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性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药物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进步,前列腺癌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并出现年轻化的现象,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晚期肿瘤,预后不佳。一直以来,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主要治疗基石还是以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为主,但是大多数mHSPC都会转变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如何延长mHSPC进展为mCRPC的时间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Ⅲ期临床试验使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了快速变化,包括各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型内分泌药物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应用的现状和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效果随访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手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指南推荐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我们收治1例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术前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及4个周期多西他赛+泼尼松(DP)方案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予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放疗。术后2.5年疾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予DP方案化疗10个周期,PSA控制良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与纳米技术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尽管雄激素剥夺疗法对于进展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不可避免产生耐药,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其中,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再激活是CRPC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通过与靶蛋白、E3泛素化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对靶蛋白高效特异性降解,在CRPC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ARV-110,ARV-471、AR-LDD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PROTACs分子在研究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其与PROTACs联合应用或将对降低CRPC患者AR的表达,解决病情进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AR与CRPC的治疗,以及PROTACs的作用机制及特点,PROTACs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现存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列腺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合RP诊治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相结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4—9月苏北人民医院PSA>10 ng/ml且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均≥4分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6G活检针行mpMRI/经直肠超声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活检,每例患者活检2~3针,活检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者立即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P);对不能诊断前列腺癌者,应用18G活检针行前列腺靶向+系统活检,系统活检18~22针,行常规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基线数据、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平均年龄69.9(66~73)岁。平均体质指数22.8(19~26)kg/m 2。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3.2(14.25~32.00)ng/ml,平均前列腺体积45(32~52)ml,平均PSAD 0.54(0.33~0.75)。PI-RADS评分4分3例、5分8例。直肠指检阳性5例。11例活检组织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中9例为前列腺腺癌,立即行RALP,手术时间111.5(96~126)min;术中出血量78.9(55~105)ml;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3(3.5~5.0)d;术后住院时间5.8(5.0~6.5)d。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3+4=7分1例,4+3=7分3例,8分4例,10分1例;3例切缘阳性,1例精囊侵犯;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10.9(8.5~14.0)枚,均无肿瘤转移;病理T分期为T 2b期2例,T 2c期5例,T 3a期1例,T 3b期1例。2例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不能诊断者,其中1例常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3=7分,后接受RALP;1例常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炎症。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3~7)个月。10例行RALP患者中,8例术后2周恢复尿控,2例术后2个月恢复尿控。3例切缘阳性患者于术后第2周规律行雄激素剥夺治疗。术后3个月1例切缘阳性和精囊受侵犯患者的PSA未降至0.1 ng/ml以下,余9例PSA均<0.1 ng/ml。11例随访期间均未发生Clavien分级>Ⅰ级并发症。 结论:对高度怀疑前列腺癌患者,将前列腺活检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提示为前列腺癌者即刻行RALP,这种诊治模式是可行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2例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行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4.09±6.33)岁;术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57.70(39.40,68.56)ng/ml;术前MRI或PSMA-PET检查明确膀胱颈受侵犯,其中术前临床分期T 4N 0M 0期9例,T 4N 1M 0期10例,T 4N 1M 1期3例;存在尿潴留16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或化疗。22例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P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分析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随访结果。 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84.27±34.82)min,术中出血量(210.91±83.03)ml,引流管留置时间(4.73±1.03)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中位值3(2,3)d,术后住院时间(6.68±1.39)d。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7分1例,8分3例,9分18例;切缘阳性率81.82%(18/22);病理分期T 4N 0M 0期5例,T 4N 1M 0期14例,T 4N 1M 1期3例,其中合并包膜外或精囊侵犯20例(90.91%)。术后>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9.09%(2/22),均为前尿道狭窄,予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3个月尿控恢复率为90.91%(20/22),16例术前存在尿潴留的患者术后均能正常排尿。术后22例均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13例(59.09%)辅助放疗;术后第1次复查PSA(辅助治疗前)中位值2.53(0.51,5.44)ng/ml。术后中位随访32(3~98)个月,中位生存期未达到;12例带瘤生存,7例无瘤生存;2例分别在术后71个月和84个月因前列腺癌死亡,1例术后28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 结论:对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患者行RP,能够有效解除患者尿潴留症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虽然切缘阳性率较高,但通过结合术后辅助治疗肿瘤控制情况满意,可作为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选择之一,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检查点疗法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前列腺癌是成年男性致死率较高的癌症,患者一旦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或者出现转移时,其对传统雄激素剥夺疗法将不再敏感,预后往往较差。近年来,免疫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应免疫疗法也相继问世。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可打破肿瘤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封锁",重新"点燃"免疫细胞活性。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使前列腺癌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一疗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而通过联合疗法以及筛选高敏感性患者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能。本文旨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恩扎卢胺联合ADT用于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首选传统内分泌药物,国内关于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用于新辅助治疗的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使用恩扎卢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病例。患者,63岁,因发现前列腺占位入院。血PSA 53.50 ng/ml。MRI检查示前列腺病灶突破左侧包膜,左侧精囊腺受侵,膀胱壁受侵;骨扫描示左侧第8肋后支放射性局限增高。穿刺确诊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4=8分,分期T 4bN 1M 1期。患者应用戈舍瑞林联合恩扎卢胺治疗4个月后,行PSMA-PET CT检查:前列腺大小正常,未见明显 68Ga-PSMA摄取增高,骨骼未见 68Ga-PSMA摄取异常增高。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恩扎卢胺联合ADT作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疗法。虽然雄激素剥夺治疗初期疗效确切,但治疗后出现的临床问题,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因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影响疗效,甚至危及健康或生命。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局部疾病有关,也与肝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息息相关,但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研究尚少。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疗法会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从而诱导一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CRPC的形成。本文分别从肠道微生态多样性、肠道菌群结构以及功能通路改变的角度,阐述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对肠道微生态产生的微生态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如粪便微生物移植、口服抗生素和益生菌等,以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疗效与预期,为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疾病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雄激素剥夺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造成的心血管事件已成为与肿瘤并列的致死原因。其机制可能与睾酮水平升高、促卵泡生长激素水平上升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有关。对该人群开展规范的心血管疾病管理,是提高生存和改善预后的关键问题。本文归纳总结涵盖病史收集与检查、评估、转诊、健康教育、方案选择这5个方面的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ROTAC药物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雄激素剥夺治疗无效或耐药、免疫治疗反应率低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疗效欠佳是目前前列腺癌药物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通过将靶蛋白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连接,引发靶蛋白降解,在肿瘤治疗领域颇具发展潜力。近年来,以雄激素受体、细胞增殖及转录调控相关蛋白为靶点治疗前列腺癌的PROTAC药物的基础研究取得显著成果。PROTAC药物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也正逐步开展。在精准治疗时代,PROTAC药物是前列腺癌药物治疗领域的全新突破。本文总结PROTAC药物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