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控制 PSTPIP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综合征并发路德维希咽峡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PSTPIP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 PSTPIP1-associated myeloid-related proteinemia inflammatory,PAM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自身炎症性疾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2019年4月我科收治1例PAMI综合征并发路德维希咽峡炎患儿,经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PSTPIP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PAM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自身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儿童期反复发作的无菌性关节炎、全血细胞减少、皮肤炎症等。PAMI综合征临床罕见,易被误诊,且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现报告1例18岁男性PAMI综合征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克罗恩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以克罗恩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IAP)缺陷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201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例XIAP缺陷患儿的缶床表现、治疗、转归和基因测序结果,并以“克罗恩病”“XIAP”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男,6岁1月龄,因反复便血2个月余,加重伴发热腹痛2周入院.既往1年余前曾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癫痫”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08 g/L);超敏C反应蛋白(86 rg/L)及红细胞沉降率(46 mm/lh)均升高;粪常规白或脓细胞及红细胞阳性;血生化提示低白蛋白血症(25.2 g/L),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17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29 U/L)升高,甘油三酯(4.41 mmol/L)升高,铁蛋白(>1 650.0 μg/L)升高;小肠磁共振水成像:部分结肠、回肠肠壁增厚、强化.胶囊内镜:空肠黏膜多发小溃疡.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溃疡.肠镜病理:回肠末端及全结肠黏膜慢性活动性炎,部分伴小片坏死溃疡.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见少量吞噬细胞.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克罗恩病、败血症、癫痫、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评分37.5分.基因检测发现XIAP基因存在半合子突变c.910G>TchrX:123022501 p.G304X.父母均未检测出突变.该患儿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及巯嘌呤、糖皮质激素口服,病情缓解,PCDAI评分0分.文献检索共9篇,其中中文0篇,英文9篇,共有111例患者,炎症性肠病样表现约占33.3%,可相继或同时存在噬血细胞综合征、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单一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结论 XIAP缺陷患儿表现多样,在临床表现复杂、对治疗不敏感的男性炎症性肠病患儿中行基因检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宣痹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TLR4/MyD88/IRAK4通路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尿酸血症(HUA)联合AGA的造模方法,以加味宣痹汤对照秋水仙碱作为干预手段.评测干预后各组大鼠左踝关节炎症指数、足肿胀情况;并在取材后,观察大鼠左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炎性病理情况,检测血清中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及左踝关节液中TLR4、MyD88、IRAK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次后,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炎症指数、足肿胀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SUA、CRP、IL-1β、TNF-α水平和关节液TLR4、MyD88、IRAK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加味宣痹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秋水仙碱组和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数量和血管充血现象明显较少,其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最接近.结论:加味宣痹汤对HUA合并AGA大鼠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降尿酸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MyD88、IRAK4的活化,使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减少释放,从而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多层次交互网络和体内实验探讨藤茶总黄酮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藤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AGTF)防治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资料,筛选出AGTF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靶点,并分别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和"药物-关键成分-潜在靶点-核心通路"网络,预测AGTF抗GA潜在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通过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合并GA大鼠模型,对大鼠的步态行为评分,观察踝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血清中尿酸(uric acid,UA)水平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性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蛋白表达.网络药理学筛选出AGTF有效活性成分10个,AGTF抗GA的候选靶点73个;KEGG富集显著的信号通路86条,其中与AGTF抗GA密切相关的通路有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嘌呤代谢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GTF能有效改善GA大鼠异常步态行为、缓解踝关节炎症反应、降低踝关节肿胀度;同时,AGTF能显著降低UA水平,抑制XOD活性,减少TNF-α、IL-6和IL-1β含量,下调踝关节滑膜组织TLR4、MyD88和NF-κB的表达(P<0.05,P<0.01).网络药理学预测与验证实验结果相吻合,均表明AGTF通过调控尿酸代谢、改善尿酸水平异常、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调节免疫及炎症TLR4/MyD88/NF-κB通路等多途径综合发挥防治GA的药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多途径联合效应的甘草防治脓毒血症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甘草中有效组分对脓毒血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构建体外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激活模型及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筛选出甘草抗炎、抗氧化应激的有效组分,采用ip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20 mg/kg)诱导C57BL/6小鼠脓毒血症致死模型以及脓毒血症模型,评价致死模型中小鼠的生存率及脓毒血症模型小鼠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渗出细胞中的占比以及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基于 BMDM 细胞 NLRP3炎症小体激活模型筛选出甘草中有效组分刺甘草查耳酮,可显著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Caspase-1)p20的蛋白表达及IL-1β的释放(P<0.05、0.001).基于H2O2诱导的BMDM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筛选出有效组分甘草酸,其可改善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P<0.01、0.001),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P<0.001).基于LPS诱导的脓毒血症致死模型发现,甘草酸高剂量组及刺甘草查耳酮低、高剂量组和联合组均可显著升高小鼠生存率(P<0.05、0.001),并且联合用药组的效果优于甘草酸组和刺甘草查耳酮低剂量组.在脓毒血症小鼠模型中,刺甘草查耳酮和甘草酸均可降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渗出细胞中的占比(P<0.001),降低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0.001),同时联合组与单药组相比体现出更佳的作用效果(P<0.05、0.01、0.001).结论 甘草活性成分刺甘草查耳酮与甘草酸联用可抑制BMDM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氧化应激,从而多途径地发挥较强的防治脓毒血症的作用,为中药组分中药的研发及中药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和嗜铬粒蛋白A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嗜铬粒蛋白A(CHGA)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患者(病例组),依据病情分为脓毒血症与脓毒症休克两亚组,依据治疗28天后的情况分为存活与死亡两亚组.另选6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SIRS组),57例健康对象(对照组).进行血清sTREM-1、PCT和CHGA水平检测与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SIRS组的血清CHGA、sTREM-1、PCT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CHGA、sTREM-1、PCT水平均高于SIRS组(P<0.05);脓毒血症组患者的三个标志物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TREM-1、PCT和CHGA的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脓毒症患者的血清sTREM-1、PCT和CHGA的水平与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TREM-1、PCT和CHGA的水平升高显著,并且与患者的病情、预后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