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活检病理诊断为T 3N 0M 0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观察组44例采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IH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初次IHT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恢复正常时间、间歇期时间,记录两组治疗期间PSA水平动态变化及预后生存情况。 结果:观察组初次IHT后PSA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IHT后间歇期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3、6、12、24个月PS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2年PSA-无进展生存(PSA-PFS)率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2年总O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IHT治疗前列腺癌,可更快地降低PSA水平,提高2年PSA-PFS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与持续性内分泌疗法(CHT)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通过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自1990至2018年相关文献,并手工检索国内外相关杂志。Jadad质量记分法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IHT组)患者使用间歇性内分泌疗法,对照组(CHT组)患者使用持续性内分泌疗法。Meta分析评价两组总体生存率、肿瘤进展期、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去势抵抗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纳入16篇文献,共计8400例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列腺癌(PCa)风险比比较,总体生存率(HR=1.02, P=0.62)、肿瘤进展期(HR=0.93, P=0.1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0.99, P=0.93)、无进展生存率(HR=1.01, P=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去势抵抗时间方面,IHT组比CHT组更具优势(HR=0.80, P=0.02)。IHT组生活质量评分较CHT组明显升高( P<0.05),IHT组的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CHT组显著降低( P<0.05),如面部潮热、男性乳房胀痛增生、头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 P<0.05)。 结论:使用IHT和CHT治疗PCa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HT能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缓进展至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时间,降低用药剂量及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饮食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的一线治疗。大量证据表明,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PCOS患者代谢与生殖功能。然而目前各饮食干预手段各有利弊,尚未确定治疗PCOS最有效的膳食结构。该文主要围绕不同饮食干预对PCOS患者生殖功能的疗效进行综述,包括低热量饮食、低碳水饮食、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间歇性断食和高纤饮食,旨在为改善PCOS患者生殖功能的饮食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间歇性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间歇性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疗效及患者临床特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作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接受间歇性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116例中、重度TAO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每月接受1.5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用药,连续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突眼度、眼裂宽度.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85)和无效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CAS降低、突眼度及眼裂宽度减小(P均<0.001);总体治疗有效率达73.28%.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水平、突眼度及眼裂宽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中男性和吸烟者比例较高,25-羟维生素D和CAS较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低25-羟维生素D水平和低CAS是影响间歇性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疗效的因素.结论 间歇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案对TAO效果良好,吸烟、较低的25-羟维生素D和CAS可能增加治疗无效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44 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发病年龄、肿瘤分期、初始手术、一线化疗、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复发治疗等数据.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患者中位诊断年龄38 岁,初诊时Ⅲ期最常见(52.3%).初始治疗以手术联合含铂辅助化疗为主,晚期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无肉眼残留率为 63.2%,79.0%达到满意减瘤术;6 例行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为83.3%(5/6),5 例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均无残留病灶.初始治疗后42 例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14 例(33.3%)出现至少1 次复发,第1 次复发以手术为主,辅以铂类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中位随访时间 73.0个月,初治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83.0 个月,5 年生存率 85.2%,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结论: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多在中青年发病,Ⅲ期最常见.无论初治和复发患者,手术治疗最重要,应以无残留病灶为目标.一线化疗方案仍是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尽管化疗相对耐药,晚期患者也可考虑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有重要地位,总体预后好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自拟桃花通塞汤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能够引起电解质、脂肪、糖、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可诱导下肢、心脑血管等出现慢性并发症[1].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等临床症状,甚者可导致坏疽、溃疡、中毒等表现,增加截肢的可能性[2].保守治疗是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ASO的主要手段,其中药物可发挥关键作用,沙格雷酯能够与羟色胺受体选择性结合,使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从而缓解患肢的缺血表现,但有研究发现单用沙格雷酯的临床效果欠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4].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桃花通塞汤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治疗局部中高危前列腺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治疗局部中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25例,年龄64~ 85岁,平均年龄75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3 ~354.8 ng/mL,Gleason评分:7~9分,临床分期T2~ T3N0M0.椎管内麻醉,截石位,直肠超声从前列腺基底到尖部进行扫描,图像传送至计算机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术中计划,根据计划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联合全部雄激素阻断疗法.当PSA达到0 ng/mL,并稳定2个月后停止内分泌治疗,当PSA连续3次上升,则重新开始内分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植入粒子85 ~ 110粒,平均93粒.术后随访8~ 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6个月所有患者的PSA都降到正常范围,其中10例患者PSA未达到0 ng/mL,未停药.5例患者术后5~16个月,出现PSA反弹,再次用药3~5个月PSA值达到0 ng/mL.2例患者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并出现骨转移.目前17例患者的PSA值在0~1.2 ng/mL之间,其中10患者PSA<0.2 ng/mL.近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轻至中度尿路刺激征24%(6/25),急性尿潴留8%(2/25),直肠刺激征和血便16%(4/25),多数患者症状随访1年后缓解.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中高危前列腺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87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结果 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实施QLQ-C30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组内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实施EP-IC评分和比较可得,与本组治疗后3个月进行组内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持续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进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观察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SA水平、IP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为15.00%(9/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QLQ-C25量表各维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有利于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Ⅰg型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CDG) Ⅰg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临床对CDG-Ⅰg型的认识.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CDG-Ⅰg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Ⅰg型”、“ALG12”、“先天性糖基化缺陷Ⅰg”和“CDG-Ⅰg”、“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type Ⅰg”、“congenital disorder of glycosylation Ⅰg”、“ALG12”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CDG-Ⅰg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 本院收治患儿男,生后ld,因“反应差伴低血糖”入院,以面部畸形、肌张力减退、双乳头凹陷、阴茎短小、隐睾为主要表现.入院后因间歇性低血糖、反复感染给予抗感染、静脉补充葡萄糖及激素治疗.内分泌相关激素检查、血尿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均正常.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分析回报ALG1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外显子4存在c.432C>A(p.Cys144*)无义突变,来自父亲,外显子7存在c.904T>C(p.Tyr302His)错义突变,来自母亲,均为新发突变.随访患儿死亡,原因不详.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尚无CDG-Ⅰg型病例报道.国外文献共收集8例CDG-Ⅰg型患儿,其中男4例,女4例,5例于新生儿期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畸形、肌张力低下、生殖腺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ALG12基因突变8例,共有11个突变位点;存活6例,死亡2例.结论 CDG-Ⅰg型较罕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报道病例多在新生儿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如面部畸形、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凝血因子减少、男性患儿性腺机能减退、低血糖等,可行ALG12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