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颏部W形截骨矫正颏部宽短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颏部W形截骨成形矫正颏部宽短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接受颏部截骨整形患者38例,男5例、女33例,年龄20~41岁,平均27.3岁。术前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颏部延长、缩窄及前移或后退的距离。口内切口行颏部W形截骨,调整两侧游离骨块间夹角、下移及前移距离,改变颏部下缘弧度、宽度、长度、突度。随访3~24个月,通过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照片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38例患者颏部垂直延长2~5 mm,平均3.0 mm。水平变窄宽度3~7 mm,平均5.6 mm。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0.6个月。术后无血肿、伤口裂开、意外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永久性神经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出现。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唇区域短暂神经感觉丧失,在随访期间均自行恢复,所有患者对面型改善满意。结论:颏部W形截骨术保留颏部中央骨质与颏舌肌和颏舌骨肌的附着,不影响口腔正常解剖与生理功能,截骨后去除骨质及双侧骨块移动灵活,可三维有效地改变颏部的下缘弧度、宽度、长度、突度,达到矫正颏部宽短畸形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颌角截骨联合高密度聚乙烯隆颏的面下部轮廓重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下颌角截骨联合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假体植入隆颏一次性面下部轮廓成形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8例女性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均一次性完成下颌角截骨联合MEDPOR假体植入隆颏面下部轮廓成形术,定期随访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8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2 h,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血肿致局部瘀斑2周消退外,其余患者术后1周出院。术后经2个月至3年随访,面部比例协调、双侧对称、口腔开闭运动及咀嚼功能正常,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联合MEDPOR隆颏一次性面下部轮廓成形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下颌轮廓整形中应用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来缩窄颏部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行下颌角轮廓整形及颏部缩窄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组(Ⅰ组)和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组(Ⅱ组),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的CT影像资料,术后通过随访观察患者下面高、颏部宽度、颏部偏移量、面部比例、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组患者年龄、平均满意度评分及术前术后相关测量指标差异比较采用 t检验,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Ⅰ组42例,男7例,女35例,年龄(24.9±3.6)岁(19~43岁);Ⅱ组60例,男11例,女49例,年龄(26.3±3.4)岁(19~3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外貌均有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Ⅰ组30例非常满意,11例满意,1例一般;Ⅱ组43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2例一般。Ⅰ组和Ⅱ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下唇麻木、血肿、严重血肿、术后感染、软组织下垂、患者满意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Ⅰ组与Ⅱ组的术前下面高[(63.05±4.15) mm vs.(52.87±4.07) mm],术前下面高与中面高比值[(107.89±3.11)% vs. (91.29±7.94)%],术前颏部宽度与下面高比值[(90.31±3.19)% vs.(104.32±5.28)%],术后颏部宽度缩窄量[(12.11±2.59) mm vs.(8.39±1.89) mm],术后颏部偏移量[(0.17±0.09) mm vs.(0.36±0.20) mm],术后颏部宽度与下面高比值[(76.80±1.85)% vs.(80.95±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术前颏部偏移量、术前中面高、术后下面高、术后下面高与中面高比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与T形颏成形术合并下颌角截骨术相比,全下颌下缘环形截骨术颏部缩窄量更大,术后颏部偏移量更小,更适用于颏部长、宽、不对称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优美的下颌轮廓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头肥大矫正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鼻头肥大的判断及矫正的手术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重庆美莱整形美容医院整形外科入选鼻头肥大、鼻翼形态欠佳患者60例(男10例,女50例;年龄18~48岁,平均29岁)进行手术矫正。根据支架构建不同设定A组30例,取自体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单/双侧)耳软骨作为支架;B组30例,取右第6/7肋软骨作为支架。于术前、术后24个月,测量鼻尖突出度,鼻长度,鼻宽度,鼻翼基底宽度,鼻尖两顶点间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鼻尖突出度,鼻长度明显增加( t值分别为20.831、13.029,均 P<0.05),鼻宽度,鼻翼基底宽度,鼻尖两顶点间距离明显缩小( t值分别为8.461、11.877、16.122,均 P<0.05)。经6个月至2年随访,60例患者除2例因鼻翼矫正不足欠满意,1例因伤口愈合不良欠满意, 2例失访外,其余55例形态满意。 结论:以鼻头调整为主,突出鼻尖表现点,调整与鼻头相关的鼻梁、鼻翼等亚单元、改善颧部、额部,颏部等面部比例和高光阴影对照等表现,从视觉上缩小鼻头,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牵张成骨术后导致前牙开 的正畸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18岁。主诉:上下前牙无法咬物1年。现病史:8岁时颏部摔伤未处理;10岁时张口受限后行左侧关节成形术;17岁时因夜间呼吸障碍行双侧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全身状况良好,其他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折叠皮瓣在梨状窝癌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术中的应用及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折叠皮瓣修复梨状窝癌手术部分喉及部分下咽缺损,并观察其喉功能重建及下咽梨状窝成形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收治,采用折叠岛状皮瓣修复的10例梨状窝癌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2~68岁。本组首选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颈淋巴清扫及气管切开后,行喉部分切除+下咽病变切除,取制备好的皮瓣进行折叠修复(9例选取颏下瓣,1例选取锁骨上皮瓣),重建恢复喉及下咽的生理性解剖结构,其中重点重建的结构是披裂、杓状会厌襞及梨状窝。随访并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术后喉与咽腔结构重建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无咽瘘发生。术后2周患者均正常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其中4例患者完成吞咽功能评估,无误吸或仅产生少量误吸。患者术后均行放疗。术后随访时间为5.4~41.4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喉镜示8例患者新喉口宽敞,满足拔管条件,其中7例患者已拔除气管套管,1例堵管观察中;2例患者因皮瓣较厚,新喉口略狭窄。患者术后均保留发音功能。结论:折叠岛状皮瓣可恢复喉及下咽的生理性解剖结构,可用于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颌角整形术的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下颌角整形术通过对咬肌切除、下颌角区的骨质截除、骨外板骨质磨除等方法以达到改善下面部轮廓的目的。下颌角整形术主要包括咬肌肥大矫治与下颌角肥大骨质矫治2个方面,经历下颌角截骨术式改良到数字化外科手术设计的不断进步,并逐步与颧骨颧弓整形术和颏成形术联合应用,以塑造更完美的面部轮廓比例。该文对下颌角整形术的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进行系统阐述,探讨其适应证,总结发展规律,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颈部年轻化的外科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颈部年轻化日益受到关注,颈部年轻化治疗的目标包括恢复或创造一个清晰的下颌轮廓,理想的颏颈角角度,光滑紧致的皮肤和健康软组织体积的重新分布。该文在颈部的精细解剖学基础上分析颈部衰老的外观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探讨颈部年轻化的治疗选择,如注射及光电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主要介绍了埋线悬吊术、脂肪抽吸塑形术及隆颏术、颈前成形术及颈阔肌成形术、联合颈深部结构处理的颈部年轻化手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维设计打印技术在正颌术后不对称畸形修整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设计打印技术在正颌术后再次手术修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深圳大学附属深圳大学总医院口腔科及深圳大学附属深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并复查的正颌术后面部外形不对称患者资料。使用三维设计打印技术,术前数字化设计手术方案、打印截骨导板,术中使用数字化导板精准施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半年至1年由患者、主刀医生和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评价。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至1年进行数字化评价,行螺旋CT扫描统计测量颏中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双侧下颌骨体部最突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判断术后患者不对称畸形是否改善及与术前设计是否一致。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 s表示,患者、主刀医师及第三方术前与术后满意度、术前与术后测量数据及术前模拟与术后实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主刀医生、第三方与患者满意度术前及术后比较时,采用方差分析及Dunnett- t检验。 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18~35岁。其中9例颏部偏斜患者采用颏成形术,4例双侧下颌骨体部不对称患者采用单侧下颌骨体外板切除术,3例患者同时存在颏部及下颌骨体部不对称,同期采用两种术式。16例均按照术前数字化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2例颏成形术患者,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由术前(4.99±0.83) mm缩减至术后(1.63±0.8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09, P<0.001);术后测量值与术前设计值[(1.50±0.4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3, P=0.423)。7例单侧下颌骨体外板切除术患者,双侧下颌骨体部最突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差值,由术前(7.26±1.20) mm缩减至术后(2.44±0.56)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26, P<0.001);术后测量值与术前设计值[(2.39±0.1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9, P=0.779)。术前患者、主刀医生、第三方满意度分别为(65.94±8.21)分、(79.69±5.91)分、(79.38±7.50)分,术后患者、主刀医生、第三方满意度分别为(90.00±5.48)分、(90.63±2.50)分、(90.00±4.08)分。患者、主刀医师、第三方术后满意度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15、 P<0.001, t=-7.50、 P<0.001, t=-6.04、 P<0.001)。术前主刀医生、第三方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66, P=<0.001),主刀医生与患者( P<0.001)及第三方与患者( 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主刀医生、第三方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2, P=0.889)。 结论:三维设计打印技术可进行全面三维分析、精准模拟手术、图像化预测结果,并利用三维打印导板精准施术,提高术后满意度,在正颌术后不对称畸形修整的应用中具有明显优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颧骨颧弓降低术的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颧骨颧弓降低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面部轮廓整形术之一,常与下颌角整形术、颏成形术联合应用,使整个面部轮廓曲线更加柔和、面形更加美观。目前常用的颧骨颧弓降低术术式有I形切骨术、L形切骨术、颧弓切骨术以及由这几种基本切骨方式演变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术式。这些演变术式的出现都是为了在降低颧弓颧骨复合体的同时使面部轮廓更协调更美观,每种术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该文将从颧骨颧弓复合体的突出类型、颧骨颧弓降低术的手术入路、术式分类及临床应用作系统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