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患者临床资料。注射方法:用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将100 U A型肉毒毒素配置成浓度为50 U/ml的溶液,标记咬肌"安全注射区",前、后边界分别为咬肌的前、后边缘,上界为嘴角至耳垂连线,下界为下颌骨的下边缘,在此区域内标记3个或4个注射点,注射点距离4个边界至少1 cm,每侧注射25~40 U。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发症种类,总结治疗措施。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男8例,女152例,年龄(30.6±6.2)岁。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咬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下面部线条更加柔和,面部轮廓得到了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1.3%(130/160),主要有以下有4类:(1)非肌肉源性的并发症,包括淤斑5例(3.1%),一般于5~7 d可自行消退;头痛2例(1.3%),适当休息,2~3 d症状可消失。(2)与毒素效应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是咀嚼力下降,共86例(53.8%),随着药物的代谢3~12周逐渐恢复。(3)与注射剂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面部下垂4例(2.5%),单次注射剂量双侧各30~40 U,2例未予特殊处理,约8~12周逐渐恢复,1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提升下颌缘后约2周逐渐恢复,1例于外院使用热玛吉治疗后逐渐恢复;反常性硬性咬肌膨出9例(5.6%),5例给予补充注射4 U A型肉毒毒素后1周内消退,其余4例未予特殊处理,1~2周后自行消退。(4)与注射部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微笑异常3例(1.9%),嘱患者正确练习微笑动作,4~12周逐渐恢复;面颊凹陷21例(13.1%),1例患者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改善症状,其余患者未予特殊处理,8~12周逐渐恢复。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推荐的咬肌安全区域内进行注射,合理把握注射剂量和注射深度,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0例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其中试验组10例,术前超声测量咬肌厚度,且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注射,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对照组10例,用传统的3点注射方法,术后超声复查测量咬肌厚度。结果:注射后分别于4、12、24、36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测量咬肌厚度,两组咬肌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 P<0.001),注射后4~12周咬肌厚度缩小最明显,注射后4周,平均缩小26.8%,注射后12周平均缩小28.4%。24周咬肌厚度有所恢复,比治疗前缩小22%,36周比治疗前缩小20%。随访(8.0±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例出现咬肌局部隆起,考虑可能是药物分散不均匀所致。试验组10例患者均满意,对照组7例患者满意。 结论: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治疗咬肌肥大,比传统注射方法更精确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型肉毒毒素使用与管理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A型肉毒毒素使用现状,探讨该药的规范管理。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A型肉毒毒素的门诊处方300张,分析A型肉毒毒素门诊使用情况、处方的合格率和药事管理情况。300例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患者中,用于除皱、眼痉挛、咬肌肥大瘦脸、瘦小腿、组织无力、瘢痕和多汗症的分别为91例(30.33%)、94例(31.33%)、65例(21.67%)、47例(15.67%)、1例(0.33%)、1例(0.33%)和1例(0.33%)。发现不合格处方60张(20.00%),其中未注明剩余药品处理方法的29张(48.33%),无医师和药师双签的26张(43.33%),诊断不明确3张(5%),超说明书剂量用药和未注明处方日期各1张(1.67%)。肉毒素使用过程中出现未注明剩余药品处理、处方没有双签、超剂量、诊断不明确等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在发药审核中拦截并联系医生修改处方后,基本符合国家对毒性药品的管理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颌角整形术的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下颌角整形术通过对咬肌切除、下颌角区的骨质截除、骨外板骨质磨除等方法以达到改善下面部轮廓的目的。下颌角整形术主要包括咬肌肥大矫治与下颌角肥大骨质矫治2个方面,经历下颌角截骨术式改良到数字化外科手术设计的不断进步,并逐步与颧骨颧弓整形术和颏成形术联合应用,以塑造更完美的面部轮廓比例。该文对下颌角整形术的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进行系统阐述,探讨其适应证,总结发展规律,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颌角截骨术对女性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女性患者接受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mandibular angle osteotomy, MAO)前、后心理状态。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就诊并接受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女性患者36例,年龄18~35岁,平均23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8.0等统计软件将手术前、后数据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SCL-90问卷调查显示,术前患者在强迫症状(2.24±0.43比1.62±0.58, P<0.01)、人际关系敏感(1.85±0.46比1.65±0.61, P=0.02)、抑郁(1.91±0.43比1.50±0.59, P<0.01)、焦虑(1.75±0.42比1.39±0.43, P<0.01)、敌对(1.86±0.45比1.46±0.55, P<0.01)、偏执(2.18±0.46比1.43±0.57, P<0.01)等6个指标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值。术后1个月,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SAS评分由43.0±9.8降至37.5±6.8,SDS评分由47.1±10.6降至39.4±7.5( t=8.0、10.4, P<0.01)。SCL-90抑郁、焦虑等指标与国内常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可缓解患者焦虑或抑郁等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肉毒毒素注射因其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成为目前矫正咬肌肥大、调整下面部轮廓首选的治疗方法,已有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报道,该文对肉毒毒素注射位点、安全范围、深度、剂量以及术后效果与并发症,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总结,与广大医学美容工作者分享最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肉毒毒素在中国临床医疗美容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我国已上市肉毒毒素在医疗美容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目前在研的肉毒毒素在医疗美容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探究我国肉毒毒素市场的发展趋势.方法 汇总我国已上市肉毒毒素在我国医疗美容临床研究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分析肉毒毒素针对不同适应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目前在研的肉毒毒素针对美容适应症的研究.结果 肉毒毒素针对眉间纹、鱼尾纹和咬肌肥大治疗,在采用推荐剂量时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有多个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在进行临床研究,肉毒毒素的应用前景广阔.结论 肉毒毒素针对眉间纹、鱼尾纹和咬肌肥大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并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儿童/青少年口呼吸与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口呼吸作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常见的问题,一直为正畸医师所关注.长时间持续慢性的口呼吸会引起儿童/青少年牙颌面部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生长发育异常,还会出现肌功能的不良变化包括咬、颊、舌肌肌力下降等,严重者可诱发全身系统性疾病.随着2007年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启动,人们开始关注口腔微生物组改变同疾病发生发展间的相互关联.本文就儿童/青少年时期口呼吸、口腔微生态,及其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夜磨牙相关研究现况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夜磨牙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发病率大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夜磨牙病因复杂多样,相关生物学机制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目前不同研究之间,对夜磨牙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并不完全一致.长期磨牙可引起牙冠磨损、牙敏感、牙周炎等并发症,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咀嚼肌疲劳压痛、咬肌肥大、头颈疼痛等,同时磨牙可能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该文主要介绍夜磨牙相关研究情况,帮助正确认识该病,了解夜磨牙的影响因素、身体危害和治疗方法,关注其与睡眠情况的相互影响,突出个体化的病因干预,实施有效的多科联合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三维扫描评估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继发的颧下区软组织厚度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治疗单纵向咬肌肥大后,咬肌区及颧下区软组织厚度变化.方法 自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以BTX-A注射治疗单纵向咬肌肥大患者 91 例,并采用 3D扫描仪采集术前、术后 2 个月及 6 个月的 3D影像学资料,并对比咬肌区及颧下区的线距与面距,以分析其软组织厚度变化.结果 91例(182 侧)患者获随访 6个月.术后 2 个月,AA1(n=91)、DF(n=182)、DG(n=182)长度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 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个月,175 侧(96.2%)出现咬肌区软组织厚度减少,174 侧(95.6%)出现颧下区软组织厚度减少;治疗后 6 个月,61 侧(33.5%)出现咬肌区软组织厚度减少,81 侧(44.5%)出现颧下区软组织厚度减少.结论 BTX-A注射治疗单纵向咬肌肥大疗效显著,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颧下区凹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