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错误相关负波(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是个体错误行为反应后在额叶内侧区引起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是反映行为监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了强迫症ERN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就ERN与强迫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治疗中的变化、潜在的神经基础和作为疾病内表型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为理解强迫症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强迫症错误相关负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错误相关负波是在错误情况下的神经认知警报信号,该脑电成分的个体差异反映了错误敏感性的不同和内部感知威胁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错误相关负波波幅出现明显增强,因而过度活跃的错误监测活动是强迫症的核心功能障碍之一,与过度担忧与怀疑、反复检查等核心症状密切相关。此外,错误相关负波增强有望作为强迫症诊断或预测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是该疾病潜在的干预目标。因此,进一步厘清错误相关负波增强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对强迫症的有效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的实验范式、来源脑区、特征表现、影响因素以及临床价值与应用,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以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MCI患者随机分为3 组,分别给予5 Hz、10 Hz和15 Hz的rTMS治疗6 周(30 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值、P300、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①10 Hz组患者rTMS治疗后MMSE量表分值明显增高(P<0.05),而5Hz和15 Hz组MMSE量表分值无明显改善;②10 Hz组患者rTMS治疗后P300 和ERN波幅提高(P均<0.05);潜伏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治疗前后P300 和ERN潜伏期和波幅均未见明显变化.③10 Hz患者组MMSE分值的改善状况与患者年龄及病程有关.结论:高频10 Hz的rTMS对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该高频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P300 和ERN可用于随访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首发精神分裂症目标维持的关联性负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目标维持功能.方法 纳入 41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 29 名健康人(对照组),点阵模式预期(DPX)任务用来收集行为学数据包括AY、BX的错误率(EAY、EBX)和对AY、BX 的反应时(RTAY、RTBX)以评估目标维持能力.在受试者执行任务的同一时间,通过对事件相关电位的测定来获取关联性负变(CNV)成分.结果 研究组EBX-AY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CNVB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研究组CNVB-A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目标维持功能受到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错误相关电位的任务诱导模式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错误相关电位(ErrP)是脑在错误事件后出现的特定脑电电位改变,隶属于事件相关电位.本研究就ErrP的任务诱导模式和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首先阐述错误相关负波、错误正波和反馈相关负波这3种ErrP成分的神经来源及其在错误加工中的意义,然后总结当前主要的ErrP任务诱导模式,其次介绍了ErrP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最后对ErrP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的关系.方法:64例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抑郁症患者分为30例中重度抑郁症组(A组)和34例轻度抑郁症组(B组);对其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ERP-P300检查,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C组)进行对比,分析WCST、WMS评分与P300指标的关系. 结果:A组WCST中完成分类数(Cc)、持续性错误数(Rpe)、随机错误数(NRpe),WMS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P300的N2、P3a、P3b潜伏期和波幅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Cc、NRpe、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P300的N2、P3a、P3b波幅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Cc、Rpe、长时记忆、记忆商数及P300的N2、P3a、P3b潜伏期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RP-N2、P3b潜伏期与长时记忆分呈负相关(r=-0.467,-0.523,P<0.05);P300的N2、P3a、P3b潜伏期与Rpe呈正相关(r=0.657,0.573,0.763,P<0.05);ERP-N2、P3b波幅与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分呈正相关(r=0.478,0.434,0.532,0.541;P均<0.05),与NRpe呈负相关(r=-0.489,-0.532,P均<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转移、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程度与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P300指标的异常可反映认知功能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事件相关电位在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其中大约1/7~1/3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儿童精神分裂症治疗更加困难、预后更加差,所以进行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有着重大的意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是大脑在感受外界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可以反映大脑认知活动中的神经电生理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通过ERPs寻找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的生物标志物,主要研究成分包括:错误相关负电位(ERN)、失匹配负波(MMN)、N100、P300等,发现在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和高危儿童青少年中,ERN、MMN、N100、P300均存在波幅降低,P300潜伏期延长.但其中一些结果尚缺乏一致性,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并结合脑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进行临床验证,将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有更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相抑郁与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双相抑郁与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相组)、41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首发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及错误相关负电位(ERN)检测;ERN波幅及潜伏期与4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HAMD-17、HAMA评分与ERN波幅及潜伏期的关系.结果:基线期3组间ERN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组ERN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首发组(P均<0.05);双相组和首发组ERN潜伏期与波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双相组治疗前后ERN波幅的差值明显小于首发组(P<0.05).基线期双相组和首发组HAMD-17评分与ERN潜伏期呈正相关,与ERN波幅呈负相关(P均<0.05);HAMA评分与ERN波幅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对错误信息监控能力受损,且治疗后难以恢复;伴有中度焦虑的抑郁发作患者错误监控功能增强;ERN指标或可以作为双相抑郁识别及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标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错误相关负电位单次检测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个体在感知发生错误时,会在头皮额中央区产生错误相关负电位(ERN).ERN 信噪比低、个体差异大,单次检测 ERN 比较困难.本文采用 ERN 大脑活动模式图和离线识别正确率的方法优选脑电信号通道,进一步基于 ERN 离线识别正确率对时间段进行优选,然后基于小波变换对 ERN 的低频时域特征与高频时—频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ERN 的单次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使用优选出的 6 个通道反馈刺激后200~600 ms 的脑电数据,提取 0~3.9 Hz 频段的降采样点特征和 3.9~15.6 Hz 频段的能量、方差特征,对 ERN 和非 ERN 进行单次识别,在 10 名受试者中实现了 72.0% ± 9.6% 的识别正确率.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错误指令实时纠正技术在脑—机接口在线系统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执行功能和感觉门控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执行功能和感觉门控功能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3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试和听觉click刺激模式ERP-P50检查,并与38例性别、年龄与其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将患儿WCST各指标与ERP-P50各指标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HD患儿组P50 S1、P50 S2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50 S1、(S1-S2)波幅、100(1-S2/S1)较对照组降低,S2波幅、S2/S1比值较对照组增高,WCST中完成分类数(Cc)、概念化水平(CI%)较对照组降低,错误应答数(Re)、持续错误数(Rpe)、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P50 S1、P50 S2潜伏期和P50 S1波幅与WCST各指标之间无相关性(P>0.05),P50 S2波幅、S2/S1比值与Cc、CI%呈负相关,与Re、Rpe、Rf呈正相关(P<0.05);(S1-S2)波幅、100(1-S2/S1)与Cc、CI% 呈正相关,与RE、Rpe、Rf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HD患儿存在执行功能及感觉门控功能的损害,且感觉门控功能损害与执行功能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