所有患者行MRI检查,记录ADC值、SIRI和临床病理特征.术前收集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SIRI.术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BCLC).TACE治疗后1个月,依据美国肝病协会提出的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分为客观缓解(Objective remission,OR)组和非OR组.结果 经TACE治疗后,76例患者纳入OR组,21例患者纳入非OR组.与OR组比较,非OR组的肿瘤最大径增大,术前ADC降低,SIR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肿瘤最大径<60 mm者相比较,肿瘤最大径≥60 mm者的术前AD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ild-Pugh分级为B级患者比较,A级患者的术前S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治疗前ADC值与SIRI呈负相关关系(r=-0.308,P=0.002).ADC值、SIRI及两者联合预测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疗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分别为 0.854(95%CI:0.766~0.942)、0.857(95%CI:0.772~0.942)和0.925(95%CI:0.868~0.981).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联合SI-RI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短期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 例ccRCC患者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高级别组(25 例)和低级别组(68 例).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列线图展示,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5 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大径、血流丰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为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的AUC为0.925(0.868~0.982),预测效能优于各单变量(P<0.05).5 折交叉验证AUC为0.941,与列线图基本符合,具有临床获益.结论: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能将预测结果可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