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骨肉不相亲"探讨牛膝活性成分β-蜕皮甾酮论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8
骨质疏松是骨稳态失衡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紊乱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如双膦酸盐、地诺单抗及雷奈酸锶等具有胃肠道刺激、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亟待安全长期有效的新型药物弥补空白.中医学中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范畴,牛膝是中医药治疗"骨痿"的常见药物,β-蜕皮甾酮为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β-蜕皮甾酮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机制进行系统性综述,并以其对骨骼与肌肉分子调控为切入,结合牛膝中医中药理论及结合现代分子医学及生物学研究,总结出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提高肌肉质量以及类雌激素等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促进骨性关节炎骨缺损的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下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根据这一病理特征进行局部调控将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前景改进方案.目的:设计并研究一种可注射载雷奈酸锶药物递送系统,观察其在骨性关节炎局部促进软骨修复并改善软骨下骨结构的治疗效果.方法:①体外实验:将雷奈酸锶搭载于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基质中构建原位药物递送系统,表征该系统的体外缓释性能.将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对照组)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成软骨诱导分化后,分别进行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RT-qPCR检测.将两种水凝胶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②体内实验:取18只成年SD大鼠,通过内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建立右后侧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处理: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每组6只.造模后第6周取材,分别进行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具有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可持续释放雷奈酸锶,至21 d时累计释放量(60.89±0.5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死染色显示,两种水凝胶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CCK-8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通过增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而降低骨吸收活性.②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骨体积分数与骨密度升高(P<0.05,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减轻,促进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P<0.05,P<0.01).③结果表明: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能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缺损的修复、重建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的复杂界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甲状旁腺激素(1-34)、雷奈酸锶、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甲状旁腺激素(1-34)(PTH)、雷奈酸锶(SR)、唑来膦酸(Z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PTH组、SR组和ZA组,进行开放、对比研究.SR组每天口服雷奈酸锶2 g/d;PTH组每天皮下注射20 μg的PTH(1-34);ZA组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治疗前、后6个月及1年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腰背部自发性疼痛的VAS评分、L1.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的BMD值,并观察治疗期间三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PTH组和SR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低于ZA组;PTH组L1-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的BMD值在治疗后6月及12月较治疗前上升显著,明显优于SR组及ZA组(P<0.05).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PTH组低于SR组及ZA组.三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SR和ZA都可以有效降低VAS评分,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且药物副反应少,其中以PTH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鼠异体结构性植骨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大鼠异体植骨结构性植骨.方法:使用SD大鼠股骨,分为ABC3组,A组为植骨供体组,B组为造模组,C组为雷奈酸锶提供组.在麻醉消毒满意后,取A组大鼠股骨中段1.5cm作为供体.供体骨经反复冻融后植入B组及C组大鼠股骨处,术后常规伤口处理,于术后6周处死大鼠,使用影像学、组织学方法,验证造模效果.结果:B组植入骨与宿主无抗原反应,X线可见纤维组织填充骨组织间隙,未可见明显骨性愈合迹象,micro-CT及组织学结果都支持X线结果;C组可见明显骨愈合倾向,大体可见宿主骨与植入骨紧密连接,X线可见二者中间无明显间隙,micro-CT下可见二者骨髓再通,骨皮质有骨痂形成、紧密连接,骨计量学显示C组较B组有明显的骨量增加及骨小梁的重构,组织学更是看到周围有大量类骨组织生成、提示骨性愈合倾向,宿主骨与植入骨二者直接骨髓的再通以及骨内膜在C组可见增生明显较B组活跃.结论:大鼠异体结构性植骨模型建立成功,且用雷奈酸锶促进模型骨性愈合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以及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何时联用或介入抗骨质疏松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骨折,且部分患者因骨折才首次诊断骨质疏松症,因而明确抗骨质疏松药物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总结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是否有影响,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以"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营养补充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骨双向调节剂、新靶点药物"或"osteoporotic fracture、healing、bone nutrition supplements、anti-resorptive agents、anabolic agents、dual effect agents、new targeted agents"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的有关文献.选择文章内容与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有关者,同一领域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结果与结论:①现有的多数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常用的有以下4类:骨营养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狄诺塞麦、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汀类以及降钙素);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骨双向调节剂(雷奈酸锶);②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的基础,骨吸收抑制剂抗骨质疏松效果确切,新靶点的药物如组织蛋白酶 K 抑制剂、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等将为治疗了提供更多选择;③部分抗骨质疏松药物会抑制骨折破骨细胞活性,如果早期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能会对骨折修复产生不良影响;④关于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何时联用或介入抗骨质疏松治疗,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的作用效果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奈酸锶结合钙剂对颈髓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雷奈酸锶结合钙剂对颈髓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评分(VAS)、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本科收治的颈髓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钙剂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奈酸锶联合钙剂进行治疗,共6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及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及1型胶原羧基端降解产物(β-CTX)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TX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1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奈酸锶联合钙剂可有效减轻颈髓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性疼痛程度,提升患者骨密度,改变骨代谢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形成蛋白联合雷奈酸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临床上两者联合使用可行性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 获取SD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R组、BMP组和BMP-SR组等4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安慰剂、SR、BMP-2和SR联合BMP-2干预,培养12 d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功能状态,蛋白电泳观察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Run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R及BMP-2单独作用于成骨细胞时,都可以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ALP活性及矿化能力,同时明显促进OCN及Runx2 蛋白的表达;联合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BMP-2及SR都可以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且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Wnt/β-catenin通路研究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糖尿病介导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形成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中药组大鼠给予滋肾降糖丸浓缩液(剂量为5.85 g·kg-1·d-1)灌胃,西药组大鼠给予雷奈酸锶浓缩液(剂量为0.9 g·kg-1·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3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骨组织Wnt3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β-cateni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硬化蛋白(SOS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血钙(BC)、血磷(B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骨密度(BMD)水平均升高(P<0.01),空腹血糖(FBG)、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1型前胶原酶N端肽(P1NP)、骨保护素(O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Wnt3α、LRP-5、β-catenin、RUNX-2基因表达量升高(P<0.01),而DKK-1及SOST基因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中药组骨组织结构紊乱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基本接近正常.[结论]滋肾降糖丸可能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Wnt3α、LRP-5、β-catenin、RUNX-2的基因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抑制骨破坏,改善骨组织形态,增加骨密度,调节骨代谢紊乱,进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形成的防治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MP-2联合雷奈酸锶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2联合雷奈酸锶(SR)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以胰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大鼠原代成骨细胞,随机分4组,骨形成蛋白组加入0.1 mg/L的BMP-2;雷奈酸锶组加入5 mmol/L的SR;联合组:先加入0.1 mg/L的BMP-2,培养6 d换液后再次加入5 mmol/L的SR;空白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诱导液,培养12 d.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成骨细胞功能状态,成骨细胞增殖测定,对骨钙素(OCN)、Runx2蛋白表达测定.结果 骨形成蛋白组、雷奈酸锶组、联合组较空白对照组ALP活性含量、大鼠成骨细胞数目增加、OCN、Runx2表达含量增高,其中以联合组最高,骨形成蛋白组、雷奈酸锶组两组ALP活性含量、大鼠成骨细胞数目增加、OCN、Runx2表达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MP-2与SR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更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膦酸盐与狄诺塞麦治疗PMOP的“药物假期”EMAS立场声明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使骨质疏松领域相关医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双膦酸盐与狄诺塞麦的药物假期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就欧洲女性与男性更年期协会(EMAS)对双膦酸盐与狄诺塞麦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药物假期”的立场声明进行要点解读,供同仁参考.方法 EMAS系统性回顾分析了双膦酸盐和狄诺塞麦中止使用后在骨折风险方面的影响,同时,评估降低不良事件风险的可能性,形成立场声明.结果 ①考虑双膦酸盐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骨折风险,建议采取个性化的药物假期方案;②药物假期时机:阿仑膦酸钠治疗超过5年,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治疗超过3年的患者,应该考虑药物假期;③鉴于伊班膦酸钠证据有限,狄诺塞麦停药后可能引起骨折的“反弹效应”,所以,不强烈推荐伊班膦酸钠和狄诺塞麦进行药物假期;④药物假期时长:一般情况下,双膦酸盐药物假期为1~3年;⑤重启治疗评估内容:双膦酸盐药物假期中,每年应评估病人的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跌倒史、是否有新的骨折、可能危险因素、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⑥重启治疗药物:双膦酸盐、狄诺塞麦,特立帕肽,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性激素补充(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MHT)和雷奈酸锶等,是药物假期后重启治疗的选择药物.结论 双磷酸盐药物假期遵循个体化原则,不推荐狄诺塞麦药物假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