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晚期CRC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救治的118例CRC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方案不同,分为FOLFIRI组(FOLFIRI方案,n=56)和联合组(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n=6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并分析其安全性和生存结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FOLFIRI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血清相关因子[MMP-9、TIMP-1、E-cadherin]水平低于FOLF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皮疹、腹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2、16、24个月OS、PFS均高于FOLF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与FOLFIRI方案的联合治疗在对晚期CRC的疗效改善方面显现优势,可改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血清MMP-9、TIMP-1、E-cadherin水平,同时可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通过构建VILI小鼠模型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VILI与自主呼吸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基因芯片数据GSE9368和GSE11662,通过统计分析获得DEG,运用韦恩图获得两个数据的共同DEG,然后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共同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检索在线数据库(STRING)对共同DEG进行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运用CytoScape软件、分子复合物检测分析插件(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中最大团中心性(MCC)、最大邻居连通度(MNC)与度(degree)算法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②实验2(相关基因编码蛋白验证):构建C57BL/6小鼠大潮气量(20 mL/kg)VILI模型,并设自主呼吸对照组。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对实验1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①实验1结果:GSE9368数据中筛选出114个DEG,其中上调99个,下调15个;GSE11662数据中筛选出258个DEG,其中上调188个,下调70个;获得共同DEG 66个,其中上调61个,下调5个。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共同DEG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共同DEG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通过STRING及CytoScape构建差异基因PPI网络图和重要子模块,并获得拓扑分析MCC、MNC及degree算法得出的交集基因,分别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整合素Itgam、CXC型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CXCR2)、L-选择素Sell及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②实验2结果:构建大潮气量VILI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与自主呼吸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结束后0 h小鼠肺组织有所损伤;通气结束后6 h肺组织结构受损明显,肺泡腔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和塌陷,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及间质还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对拓扑分析交集前3位基因IL-1β、SOCS3、MMP-9的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通气时间延长,小鼠肺组织中IL-1β、SOCS3、MMP-9蛋白表达逐渐上调,6 h时与自主呼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β(积分 A值):8.40±2.67比5.10±0.94,SOCS3(积分 A值):9.74±1.80比5.95±1.31,MMP-9(积分 A值):11.45±6.20比5.36±1.28,均 P<0.05〕。 结论:基于GSE9368和GSE11662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ILI与炎症损伤、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IL-1β、SOCS3、MMP-9蛋白可能为VILI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RYAB与肿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αB-晶状体蛋白(CRYAB)具有分子伴侣的作用,可以维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CRYAB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其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失巢凋亡抵抗,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上皮钙黏着蛋白的分泌以及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肿瘤的迁移和侵袭。CRYAB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总生存期以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临床上常通过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异常数值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作为心肌损伤(异常)的筛查、诊断以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并综述了基于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蛋白质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过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内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过表达MYPT1基因的慢病毒质粒(pLenti6.3-MYPT1),转染前列腺癌PC3及DU145细胞48 h,设定对照组(转染对照pLenti6.3-Ctrl)和过表达组(转染pLenti6.3-MYPT1);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24 h及48 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荧光(IF)染色检测细胞骨架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细胞株(PC3、DU145)转染后MYPT1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锌指结构蛋白(Snail)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组间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转染pLenti6.3-MYPT1后,PC3和DU145细胞内MYPT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0.834±0.055、0.849±0.044比0.487±0.026、0.526±0.045, t=8.098,7.212, P<0.01;qPCR:3.134±0.280、2.091±0.099比0.967±0.034、1.019±0.150, t=10.860,8.449, P<0.01)。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显示转染过表达质粒后细胞迁移( t=8.342,6.776, P<0.01)和侵袭( t=11.670,11.870, P<0.001)能力明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YPT1的细胞表面变光滑,丝状伪足和片状伪足减少,F-肌动蛋白(F-actin)从细胞质富集到细胞膜,着色变浅。两细胞株过表达组N-cadherin、MMP-2、MMP-9、Snail、ZEB-1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过表达MYPT1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骨架重构及EMT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膀胱癌尿液VOCs标志物气体检测与识别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设计一款电子鼻,用于检测与识别膀胱癌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标志物气体。方法:选取异丙醇、乙苯、乙酸和氨气作为目标气体,由8款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构建传感器阵列进行测试收集实验数据,并对不同特征归一化处理。通过递归特征消除(RFE)筛选出最佳特征子集,进一步引入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降低数据维度便于可视化分析。此外,结合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最近邻(KNN)3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结果:特征数为12时,模型分类的准确率最高,特征子集由5个差值、5个灵敏度和2个积分组成,同时将数据降至12维;仅PCA无法区分4种气体,LDA分类效果明显好于PCA,除异丙醇与乙酸有小部分重叠区域,能够将乙苯、氨气很好地与前二者区分开,且样本点聚集在一起,聚类效果也更佳。SVM、RF和KNN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0.85、0.56、0.79,经过模型验证,PCA+SVM、LDA+RF和LDA+KNN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0.97、0.94、0.97。结论:设计了一款电子鼻,能够用于检测与识别膀胱癌尿液VOCs标志物气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吻合口漏是直肠前切除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吻合器械及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吻合口漏发生率并无显著下降。随着更多关于吻合口漏早期诊断的研究发表,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如发热、首次排粪时间、腹部CT、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其他细胞因子和生物标志物(IL-6、TNF-α、乳酸、pH值、尿新蝶呤/肌酐比率)等为外科医生评估吻合口漏发生风险提供了参考,增加了吻合口漏早期诊断的可能。尽管如此,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仍然是最终目标。对于吻合口漏的预防,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为医生评估吻合口灌注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安全的客观手段;转流性造口的应用可能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肛管引流可以减少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引流管是否均可以明确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此外,对于经肛引流管留置时间,放置的位置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对于吻合口漏的研究仍未采用统一的定义,相关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大,仍然期待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型前瞻性及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直肠癌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砷暴露与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具有致癌作用的非金属物质。慢性砷暴露会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缺乏特效药及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等因素,长期以来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表观遗传修饰不仅与砷暴露存在相关性,而且可通过调控关键分子的表达参与砷诱导的早期损伤,成为砷暴露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模式之一,有望为地方性砷中毒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但DNA甲基化是如何调控砷诱导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砷中毒的发生发展,以及与砷中毒机制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现就DNA甲基化在砷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胆道闭锁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对单中心临床样本中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8例胆汁淤积患儿,包括89例胆道闭锁患儿(BA组),6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胆总管囊肿和20例胆汁淤积症患儿为疾病对照组(DC组),另纳入23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MMP-7水平。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M( 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MMP-7与实验室指标、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等级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 结果:BA组血清中MMP-7含量为44.59(36.1,64.3)ng/ml明显高于DC组[10.1(7.1,12.2)ng/ml, P<0.001]和NC组[4.9(3.9,9.3)ng/ml, P<0.001];DC组MMP-7含量亦明显高于N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实验室各指标相比,MMP-7诊断效能最好,AUC面积为0.982(95% CI:0.970~0.996);当最佳临界值为12.8 ng/ml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分别为0.986、0.927、94.44%、96.36%和96.28%。MMP-7含量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高度相关( r=0.61, P<0.001),其次MMP-7含量与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含量呈中度相关( r=0.48, P=0.03; r=0.53, P<0.001)。当把MMP-7、GGT、TB和DB作为联合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时,与单独MMP-7比较,联合后的诊断效能区别不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患儿血清MMP-7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 r=0.462; P<0.001),而与炎症活动度不相关( r=0.192; P=0.07)。 结论:血清MMP-7作为独立指标诊断B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准确度,其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表明其具有作为治疗靶点或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