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生雪灵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密生雪灵芝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中压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反相C18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来鉴定结构.结果 从密生雪灵芝全草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I)、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Ⅱ)、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V)、没食子酸(Ⅵ)、山奈酚(Ⅶ)、槲皮素(Ⅷ)、芹菜素(Ⅸ)、杨梅素(X).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密生雪灵芝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雪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分离纯化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多糖,并对纯化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分分析及免疫活性评价.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雪灵芝粗多糖(Arenaria kansuensis crude polysaccharide,AKCP);以DEAE-52纤维素柱对AKCP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雪灵芝多糖组分AKP-1~AKP-5,进一步采用葡聚糖凝胶G-75柱对AKP-2进行分离纯化获得AKP-2a多糖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定AKCP、AKP-2及AKP-2a的总糖含量分别为52%、70%和79%;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GPC-MALS)法检测AKP-2a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7×105Da、数均分子量Mn为9.838×104Da;HPLC法检测AKP-2a是由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10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25∶0.01∶0.20∶0.11∶0.25∶0.61∶0.07∶0.21∶0.12;以MTT法检测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AKCP、AKP-2及AKP-2a各浓度组S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NO释放实验及IFN-γELISA检测,AKP-2a各浓度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二者的水平,较对照组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1).综上结果,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了总糖含量较高的雪灵芝多糖AKP-2a组分,初步确定其分子量范围及单糖组成,并证实其具有激活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巨噬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团状雪灵芝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团状雪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利用MCI、D101大孔树脂、固相萃取和反相C18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 HNMR、13CNMR波谱技术鉴定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探究团状雪灵芝中化学成分对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 从团状雪灵芝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Ⅰ)、槲皮素(Ⅱ)、异槲皮素(Ⅲ)、山柰酚(Ⅳ)、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Ⅴ)、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Ⅵ)、isoquercitrin-6''-O-p-hydroxybenzoate(Ⅶ)、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Ⅷ).抗炎活性检测表明:化合物Ⅰ~Ⅷ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Ⅴ~Ⅷ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 化合物Ⅱ~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Ⅷ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最小仅为9.34 μg· mL-1,研究首次发现了团状雪灵芝的抗炎活性成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雪灵芝黄酮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藏药雪灵芝药材中总黄酮及其特征成分苜蓿素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UV法和HPLC法测定各来源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和苜蓿素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三吡啶三哑嗪(TPTZ)能力3种方法评价各来源雪灵芝药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来源雪灵芝药材总黄酮与苜蓿素含量差异较大,但其均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结论:不同来源雪灵芝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苜蓿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弱.表明藏药雪灵芝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总黄酮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狭长孢灵芝液体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狭长孢灵芝Ganoderma boninense是最重要的木生真菌之一,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油棕榈树的严重病原菌.本研究以分离自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而榄的油棕榈种植园中,生长于油棕榈活树基部狭长孢灵芝子实体的3株菌株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估.在液体培养的第2、4、6、8、10和12天分别取菌丝体和发酵液,测定菌丝体生物量及发酵上清液中粗多糖、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并对发酵上清液的相关抗氧化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3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均表明狭长孢灵芝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不同菌株在某些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和抗氧化指标上表现出强弱程度及出现时间的差异.狭长孢灵芝的多糖和多酚含量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优于另外两个重要的药用木生真菌,即灵芝Ganoderma lingzhi和栎生桑黄Sanghuangporus quercicola.本研究表明狭长孢灵芝具有开展人工栽培和进行更多药用研究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灵芝沙棘雪莲片增强小鼠免疫力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灵芝沙棘雪莲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20倍、30倍剂量,即0.17 g/kg·BW、0.34 g/kg·BW、0.50 g/kg·BW剂量经口给予小鼠30 d,测定小鼠体重、脏器/体重比值、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50 g/kg·BW剂量组能增强小鼠对绵羊红细胞(SRBC)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反应(P<0.05),增强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和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提高小鼠碳廓清吞噬指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P<0.05).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增长、脏器/体重比值、刀豆蛋白A (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灵芝沙棘雪莲片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青藏高原4种无心菜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四川康定和稻城两个居群的无心菜属(Arenaria)雪灵芝亚属(A.subgen.Eremogoneastrum)的雪灵芝(A.brevipetala Y.W.Tsui et L.H.Zhou)、西藏八宿业拉山和安久拉山两个居群的八宿雪灵芝(A.baxoiensis L.H.Zhou)、西藏当雄和工布江达两个居群的瘦叶雪灵芝(A.ischnophylla Williams)以及西藏拉萨居群的藓状雪灵芝(A.bryophylla Fernald)为研究材料,采用植物根尖常规压片法,对它们的细胞分类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个居群中,4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22=22 m,核型不对称性属于Stebbins's-1A型,Al值在1.75~0.32范围内变化.结合无心菜属已有细胞学资料,推断雪灵芝亚属核型特征原始,染色体数目及倍性稳定.本研究中4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资料均为首次报道,补充了青藏高原无心菜属的细胞学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团状雪灵芝化学成分及其抑制TGF-β1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团状雪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TGF-β1活性.方法 团状雪灵芝9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微孔树脂和C18反相制备型高压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模型,测定其对TGF-β1的抑制作用.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4-四氢-1,3,4-三羰基-β-咔啉(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β-咔啉-1-羧酸(3)、蚤缀碱A(4)、3,3',4'-三-O-甲基鞣花酸(5)、木犀草素(6)、咖啡酸(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9)、柚皮素(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11)、鼠李秦素(12)、salcolin A(13)、1-O-feruloylglycerol (14)、4-羟基苯甲醛(15)、dibutyl-phthalate (16).化合物1、3~4、6、11、13对TGF-β1的IC50值分别为4.95、5.79、7.76、11.55、18.89、15.65 μg/mL.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11、13对TGF-β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雪灵芝粗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探讨雪灵芝粗多糖(AKCP)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香菇多糖(LNT,0.25 mg/kg)组和AKCP-H(200 mg/kg)、AKCP-M(100 mg/kg)、AKCP-L(50 m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各组小鼠连续给与蒸馏水或药物8天后,观察瘤重、体重增率及免疫脏器系数,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与CD3+/CD4+/CD8+T细胞亚群、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IL-2、TNF-α、IFN-γ在脾细胞中的mRNA表达及血清中含量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AKCP-H组和LNT组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二者抑瘤率分别为36.64%和26.35%.AKCP-H组的体重增率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CD3+T细胞(包括CD3+/CD4+和CD3+/CD8+)、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而CD4+/CD8+细胞比例和血清TNF-α显著升高.AKCP-H、AKCP-L组和LNT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模型组.AKCP各剂量组CD3+/CD8+亚群高于模型组且CD4+/CD8+比值低于模型组,并恢复到正常组水平;AKCP-H组和LNT组脾细胞中IFN-γ的mRNA表达升高,AKCP-M、AKCP-L和LNT组血清IL-2、IFN-γ水平高于模型组.结论:雪灵芝粗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激活作用,进而发挥间接性抑瘤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藓状雪灵芝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藓状雪灵芝Arenaria bryophylla Fernald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HPLC方法等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藓状雪灵芝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1)、山柰酚(2)、槲皮素(3)、异槲皮素(4)、芹菜素(5)、木犀草苷(6)、β-羟丙基香草酮(7)、儿茶素(8)、棕榈酸(9)、阿魏酸(10)、香草酸(11)、对羟基苯甲醛(12)、芒柄花黄素(13)、甘露醇(14)、蔗糖(15)、异牡荆素(16)、4-羟基苯乙酮(17)、奎宁酸(18)、咖啡酸(19)、对苯二酚(20).结论 化合物1 ~20均为首次从藓状雪灵芝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1 ~15、17均为首次从蚤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