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脏病和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肾脏病(DKD)和肌少症密切相关。DKD是导致肌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肌少症会增加DKD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如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蛋白质能量消耗导致该恶性循环的产生。治疗DKD的药物,包括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非奈利酮等会影响肌少症发生发展;反之,肌少症的处理措施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DKD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而适当运动、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补充则有助于延缓肾功能的下降。因此,针对DKD合并肌少症患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量,权衡利弊,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非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肾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先后被证实可为糖尿病患者及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显著心血管获益。近期公布的SGLT2抑制剂肾脏终点临床试验结果继续证实,其可降低伴或不伴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肾脏和心血管预后风险并降低全因死亡率。SGLT2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逐渐引起关注。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中,已有多篇研究证实SGLT2抑制剂类药物存在多种潜在的肾脏保护机制,同时其在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人群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证据也陆续出现。本文将就SGLT2抑制剂在NDKD中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恩格列净治疗合并不同衰弱程度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恩格列净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随访1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程度衰弱对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应用恩格列净治疗的合并HFrEF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77例,根据衰弱指数(FI)分为3组,包括无衰弱组(FI≤0.210,301例)、中度衰弱组(FI 0.211~0.310,184例)和重度衰弱组(FI>0.311,92例)。此外,纳入300例不应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的合并T2DM老年HFrEF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的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结局,Cox回归分析影响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877例患者中,随访时间7~14个月,中位随访(11.4±2.3)个月,失访47例(5.4%)。随访期间恩格列净组共有108例(18.7%)发生MACE,包括43例(7.5%)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29例(5.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3例(4.0%)非致死性卒中和13例(2.3%)心血管死亡。对照组共有73例发生MACE,包括33例(11.0%)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18例(6.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4例(4.7%)非致死性卒中和8例(2.7%)心血管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的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风险和MACE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恩格列净组的MACE发生风险显著降低(18.7%比24.3%, HR=0.792,95% CI:0.639~0.982, P=0.033)。其中,随着衰弱程度水平的加重,恩格列净各亚组MACE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14.6%比19.6%比30.4%, P<0.001)。与无衰弱组比较,中度和重度衰弱组患者的MACE的发生风险分别为1.342倍( HR=1.342,95% CI:1.116~1.768, P=0.022)和1.933倍( HR=1.933,95% CI:1.207~3.854, P=0.01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HR=1.164)、心力衰竭病程( HR=1.225)、B型利钠肽水平( HR=1.221)、白蛋白/肌酐比( HR=1.15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 HR=0.891)、衰弱指数( HR=1.764)和使用恩格列净( HR=0.792)均与MACE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均 P<0.05)。 结论:恩格列净可降低HFrEF患者的MACE发生风险,但衰弱影响SGLT-2抑制剂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获益;随着衰弱加重,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和MACE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2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透析龄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组织中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Na +-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GLT)的差异,以及研究高糖处理对原代HPMCs内SGLT1、SGLT2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根据透析龄将PD患者分为4组:0年组、>0~2年组、>2~4年组和>4年组。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PD患者腹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腹膜HPMCs及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的表达。从腹透液中提取并培养原代HPMCs,高糖、高渗培养液处理HPMCs 0 h、12 h、24 h、48 h、72 h及96 h,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PMCs的SGLT1、SGLT2蛋白含量,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0年组PD患者壁层腹膜光滑连续,可见一层扁平HPMCs;>0~2年组PD患者HPMCs较0年组减少;>2~4年组PD患者HPMCs体积增大,数量减少;>4年组PD患者腹膜明显增厚、纤维化明显,HPMCs几乎不可见。免疫组化显示,随着透析龄增加,HPMCs内SGLT1、SGLT2蛋白表达逐渐下降( P<0.05);腹膜上血管壁增厚,但不同透析龄患者腹膜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60 mmol/L葡萄糖处理原代HPMCs,可以先上调(0 h、12 h、24 h),后下调(24 h、48 h、72 h、96 h)SGLT1的表达( P=0.029);高糖处理对原代HPMCs中SGLT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高糖和透析龄的增加可导致HPMCs数量减少,活力下降,SGLT1、SGLT2表达下降,但对腹膜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降压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糖、脂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新型的降糖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血糖,有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类药物对血压也有降低作用,目前对其降压机制尚未阐明,本文综述SGLT2抑制剂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虚拟筛选荭草素和异荭草素降血糖靶点和体外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荭草素和异荭草素降血糖的靶点及其体外活性.方法 从蛋白质数据库(www.rcsb.org)获取糖尿病相关靶点蛋白结构,利用虚拟分子对接打分评价荭草素和异荭草素与糖尿病相关靶点的结合强弱;基于分子对接的结果,采用荧光标记的 1-脱氧葡萄糖(1-NBDG)、4-硝基苯基-α-D-葡萄糖苷PNDG(PNPG)、对硝基苯酚磷酸酯(pNPP)作为底物对荭草素和异荭草素进行体外抑制α-葡萄糖糖苷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活性评价.结果 荭草素与α-葡萄糖苷酶、SGLT2、和PTP1B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5.67、-9.32、-4.75,异荭草素与α-葡萄糖苷酶、SGLT2 和 PTP1B 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5.34、-8.63、-4.93,而阳性对照药与靶标的分子对接打分依次是-5.58、-9.79、-9.28.体外实验显示,荭草素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是(16.7±5.8)%、(15.4±1.2)%、(3.0±0.5)%,异荭草素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是(11.8±3.8)%、(9.4±1.1)%、(-3.8±0.6)%,而阳性对照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为(63.7±5.8)%、(92.7±8.8)%、(73.4±8.3)%.结论 荭草素和异荭草素对SGLT2 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PTP1B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且荭草素的体外活性略强于异荭草素,荭草素有可能作为一类具有双靶点作用的降血糖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时心肌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发展涉及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心肌代谢异常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调节心脏代谢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本综述阐述正常及衰竭心脏的代谢变化,并对SGLT2 抑制剂对心力衰竭中心肌代谢方面的影响进行总结,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盘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临床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其降糖机制不依赖胰岛素.目前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不仅降糖疗效确切,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且无低血糖风险,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氧苷降血糖靶点筛选及体内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氧苷,TSG)降血糖的靶点以及体内外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和 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法考察TSG与糖尿病相关靶点的结合强弱,糖尿病相关靶点结构取自蛋白质数据库或文献;采用荧光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NBDG)和4-硝基苯基-α-D-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对TSG进行体外抑制SGLT2和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采用大鼠口服糖耐量实验及促尿糖实验对TSG进行体内活性测试.结果 TSG与SGLT2和 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9.35和?5.44,接近阳性对照的?9.79和?5.58,表明TSG可能对SGLT2和 α-葡萄糖苷酶的具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显示,TSG在浓度为10μmol/L时对SGLT的抑制率为21.6%,在100μmol/L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32.5%,大鼠体内实验显示TSG在120 mg/kg时血糖抑制率为(9.3±1.0)%,尿糖量为(435.5±84.0)mg/kg,体现出一定的降血糖作用.结论 TSG体外具有抑制SGLT2和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体内具有较弱的降血糖和促尿糖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类具有双靶点抑制作用的降血糖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iTRAQ技术分析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猪小肠蛋白质组学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应用iTRAQ技术研究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巴马猪小肠蛋白质组学变化,在蛋白质水平上探讨脾虚痰浊AS猪小肠功能改变机制.方法 10只健康半岁雄性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虚痰浊AS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基础饲料喂饲.脾虚痰浊AS模型组采用中医经典复合因素造模法,即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造脾虚模型,配合现代医学冠脉内皮损伤手术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离提取小肠总蛋白,以iTRAQ试剂标记后进行质谱检测并以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与小肠消化吸收、细胞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等有关系的代表通路.结果 iTRAQ技术分析发现:蛋白定量结果脾虚痰浊A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得到99个上调蛋白和47个下调蛋白,共计146个差异蛋白,具代表性蛋白8个,主要有胰脂肪酶相关蛋白2前体;MHC I类抗原1-3前体;1-酰基-sn-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前体;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纤维蛋白原链前体等.这些蛋白存在于3条代表性通路中,分别为甘油脂类代谢通路、胆汁酸分泌通路、细胞黏附分子通路等,这些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可能与脂类代谢、胆汁分泌、细胞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结论 脾虚痰浊AS巴马猪小肠蛋白质组学改变可能与甘油脂类代谢、胆汁酸分泌、细胞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脾虚高脂状态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异常,细胞炎症反应可能与AS形成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