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 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治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PAPA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儿童时期反复发作性无菌性关节炎。进入青春期后,皮肤病变特征发展,关节炎症状逐渐消退。本文描述PAPA综合征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该罕见疾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 (PSTPIP1)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除了经典的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PAPA)综合征以外,还包括PSTPIP1相关的髓系蛋白血症炎症(PAMI)、坏疽性脓皮病-痤疮-化脓性汗腺炎(PASH)等一组临床综合征。本文综述PSTPIP1相关的自身炎性疾病的扩展谱及其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孪生兄弟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PAPA)综合征是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 PSTPIP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自身炎症性骨病。由于常不被临床医师所认识,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一对双胞胎兄弟因反复出现发热及关节肿痛,多家医院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多次行关节腔切开负压引流手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基因检测显示双胞胎兄弟 PSTPIP1基因存在杂合突变p.E250K (NM003978.3;c.748G>A;p.Glu250Lys)。最终诊断为PAPA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PSTPIP1)相关的髓样相关蛋白血症性炎症(PAM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自身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儿童期反复发作的无菌性关节炎、全血细胞减少、皮肤炎症等。PAMI综合征临床罕见,易被误诊,且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现报告1例18岁男性PAMI综合征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相关基因CXC基序受体4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寻找胃癌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数据,在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PI3K-AKT相关基因集合,使用Wilcoxon检验和倍性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包"survival"进行生存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信息.基于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CIBERSORT算法计算胃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选取2023年3—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根治性手术的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标本,使用Western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XC基序受体4(CXCR4)的表达.结果 基于TCGA数据库,胃癌组织中上调基因10个,分别为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E2F转录因子1(E2F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ribbles假激酶3(TRIB3)、G蛋白亚基γ转导蛋白1(GNGT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白细胞介素4(IL-4)和CXCR4.下调基因12个,分别为蛋白激酶Cβ型异构体(PRKCB)、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3(DUSP3)、类钙结合蛋白39(CAB39L)、蛋白激酶AMP激活催化亚基α2(PRKAA2)、腺苷酸环化酶2(ADCY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Toll通路中进化保守的信号传导中间体(ECSIT)、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1(PIN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MAPK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MKNK2)和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CXCR4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103例高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3.8%和18.8%,303例低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P<0.001).对CXCR4进行PPI网络显示,其与其他蛋白具有广泛的相互作用.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胞间黏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调节肽基酪氨酸磷酸化、调节造血功能和调节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分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初始B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0.24,P<0.001),与CD8+T细胞浸润也呈正相关(r=0.25,P<0.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CXCR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52±0.2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42±0.12;t=17.05,P<0.001).结论 PI3K-AKT相关基因CXCR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患者预后、多种信号通路及初始B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相关,是胃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Pin1是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lase)微小菌素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由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教授于1996年首次发现并命名,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唯一能够识别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基序的顺反异构酶[1].Pin1蛋白编码基因定位于19p13,由16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含WW和PPIase两个结构域,WW结构域特异结合底物蛋白的pSer/Thr-Pro基序,PPIase结构域催化其肽键发生顺反异构,从而改变靶蛋白的构象,调节靶蛋白的活性、稳定性、磷酸化水平、亚细胞定位及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基因转录和信号转导等生命活动过程[2].研究表明Pin1功能失调与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4].近年来研究发现,Pin1还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生、心肌重构、心脏祖细胞(cardiac progenitor cell,CPC)衰老以及糖脂代谢、肥胖等途径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STPIP2在自身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2(PSTPIP2),是一种骨架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参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先天性免疫和自身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自身炎症性疾病中,PSTPIP2属于F-BAR蛋白家族,可以参与抑制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运动和破骨细胞分化.PSTPIP2还可以与SHIP1和CSK结合,从而抑制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就PSTPIP2在自身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功能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in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Pin1(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 1)为脯氨酸肽酶异构酶的亚类,是一种催化蛋白质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基序之间的肽键异构化酶,具有调节蛋白质折叠、细胞内信号转导、转录、细胞凋亡等功能.Pin1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可调节各种神经元发育、凋亡和突触活动.尽管有研究报道,Pin1与神经元底物相互作用影响特定的信号通路,但在神经元水平的生物学功能仍缺乏更全面的了解.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in1在衰老及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额颞痴呆、亨廷顿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疾病中,其介导了从神经保护到神经毒性的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进一步研究Pin1在神经元中的生物学功能,明确Pin1在年龄相关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可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分子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