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负波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错误相关负波(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是个体错误行为反应后在额叶内侧区引起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是反映行为监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了强迫症ERN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就ERN与强迫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治疗中的变化、潜在的神经基础和作为疾病内表型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为理解强迫症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酒精使用障碍是物质使用障碍中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而日益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酒精使用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涉及认知功能损害方面。事件相关电位由于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特性,可为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本文中对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在酒精使用障碍中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在注意偏倚、抑制控制、错误反馈方面与酒精依赖行为相关的认知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睡眠呼吸障碍儿童数学认知功能的ERP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探讨睡眠呼吸障碍儿童数学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8~11岁学龄期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儿童及正常儿童各22例,进行加减乘计算及答案判断的数学任务,记录计算及判断过程中ERP及行为学数据,使用Matlab测量Fz导联N1、P2、N2、P3潜伏期和波幅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数据采用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1)SDB儿童与正常儿童行为学比较:两组在正确率的类型与组别的交互效应、组别的主效应、类型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F=0.470,3.590,0.003,均 P>0.05);两组在反应时间的类型与组别的交互效应、组别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F=0.465,1.991,均 P>0.05),类型的主效应显著( F=18.010, P<0.05)。(2)SDB儿童与正常儿童ERP比较:加法计算中SDB组的N2、P3潜伏期长于正常组[N2:(371.38±34.23)ms ,(348.12±26.34)ms;P3:(610.72±64.78)ms ,(529.05±30.25)ms]( t=2.526,5.358,均 P<0.05);减法计算中SDB组ERP潜伏期及波幅与正常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乘法计算中SDB组的N2、P3潜伏期长于正常组[N2:(439.20±24.28)ms ,(351.14±25.26)ms;P3:(531.71±35.42)ms ,(415.23±19.01)ms]( t=11.792,13.590,均 P<0.05),SDB组的P3波幅高于正常组[P3:(3.16±4.78)μV ,(0.38±3.27)μV]( t=2.248, P<0.05)。正确判断中SDB组的P3潜伏期长于正常组[P3:(420.38±34.79)ms ,(398.54±33.71)ms]( t=2.115, P<0.05);错误判断中SDB组的P3潜伏期长于正常组[P3:(475.25±51.11)ms ,(414.88±27.53)ms]( t=4.878, P<0.05)。 结论:SDB儿童ERP中N2、P3潜伏期延长,P3潜伏期比N2更为敏感,提示其存在数学认知功能的损害,且早于行为学(反应时间与正确率)出现变化,可作为早期评估SDB儿童数学认知功能损害的电生理学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以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MCI患者随机分为3 组,分别给予5 Hz、10 Hz和15 Hz的rTMS治疗6 周(30 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值、P300、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①10 Hz组患者rTMS治疗后MMSE量表分值明显增高(P<0.05),而5Hz和15 Hz组MMSE量表分值无明显改善;②10 Hz组患者rTMS治疗后P300 和ERN波幅提高(P均<0.05);潜伏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治疗前后P300 和ERN潜伏期和波幅均未见明显变化.③10 Hz患者组MMSE分值的改善状况与患者年龄及病程有关.结论:高频10 Hz的rTMS对M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该高频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P300 和ERN可用于随访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首发精神分裂症目标维持的关联性负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目标维持功能.方法 纳入 41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 29 名健康人(对照组),点阵模式预期(DPX)任务用来收集行为学数据包括AY、BX的错误率(EAY、EBX)和对AY、BX 的反应时(RTAY、RTBX)以评估目标维持能力.在受试者执行任务的同一时间,通过对事件相关电位的测定来获取关联性负变(CNV)成分.结果 研究组EBX-AY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CNVB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研究组CNVB-A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目标维持功能受到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错误相关电位的任务诱导模式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错误相关电位(ErrP)是脑在错误事件后出现的特定脑电电位改变,隶属于事件相关电位.本研究就ErrP的任务诱导模式和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首先阐述错误相关负波、错误正波和反馈相关负波这3种ErrP成分的神经来源及其在错误加工中的意义,然后总结当前主要的ErrP任务诱导模式,其次介绍了ErrP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最后对ErrP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的关系.方法:64例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抑郁症患者分为30例中重度抑郁症组(A组)和34例轻度抑郁症组(B组);对其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ERP-P300检查,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C组)进行对比,分析WCST、WMS评分与P300指标的关系. 结果:A组WCST中完成分类数(Cc)、持续性错误数(Rpe)、随机错误数(NRpe),WMS中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P300的N2、P3a、P3b潜伏期和波幅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Cc、NRpe、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P300的N2、P3a、P3b波幅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Cc、Rpe、长时记忆、记忆商数及P300的N2、P3a、P3b潜伏期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RP-N2、P3b潜伏期与长时记忆分呈负相关(r=-0.467,-0.523,P<0.05);P300的N2、P3a、P3b潜伏期与Rpe呈正相关(r=0.657,0.573,0.763,P<0.05);ERP-N2、P3b波幅与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分呈正相关(r=0.478,0.434,0.532,0.541;P均<0.05),与NRpe呈负相关(r=-0.489,-0.532,P均<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转移、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程度与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P300指标的异常可反映认知功能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障碍患者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抗抑郁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54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MECT基础上,研究组(26例)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28例)联合伪rTMS治疗;分别于MECT治疗前、第6次MECT次日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WCST中持续性错误应答数(PE)、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FC)、以及P300波幅与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WCST中PE、P300潜伏期延长幅度及P300波幅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F=6.155、6.761、7.138;P均<0.05). 结论:应用MECT的抑郁障碍患者联用rTMS可增强抗抑郁效果,并减轻MECT所致认知功能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少年吸烟成瘾者Flanker任务下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青少年吸烟成瘾者在Flanker任务下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的错误正电位(error positivity,Pe)是否存在变化.方法 采用15名青少年吸烟成瘾者以及相匹配的15名不吸烟健康对照组的脑电图,比较Flanker任务下青少年吸烟成瘾者和不吸烟健康对照组的ERP.结果 青少年吸烟成瘾者 ERP 的 Pe 波幅[(3.575 ± 2.299)μV]相对于健康非吸烟者[(5.865±4.290)μV]明显降低(F=5.324,P=0.029),并且青少年吸烟成瘾组的Flanker任务反应时[(440.754±36.051)ms]明显高于对照组[(422.850±20.194)ms](F=0.62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青少年吸烟成瘾者的Pe波幅和吸烟指数(包年)显著相关(r=0.599,P=0.018).结论 青少年吸烟成瘾者存在错误监控能力方面的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TMS与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认知改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度洛西汀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GAD患者分为rTMS治疗组(30例)和度洛西汀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第1、2、4周末,两组HAMA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rTMS治疗组WCST正确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度洛西汀治疗组WCST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rTMS与度洛西汀治疗GAD疗效相当,且两者均能不同程度改善GAD患者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