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表达小GTP酶Rab3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性生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Rab32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判断NSCLC中Rab32的表达;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细胞中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Rab3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A549和H1299细胞,构建Rab32稳转A549和H1299细胞株为观察组,空载体慢病毒感染A549和H1299细胞后构建的为对照组;利用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判断Rab32对NSCLC细胞影响增殖能力;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b32对A549和H129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细胞中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和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中Rab3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549、H1299和HCC827中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其中A549和H1299细胞中Rab32 mRNA和蛋白较Beas-2B下降显著。A549、H1299细胞中,观察组的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观察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观察组细胞的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间皮表型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Rab32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作为潜在临床治疗NSCLC患者新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调控人抗原R稳定性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C2)通过人抗原R(HuR)对肺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肺癌细胞根据不同处理,分为7组,ARPC2过表达组(使用ARPC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ARPC2敲低组(使用shARPC2敲低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HuR过表达组(使用HuR过表达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HuR敲低组(使用shHuR敲低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ARPC2过表达的同时HuR敲低组(同时使用ARPC2过表达和shHuR敲低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ARPC2敲低的同时HuR过表达组(同时使用shHuR敲低和HuR过表达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对照组(使用空载体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6 Gy的电离辐射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肺癌细胞(A549、Calu-1、HCC827、MSTO-211H、NCI-H1299、NCI-H520、SK-MES-1)的凋亡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癌细胞中HuR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凋亡水平指示肺癌细胞的放疗抵抗.通过HuR的表达水平的半衰期以指示HuR的稳定性.比较用非配对双尾t检验,多组间比较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A549(0.43±0.08、1.88±0.15)、Calu-1(0.38±0.05、1.90±0.14)、HCC827(0.37±0.07、1.89±0.23)、MSTO-211H(0.39±0.06、1.95±0.29)、NCI-H1299(0.40±0.07、1.92±0.32)、NCI-H520(0.42±0.10、1.85±0.30)、SK-MES-1(0.44±0.09、1.90±0.33)中 ARPC2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人正常肺细胞 BEAS-2(0.12±0.03、1.19±0.19)、BNHLF(0.08±0.02、1.16±0.20,t=11.473、14.100、13.825、15.627、18.364、20.594、24.504、9.107、10.335、9.634、11.910、10.882、9.027、10.658,P<0.05).电离辐射处理组中 ARPC2 的蛋白表达水平(0.81±0.15、1.25±0.25、0.63±0.12,0.51±0.10、0.64±0.15、1.86±0.30、0.85±0.14)高于未处理组(0.17±0.04、0.15±0.04、0.16±0.04,0.17±0.05、0.16±0.04、0.17±0.05、0.18±0.06,t=13.037、21.035、13.610、7.331、9.925、28.567、14.814,P<0.05).电离辐射处理后ARPC2过表达组肺癌细胞的凋亡[(16.48±6.11)%、(16.03±5.35)%、(18.28±8.22)%、(24.70±9.71)%、(17.68±9.11%)]低于对照组[(47.92±6.58)%、(55.31±6.94)%、(51.29±7.16)%、(51.96±9.17)%、(54.16±2.24)%,t=11.071、14.183、9.579、6.453、12.311,P<0.05],ARPC2 敲低组肺癌细胞的凋亡[(70.47±8.46)%、(84.16±0.73)%、(76.71±1.87)%、(76.05±0.47)%、(88.07±9.14)%]高于对照组[(55.21±6.29)%、(51.59±7.04)%、(50.07±5.33)%、(47.14±7.53)%、(44.41±9.38)%,t=4.584、14.550、14.912、12.124、10.543,P<0.05].ARPC2 过表达组中 HuR、p-HuR、JAK1、p-STAT3 的蛋白表达水平(0.81±0.11、0.92±0.14、0.55±0.10、0.63±0.12)高于对照组(0.15±0.03、0.14±0.04、0.15±0.03、0.16±0.05,t=18.305、22.614、8.391、11.287,P<0.05),ARPC2 敲低组中 HuR、p-HuR、JAK1、p-STAT3 的蛋白表达水平(0.19±0.05、0.15±0.04、0.14±0.03、0.17±0.05)低于对照组(0.90±0.15、0.85±0.13、0.63±0.12、0.71±0.14,t=14.200、15.628、11.307、13.462,P<0.05).ARPC2 过表达组[(11.32±0.26)、(10.17±0.22)、(10.49±0.21)、(10.17±0.03)、(10.53±0.06)h]相较对照组 HuR 半衰期[(5.61±1.31)、(5.30±2.53)、(5.72±1.95)、(5.34±0.70)、(5.86±1.09)h]延长(t=13.523、6.056、7.691、21.819、13.533,P<0.05),ARPC2 敲低组[(2.02±0.71)、(2.96±1.23)、(2.61±0.68)、(3.04±0.82)、(2.23±0.22)h]相较于对照组 HuR 半衰期[(4.92±1.69)、(5.05±0.45)、(5.38±0.56)、(5.64±0.21)、(4.62±0.37)h]缩短(t=5.012、5.047、9.941、9.714、17.558,P<0.05).电离辐射处理后,HuR 过表达组(23.01±3.83、17.30±6.59、21.10±4.58、16.44±9.04、23.36±4.56)比对照组(47.30±6.59、51.10±4.58、46.44±9.00、53.36±9.56、45.97±2.54)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凋亡(t=10.077、13.322、7.935、8.869、13.716,P<0.05),HuR 敲低组(80.90±17.46、72.24±10.84、77.82±18.9、84.16±10.98、83.50±11.54)比对照组能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t=5.693、4.918、5.163、6.025、5.925,P<0.05).结论 ARPC2通过提高HuR的蛋白稳定性促进了肺癌细胞的放疗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TGA3对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整合素亚单位α3(ITGA3)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A549/Tax(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性)细胞、人A549细胞株及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RT-qPCR法检测组织及细胞中ITGA3基因mRNA表达;以A549/Tax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pcDNA3.1-ITGA3质粒(oe-ITGA3)及pcDNA3.1空载体(oe-NC)、沉默ITGA3小RNA(sh-ITGA3)及阴性对照(sh-NC),标记为oe-ITGA3组、oe-NC组、sh-ITGA3组、sh-NC组,同时以未经处理的A549/Tax细胞为对照组;CCK-8 法检测 24、48 h的OD450 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逃逸蛋白[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RT-qPCR法检测A549/Tax细胞中ITGA3 mRNA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Tax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治疗后肿瘤组织中ITGA3 mRNA表达高于治疗前肿瘤组织(P<0.05),A549细胞、A549/Tax细胞中ITGA3 mRNA表达高于MRC-5细胞(P均<0.05).治疗后,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snail、TGF-β、PD-L1较治疗前增加,E-cadherin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oe-NC组相比,oe-ITGA3组24、48 h的OD450值、细胞迁移、侵袭数目、ITGA3 mRNA、Vimentin、snail、TGF-β、PD-L1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sh-NC组相比,sh-ITGA3组24、48 h OD450 值、细胞迁移、侵袭数目、ITGA3 mRNA、Vimentin、snail、TGF-β、PD-L1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下调ITGA3表达可抑制NSCLC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亚硒酸钠对肺癌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SS)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和A549细胞活力、迁移和血管形成模式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520细胞、A549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0 μmol/L SS)、低剂量组(5 μmol/L SS)、中剂量组(10 μmol/L SS)和高剂量组(20 μmol/L SS).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亚硒酸钠对HUVEC血管管腔、肺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管腔及肺癌细胞和HUVEC共同形成的"马赛克"血管管腔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肺癌细胞上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RT-qPCR法检测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520和A549细胞中VEGF、p-PI3K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SS处理48 h对HUVEC、A549细胞和H52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762、9.003和7.356 μmol/L.与各自对照组相比,SS处理48 h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均降低(P<0.01);HUVEC中,中、高剂量组迁移细胞数减少(P<0.01);肺癌细胞系中,SS处理后各组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1);高剂量SS组VEGF、VEGFR2和Ang II的mRNA水平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在H520细胞中,SS处理组VEGF、p-PI3K和p-Akt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亚硒酸钠可抑制HUVEC、H520细胞及A549细胞活力及迁移,抑制肺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及马赛克血管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及调控VEGF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乙酸齐墩果酸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3-乙酸齐墩果酸(OA3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性研究。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OA3A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OA3A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OA3A可促进JNK的磷酸化。促凋亡相关蛋白Bax和裂解半胱天冬酶3(c-Caspase 3)的相对表达均显著上升( P<0.05),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 结论:OA3A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JNK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在A549细胞中大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复制的影响及在感染后调节自噬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系A549细胞,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模型。使用A549细胞设置感染对照组、利巴韦林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大黄高剂量组,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大黄处理24 h后,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病毒荧光蛋白(RSV-GFP)、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蛋白表达的相对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病毒基因(RSV-N)基因的相对量的表达。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大黄处理72 h后,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病毒空斑实验法测定上清病毒滴度。设置入胞感染对照组、入胞大黄组;吸附感染对照组、吸附大黄组;灭活感染对照组、灭活大黄组,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大黄处理24 h后,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病毒基因(RSV-N)基因的相对量的表达,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大黄处理72 h后,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1)不同浓度的大黄培养A549细胞72 h后存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5 mg/L比较,500、1 000 mg/L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0、25、50、100 mg/L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培养A549细胞72 h后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F=1.02, P=0.442);结果显示对于A549细胞100 mg/L大黄为最高安全剂量,本实验选取25、50、100 mg/L分别作为大黄低剂量组、大黄中剂量组、大黄高剂量组处理浓度,利巴韦林处理浓度为500 μmol/L。(2)大黄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较感染对照组[(81.43±1.51)%比(37.07±1.59)%]升高、大黄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较大黄低剂量组[(89.06±1.23)%比(81.43±1.51)%]升高、大黄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99.84±1.45)%、利巴韦林组(97.41±1.60)%较大黄中剂量组(89.06±1.23)%升高(均 P<0.05)。(3)5组细胞RSV-N基因表达量及上清中的病毒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41.04、123.50,均 P<0.001);利巴韦林组(0.66±0.03)、大黄高剂量组(0.60±0.02)、大黄中剂量组(0.74±0.01)较感染对照组(1.00±0.00)细胞中RSV-N基因表达量下降(均 P<0.05),利巴韦林组(0.23±0.10)、大黄高剂量组(0.25±0.10)、大黄中剂量组(0.60±0.14)、大黄低剂量组(0.80±0.14)较感染对照组(1.03±0.16)细胞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下降(均 P<0.05),且利巴韦林组病毒滴度与大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5组细胞中RSV-GFP、LC3Ⅱ/LC3Ⅰ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42.29、48.72,均 P<0.001),大黄低剂量组细胞RSV-GFP较感染对照组降低、大黄中剂量组RSV-GFP较大黄低剂量组降低、大黄高剂量组RSV-GFP较大黄中剂量组降低(均 P<0.05),利巴韦林组LC3Ⅱ/LC3Ⅰ(3.34±0.29)、大黄高剂量组(2.81±0.35)、大黄中剂量组(2.93±0.15)、大黄低剂量组(2.73±0.14)较感染对照组(1.00±0.00)升高(均 P<0.05),且利巴韦林组RSV-GFP、LC3Ⅱ/LC3Ⅰ与大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在RSV完成入胞后加入大黄通过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qPCR检测RSV-N基因的表达量。入胞大黄组细胞存活率较入胞感染对照组[(94.79±3.55)%比(39.66±2.25)%]升高、入胞大黄组细胞RSV-N基因较入胞感染对照组[(0.04±0.01)比(1.00±0.00)]降低( t值分别为26.24、166.30,均 P<0.001),吸附大黄组细胞存活率较吸附感染对照组[(65.31±2.06)%比(38.62±0.96)%]升高、吸附大黄组细胞RSV-N基因较吸附感染对照组[(0.40±0.07)比(1.00±0.00)]降低( t值分别为20.35、14.85,均 P<0.001),灭活大黄组细胞存活率较灭活感染对照组[(54.10±2.49)%比(33.10±1.18)%]升高、灭活大黄组细胞RSV-N基因较灭活感染对照组[(0.11±0.02)%比(1.00±0.00)%]降低( t值分别为13.20、74.33,均 P<0.001)。 结论:大黄可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N基因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同时上调LC3Ⅱ/LC3Ⅰ抑制RSV-GFP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株分离自云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柯萨奇病毒A组4型毒株的全基因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从云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的1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和部分区段重组情况进行分析,为深入认识CV-A4的流行和分子进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使用人类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人胚肺二倍体(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KMB17)细胞和人非小细胞肺癌(human lung cancer,A549)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段扩增CV-A4全长基因,利用MEGA7.0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全基因组及各区段进行分析。结果:从RD细胞上分离到一株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属于C2基因亚型。在VP1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上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CV-A4毒株09214/SD/CHN/2009和CVA4/SZ/CHN/09。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EV-A71)云南分离株R993/YN/CHN/2010在3D区发生过重组。结论: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为C2基因亚型且与EV-A71在3D区发生重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ircRNA_0128846靶向miR-1183介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抵抗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_0128846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放射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GEO数据库筛选、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在人NSCLC细胞A549及其放射抵抗细胞(A549R)中差异表达最显著的circRNA作为目标circRNA,qRT-PCR检测其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及人NSCLC细胞A549、H460、H1299、H1975中的表达水平。在A549细胞中转染目标circRNA过表达载体,在A549R细胞中转染目标circRNA沉默载体,并检测以上细胞经8 Gy X射线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应用人类环状RNA数据库和circinteractome数据库预测目标circRNA下游的miRNA,qRT-PCR检测A549R细胞中目标circRNA沉默后表达水平上升最显著的miRNA作为目标miRNA。qRT-PCR检测A549细胞中过表达目标circRNA后目标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人胚肾细胞293T中过表达目标miRNA后目标circRNA的表达情况;qRT-PCR检测目标miRNA在A549、A549R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A549细胞中转染目标miRNA抑制剂以沉默目标miRNA,在A549R细胞中转染目标miRNA模拟物以过表达目标miRNA,并检测以上细胞经8 Gy X射线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将过表达目标circRNA的A549细胞进行8 Gy X射线照射并在该细胞中过表达目标miRNA,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circRNA_0128846为目标circRNA,且其在人NSCLC细胞A549、H460、H1299、H1975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 t=6.200、7.903、6.010、6.132,均 P<0.01)。过表达circRNA_0128846的A549细胞经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增强(0.22%对0.45%, t=4.427, P<0.05);沉默circRNA_0128846后A549R细胞经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低(0.23%对0.10%, t=3.780, 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183为目标miRNA,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circRNA_0128846显著下调miR-1183的表达( t=6.002, 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过表达miR-1183可显著下调circRNA_0128846的表达( t=4.562, P<0.05);miR-1183在A549R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亲本A549细胞( t=6.025, P<0.01)。过表达miR-1183显著降低A549R细胞经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沉默miR-1183显著增强A549细胞经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0.26%对0.15%、0.21%对0.31%, t=3.671、3.293,均 P<0.05),且过表达miR-1183显著降低了过表达circRNA_0128846对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促进作用(1.90%对1.20%, t=6.325, P<0.01)。 结论:circRNA_0128846作为miR-1183的吸附海绵,可抑制miR-1183的表达进而抑制其放疗增敏作用,从而促进人NSCLC细胞的放射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西紫杉醇诱导的多倍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诱导的多倍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模型的增殖及凋亡特性,分析多倍体肿瘤细胞在化疗耐药及肿瘤复发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或1 μmol/L Doc处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24 h,撤除药物后继续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至第3天或第5天,分别记为对照组、Doc 24 h组、Doc 24 h+3 d组、Doc 24 h+5 d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倍性和细胞周期,Dil标记法、CFSE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及凋亡蛋白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c 24 h组小部分存活细胞的体积略有增大,细胞呈多核状态;Doc 24 h+3 d组和Doc 24 h+5 d组细胞体积继续增大,细胞核仍呈多核状态。细胞倍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多倍体细胞亚群比例为(3.40±0.95)%,Doc 24 h组为(20.80±2.87)%,Doc 24 h+3 d组为(55.67±3.85)%,Doc 24 h+5 d组为(76.20±2.51)%,随着撤药时间的延长,多倍体细胞亚群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478.054, P<0.05)。Doc 24 h组G 1期、S期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G 2/M期细胞亚群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Doc 24 h组、Doc 24 h+3 d组、Doc 24 h+5 d组细胞中cdc2、P-cdc2(Thr14)、P-cdc2(Tyr15)、P-cyclin B1(Ser128)、P-cyclin B1(Ser147)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下调,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上调,cdc25c蛋白在Doc 24 h+3 d组、Doc 24 h+5 d组中表达水平下调。Dil染色结果显示,Doc 24 h组、Doc 24 h+3 d组、Doc 24 h+5 d组细胞标记的Dil荧光均未明显减弱。CFS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撤药时间的延长,多倍体A549细胞标记的CFSE的荧光强度未发生明显改变。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c 24 h组凋亡细胞亚群比例升高( P<0.05),Doc 24 h+3 d组和Doc 24 h+5 d组凋亡细胞亚群比例较Doc 24 h组降低(均 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Doc 24 h组、Doc 24 h+3 d组、Doc 24 h+5 d组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xl和mcl-1表达依次上调,Doc 24 h组、Doc 24 h+3 d组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和bak表达上调,但在Doc 24 h+5 d组细胞中表达下调。 结论:Doc体外能够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多倍体的形成;可使A549细胞周期阻滞在G 2/M期;Doc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能力增强,但随着撤药时间延长,凋亡抵抗发生,相应的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显著。这些特性可能有助于多倍体肿瘤细胞产生化疗干预后的耐药性及肿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92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92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我院收集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分析癌旁组织和肺癌组织miR-92表达水平。采用对照慢病毒和miR-92慢病毒感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miR-9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92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和肿瘤组织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miR-92表达水平(1.22±0.21)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R-92表达水平(0.3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041, 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值(1.99±0.08)明显高于miR-92组细胞吸光值(1.3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8, 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70.70±8.48)%]明显高于miR-92组细胞克隆形成率[(35.26±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30, 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2.89±0.86)%]明显低于miR-92组细胞凋亡比例[(20.58±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2, P<0.05)。对照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0.91±0.11)明显低于miR-92组细胞(1.4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12, 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00.86±12.80)个]明显高于miR-92组细胞迁移数量[(55.67±11.7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70, P<0.05)。STAT3是miR-92靶点。对照组细胞STAT3蛋白表达水平(1.14±0.13)明显高于miR-92组细胞(0.3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490, P<0.05)。 结论:miR-92通过STAT3调节着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凋亡和侵袭等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