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耻骨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耻骨骨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儿童耻骨骨病变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0例耻骨骨病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临床表现、病种分布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中男、女各5例;病变累及左、右侧耻骨各5例;年龄4岁4个月至15岁(平均年龄10岁7个月)。初诊时表现为腹股沟疼痛伴跛行8例,腹股沟疼痛伴发热1例,体检摄片发现1例。8例行X线检查,10例行CT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MRI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纤维结构不良2例,慢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软骨瘤及单纯性骨囊肿各1例。结论:儿童耻骨骨病变临床少见,病变类型及影像学表现多样;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较为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病理上多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少见;手术治疗通常能获得较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胸痛 左髋部痛 腰痛 盗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多发骨结核不常见,可累及骨骼的多个部位,影像学表现与转移性骨肿瘤有诸多相似之处,有时容易引起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7例皮下结核性脓肿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皮下结核性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结核科2020 年1 月至2024 年1 月期间收治的17 例皮下结核性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疾病预后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 例皮下结核性脓肿患者病灶位于胸壁(35.29%),4 例病灶位于颈部(23.53%),部分可见于腹部、肢体、腰部、腹股沟等.局部症状患者居多,多表现为局部疼痛、灼热(47.06%),部分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23.53%),少数患者无症状仅是触及肿块.17 例患者中单纯的皮肤结核占 17.65%,皮肤结核合并肺结核占 70.59%,合并肺外结核的占 64.71%,肺外结核中以骨结核居多.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实验阳性占 82.35%;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率占 70.59%;脓液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占 76.47%;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增高者占68.75%;血沉增高者占 40%.10 例患者内科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最终治愈,7 例患者抗结核治疗联合脓液穿刺抽液后好转.结论:对于出现皮下肿物尤其是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皮肤结核,需及时完善肿物结核分子生物学检查、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等确诊,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经强化抗结核治疗后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提高皮肤结核的治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治疗骨结核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通常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与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KB,RANK)调控产生.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RANKL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生成转录因子,以增强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笔者通过综述RANKL信号通路的结构及破骨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骨结核临床治疗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和OPN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究肺结核病合并骨结合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0例肺结核合并骨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30名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测[用力肺活量(FVC)、总肺容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通过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肺结核合并骨结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KL-6和OPN表达水平[分别为(252.89士65.24)kU/L和(441.31土32.29)m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0士42.98)kU/L和(167.56士17.59)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2,P=0.001;t=17.613,P=0.002);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KL-6和OPN的表达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存在线性相关(r=0.014,P=0.743).观察组患者FVC[(65.42士12.49)L]、TLC[(79.52士6.88)L]、FEV水平[(75.62士9.97)L]均低于对照组[(94.60+1.41)L、(98.12士0.98)L、(92.59土1.30)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31,P=0.001;t=14.712,P=0.002;t=9.268,P=0.000).结论:肺结核病合并骨结核患者血清中KL-6、OPN表达水平升高,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帮助患者尽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优质护理用于骨结核术后康复中的价值与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对骨结核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骨结核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8例,优质护理),对比负面情绪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焦虑(t=12.634)、抑郁(t=12.333)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自我概念(t=5.438)、自护责任感(t=6.029)、自护技能(t=10.185)、自护知识(t=10.09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躯体(t=5.139)、心理(t=7.177)、物质(t=7.443)、社会(t=6.805)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c2=5.208)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结核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有利于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HIV阴性的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误诊为骨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马尔尼菲篮状菌又称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篮状菌中唯一的温度双相型真菌,是一种机会感染致死性真菌[1],在中国南部(广东、广西)和东南亚流行,是艾滋病患者中第三常见的感染疾病,仅次于结核病和隐球菌病[2-3].马尔尼菲篮状菌经血行播散,可感染大多数器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结核杆菌侵染破骨细胞对骨质破坏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侵染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模型,探讨结核杆菌侵染OC后对骨质破坏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的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全血中的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利用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以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使其成为OC,对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将已经构建好的具有卡那霉素(Kana)抗性的H37Rv pMV261-GFP绿色荧光结核菌株进行复苏并加入10%的油酸、白蛋白、葡萄糖和过氧化氢酶添加剂(oleic albumin dextrose catalase,OADC)、7H9以及含卡那霉素的结核杆菌专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至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为600nm时的0.5左右备用;以单纯OC培养为空白对照组;用结核杆菌以不同转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侵染OC 24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最高的MOI为后续实验MOI,使用H37Rv以此MOI侵染OC为实验组;荧光显微镜及结核杆菌抗酸染色分别观测实验MOI时结核杆菌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蛋白激酶 K(cathepsin K,CK)、碳酸酐酶 2(carbonic anhydrase 2,CA2)、整合素-β3(integrin-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磷酸化酪氨酸激酶产物(P-src)、CK、CA2、Integrin-β3、MMP-9的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P-src、CK、CA2、Integrin-β3、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RAP染色显示细胞培养15d后90%以上为OC,可以用于进行实验.荧光结核杆菌成功将其OD值培养为600nm时的0.5.MTT比色法结果显示:在MOI为20: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P<0.05),此为实验组MOI;结核杆菌侵染OC后荧光显微镜显示:MOI为20:1时,绿色荧光标记的结核杆菌进入OC,说明成功转染OC;结核杆菌侵染OC后抗酸染色结果显示:MOI为20:1时,被染成红色的抗酸结核杆菌进入OC,说明结核杆菌H37Rv成功转染OC.qRT-PCR、细胞免疫组化、WB检测结果均显示:MMP-9、CK、C-src、CA2、Integrin-β3的表达实验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能够转染O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核杆菌转染OC的实验组中5种具有骨质破坏作用因子均升高,提示结核骨质破坏可能与此相关,为骨结核疾病诊疗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负性情绪自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探究激励式心理护理在骨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负性情绪、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结核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疾病感知控制、负面情绪、自护能力,分析疾病感知控制与负面情绪、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CAS-R评分呈上升趋势,SAS评分、SDS评分呈下降趋势.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S-R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护理能够提高骨结核患者的疾病感知控制能力与自护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多发骨结核、左侧颅底、中耳及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患者男,31岁,左耳耳鸣6个月伴外耳道溢液、头痛1周;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外耳道见脓性分泌物,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质中,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34.00 mm/h,结核感染T细胞弱阳性.鼻咽、前颈部及脊柱MRI:颅底及脊柱见多处骨质破坏,左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左侧阻塞性中耳乳突炎表现;颈部双侧多发肿大淋巴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