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牧区布鲁菌病5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非牧区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提高非牧区布鲁菌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9年8-9月收治的布鲁菌病患者50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成年人48例,儿童2例;年龄范围26~84岁,年龄最小为2岁7个月,最大84岁;男性41例,女性9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汗、腰痛、局部脓肿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29例;试管凝集试验阳性(1∶200)48例,阴性2例;血培养阳性14例,表现为针尖样菌落;26例行磁共振检查,骨和周围累及的软组织有异常信号。50例患者确诊后,行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48例痊愈,2例局部脓肿局限。结论:非牧区布鲁菌病表现多样,易误诊,对可疑患者进行布鲁菌凝集试验检查、血培养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诊断;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浙江省湖州市10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市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临床特征,为提高临床医师对布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例布病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诊疗过程和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布病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2~71岁;9例患者有明确羊接触史,1例为食源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多汗(2例),关节痛(7例);影像学检查脾肿大5例,淋巴结肿大1例,3例患者表现为脊柱炎(其中1例合并椎旁脓肿),2例合并前列腺炎;2例血培养为羊布鲁菌,10例患者布鲁菌抗体检测阳性。治疗药物为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中的两联或三联,8例患者随访1月余至5年余,预后均较好。结论:布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多有合并骨关节炎或泌尿系统疾病,医师应提高警惕,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尽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胃镜确诊的3 562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 HP感染情况。对271例行胃黏膜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HP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18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 HP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HP总体感染为58.9%(2 097/3 562),男性高于女性( P=0.011),藏族高于汉族( P<0.01),≤50岁者高于≥51岁者( P<0.01)。病理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者 HP感染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44.6%(70/157)比57.0%(65/114), P=0.043],伴有活动性炎症者 HP感染率高于不伴活动性炎症者[63.8%(51/80)比44.0%(84/191), P<0.01],固有层有淋巴滤泡形成者 HP感染率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者[88.0%(22/25)比45.9%(113/246), P<0.01]。问卷调查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农牧区居住( P=0.008, OR=4.45,95% CI:2.03~9.80)、吸烟( P=0.001, OR=3.94,95% CI:1.73~8.96)、经常去公共茶馆( P=0.002, OR=3.40,95% CI:1.55~7.49)、经常食用糌粑( P=0.024, OR=2.88,95% CI:1.15~7.19)是 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 HP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民族、年龄者间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感染率与居住地状况及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 HP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慢性胃炎伴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关节肿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布鲁菌病两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儿科2017年9月及2018年9月确诊的2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住院资料,并电话随访其病情变化。2例患儿均以关节肿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髋关节及踝关节,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予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后痊愈,随访期间未再复发。发热合并关节肿痛患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警惕布鲁菌病可能,非牧区医师应加深对此病认知,警惕相关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与鉴定人苍白杆菌及布鲁氏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与鉴定人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anthropi, O.anthropi)及布鲁氏菌,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GenBank数据库下载苍白杆菌属和与苍白杆菌属相邻近属种菌株的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使用MEGA 5.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应用DNAstar(V7.1)软件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检测与鉴定 O.anthrop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应用该方法检测牧区临床患者血液样本中 O.anthropi感染情况。 结果:共从NCBI网站下载苍白杆菌属17个种37株、与苍白杆菌属相邻近的布鲁氏菌属8个种15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 O.anthropi与苍白杆菌属 O.cytisi、 O.lupini、 O.tritici种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相似性均为100.0%),与布鲁氏菌属8个种菌株的相似性为99.1%,与其他13个种苍白杆菌属菌株的相似性为84.5% ~ 98.6%。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巢氏PCR),检测 O.anthropi标准菌株DNA,单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最低检测限为3.67 fg核酸DNA,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 36.40,巢式PCR检测CT = 14.67;且未检出布鲁氏菌属等非苍白杆菌属菌株。对126份临床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O.anthropi的检出率为17.46%(22/126)。 结论: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O.anthropi,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可用于 O.anthropi与布鲁氏菌的鉴定及临床样本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牧区布鲁菌性脊柱炎的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非牧区布鲁菌性脊柱炎(BS)患者的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20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收治的21例BS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为(52.4 ± 15.8)岁,范围为21 ~ 77岁;均来自于非牧区。诊断标准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回顾性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X线、CT、MRI检查,分别为19、16和21例)。结果:21例BS患者中,病变部位主要为腰椎(16例,76.2%)。19例X线检查患者中,9例(47.4%)呈"鸟嘴状"骨质增生;7例(36.8%)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16例CT检查患者中,10例(62.5%)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8例(50.0%)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均呈现"花边样"特征性改变;7例(43.8%)出现椎间盘受累改变;椎旁和腰大肌脓肿各1例(6.2%)。21例MRI检查患者中,10例(47.6%)表现为骨质增生;11例(52.4%)表现为骨质破坏;13例(61.9%)出现椎间盘信号改变;椎前脓肿、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各1例(4.8%)。16例患者同时进行CT、MRI检查,MRI检查在检出椎间盘病变方面优于CT检查(13比7例,χ 2 = 4.800, P < 0.05)。 结论:非牧区BS患者X线、CT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多样,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腰椎,且MRI检查在检出椎间盘病变方面优于CT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布鲁菌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中以羊布鲁菌病属最为常见,多发生于牧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骨关节受累最为多见,也可侵犯循环,消化,生殖,泌尿,呼吸等多个系统,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多汗、骨关节痛、体重减轻、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时发现布鲁菌病及其并发症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灰阶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超声介入,超微血流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也有重大发展,在布鲁菌病的诊断以及临床评估布鲁菌病的疗效中具有很大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2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抽取50000名35~64岁农牧区妇女作为乳腺癌筛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乳腺癌高危人群评估,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进行乳腺癌筛查的49 831名35~64岁农牧区妇女中,检出乳腺癌高危人群13 334人,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6.7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4岁、蒙古族、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上、绝经、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手术和活检史、触诊有乳房皮肤改变为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的危险因素,其他少数民族、与家人同住、过去接受过乳腺检查为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的保护因素.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35~64岁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检出率较低,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是否与家人同住、是否绝经、有无乳腺癌家族史、过去是否接受过乳腺检查、有无乳腺手术和活检史、触诊有无乳房皮肤改变为当地农牧区妇女乳腺癌高危人群检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40例儿童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儿童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将2012—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0例年龄≤14岁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女性(22例,55%)多于男性(18例,45%),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14岁,中位年龄是4岁2个月.主要表现为发热(36例,90%)、多汗(25例,62.5%)、腿疼(19例,47.5%)及乏力(18例,45%).实验室检查数据显示,40例患者中32例(80%)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36例(90%)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脏器损伤以肝功能异常为主.所有患者均应用至少2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多西环素(≥8岁以上患者可使用),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儿童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多不典型,流行病学史及发热是主要线索,且随着旅游行业、养殖业的发展,此病非流行区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临床医生一定要仔细询问病情及是否接触过羊羔、奶制品、牧区,同时还要注意经食源性途径感染所致的发病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新疆南山牧区哈萨克族牧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新疆南山牧区哈萨克族牧民心血管病(CV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并建立CVD预警模型,为CV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2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南山农牧区抽取 4 543 名哈萨克族牧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CV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CVD预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警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 4 543 名新疆南山牧区哈萨克族牧民CVD高危人群 1 428 名,CVD高危人群检出率为 31.4%;不同组别哈萨克族牧民各项指标比较,CVD高危人群BMI、WC、SBP、DBP、FPG、LDL-C、TG和TC均高于非CVD高危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低于非CVD高危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VD高危人群检出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不进行锻炼、蔬菜水果摄入不达标、食盐量≥16.66 g/d、奶茶量≥1 000 mL/d、高脂饮食、食腌制熏肉、以动物油为主及鱼肉的较少摄入;纳入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锻炼情况)、饮食习惯(蔬菜水果摄入情况、每日食盐量、奶茶量、高脂饮食、腌制熏肉摄入、用油及鱼肉摄入情况)和自测指标(BMI、SBP、DBP)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CVD高危预警模型为:Y=-20.163+0.275×吸烟+0.510×饮酒+0.433×未锻炼+0.211×蔬菜水果摄入未达标+0.246×食盐量≥16.66 g/d+0.241×奶茶过量+0.256×高脂饮食+ 0.302×食腌制熏肉+0.299×动物油为主+0.288×偶尔食鱼肉+0.51×不食鱼肉+0.042×BMI+0.029×SBP +0.145×DBP,预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55~0.882),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新疆南山牧区哈萨克族牧民高危人群检出率相对较高,危险集中于生活、饮食、行为方面,构建的CVD高危预警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